【明報專訊】繼本港一名63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去世、日本一名60多歲女醫護上月底接種BioNTech疫苗後死亡,死因被認為是「蜘蛛膜下腔出血」後,韓國亦出現兩名接種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下稱牛津疫苗)的長期病患者死亡,當中1人是糖尿病患者。本港亦有購買牛津疫苗,最快將於今年第二季末至第三季抵港。有本港治療糖尿病的專科醫生指出,糖尿病人注射預防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風險較其他人高,但仍值得接種以防止感染及併發症。《今日美國報》上周發表事實核查報道,審視西方多國近月不同新冠疫苗接種者的死亡個案,結論是目前皆難以證明有關連。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本港、日本出現接種科興、BioNTech疫苗後死亡個案 許樹昌:三高、吸煙屬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藥劑師:8成過敏反應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附兩款疫苗副作用/禁忌一覽)
港有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韓國2接種後死亡個案屬長期病患者
本港六旬漢接種科興新冠病毒疫苗後兩日亡,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日初步一致認同死亡個案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因解剖發現死者有嚴重冠心病,相信就是死因(見表:委員會如何評估異常事件流程)。不過,委員會承認,雖然仍待最終解剖報告確定死亡與疫苗的因果關係,亦無法排除最終報告會有其他結論,仍會建議繼續推行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至於日本女醫護上月26日接種BioNTech疫苗後,3月1日死亡,死因被認為是「蜘蛛膜下腔出血」,日本當局稱不能確定其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有關。韓國昨日亦報告有兩宗接種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同樣稱暫時未有證據證明與疫苗有關,但連串事件令社會關注新冠疫苗的安全問題。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港逾2萬人接種科興疫苗 私家診所明起可接種科興 復星/BioNTech復必泰疫苗3月3日可預約(附7間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預約網址/接種計劃私家診所名單)
韓國推疫苗接種後 209宗懷疑反應異常個案
韓國兩名死者均住在京畿道的療養院舍。第一名死者是高陽市50餘歲、有心臟病患和糖尿病男子,他於3月2日早上接種,11小時後出現胸口痛、惡心、呼吸困難和心臟衰竭等症狀,至昨日(3日)早上7時死亡。另一名死者是平澤市63歲男子,本身有腦血管疾病,他於2月27日下午接種,33小時後發燒、肌肉痠痛,治療期間一度好轉,但周二情况惡化,要轉送大型醫院,之後出現血液中毒和肺炎症狀,並於昨晨10時死亡。兩名患者在出現異常狀况時,皆曾獲注射急救過敏性休克的腎上腺素。
韓國自2月26日推行疫苗接種,至3月3日零時共有87,428人接受注射,當中1524人接受注射BioNTech-輝瑞疫苗,其餘是牛津疫苗。整體有209宗懷疑反應異常個案,涉及牛津疫苗的佔208宗,包括兩宗死亡和一宗懷疑過敏個案。韓國當局正調查上述死亡事件與接種疫苗的關係。有傳染病專家表示,在確定事故跟疫苗有關之前,民眾毋須過慮。
本港亦有購買牛津疫苗,最快將於今年第二季末至第三季抵港。
糖尿病人免疫系統和器官功能較差 出現副作用風險較高
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周振中表示,糖尿病人感染病毒和細菌後出現併發症和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值得接種疫苗預防感染和併發症;但病人需知接種疫苗有一定風險,基於糖尿病人免疫系統和器官功能較差,本身可能長期有輕微發炎,「較難應付額外挑戰」,出現副作用的風險亦較其他人高。周說,糖尿病人的嚴重和複雜程度相差甚遠,難一概而論。
西方多個近月出現的新冠疫苗接種者死亡個案 未證與疫苗有關連
《今日美國報》上周發表事實核查報道,審視西方多國近月不同新冠疫苗接種者的死亡個案,結論是目前皆難以證明有關連。
挪威(BioNTech-輝瑞)
今年1月挪威有23名長者接種BioNTech-輝瑞疫苗一周後先後去世,他們皆年過75歲,當中13人住在養老院,事後有網民質疑是否與疫苗有關。
挪威醫藥局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院(NIPH)調查後,表示沒證據顯示該批年老虛弱的接種者死因跟疫苗相關。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也指出,沒有發現年老虛弱者出現「任何出乎預期、意外發生的死亡個案增加」,也沒有發現在執行BioNTech疫苗接種後出現『不良事件的不尋常特徵』」。
葡萄牙(BioNTech-輝瑞)
一名41歲葡萄牙醫護人員阿塞韋多(Sonia Acevedo)在接種BioNTech-輝瑞疫苗兩天後的1月1日「突然死去」。
葡萄牙司法部1月5日發表初步驗屍結果,指沒發現「(阿塞韋多)死亡跟所接種疫苗存在因果關係的證據」,但以「司法保密」為由未提供死因。
巴西(牛津-阿斯利康)
去年10月傳出該款疫苗在巴西測試中一名志願者去世,但阿斯利康並未叫停測試。彭博社其後引述一名消息人士稱死者屬對照組,即是沒有接種疫苗的那一組。
阿斯利康其後稱,仔細評估上述個案後,相關臨牀測試無安全顧慮,評估單位以及巴西監管部門都建議測試繼續。
美國(BioNTech-輝瑞)
加州一名X光技師1月5日完成第二劑接種,及後出現腹部疼痛和呼吸困難而送院,兩天後去世。
這宗個案隨即報告至「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由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聯合管理的全國監察系統,迄今仍在調查,當局估計3至4個月亦難有定論;倘案例被裁定跟疫苗有關,將立即向州醫護部門匯報。
專家:須證事故比率高於一般人口
《今日美國報》總結時提醒「相關(correlation)」不等同「因果關係(causation)」。范德堡大學傳染病部門醫科教授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接受美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提醒:「那些醫學事件每日都發生,包括無法解釋的疾病。真正問題是,它們(無法解釋的疾病)在疫苗接種人口的發生比率,是否高於一般人口?」
CDC估計每100萬人中約5人會出現過敏反應,跟其他如流感疫苗的情况相若。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3日期間,美國完成接種BioNTech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合共1380萬劑,同期共有113人死亡,但CDC強調死亡個案全跟疫苗接種無因果關係。
(今日美國報/Newsis/每日經濟)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