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84歲的張婆婆因兩年前一次中風,行動變得不便,加上語言表達有困難,家人安排她入住私營安老院舍,方便照料。張婆婆性格樂觀,數月後已習慣院舍生活。在一次外展探訪院舍期間,護理員表示張婆婆近日食慾不振及情緒變差,但由於她有失語的障礙,故未能認清她煩躁的原因。了解情况後,我們便開始為她檢查,發現她右大腿及臀部出現數塊紅疹,有些紅疹還伴隨着水疱,臨牀診斷是帶狀疱疹,俗稱「生蛇」。
相關文章:【生蛇】帶狀疱疹俗稱「生蛇」了解發病原因 中醫:肝氣鬱結招「蛇串瘡」(養生帖)
生蛇先刺痛麻痹 3至數天後現紅疹膿疱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病毒時會引發水痘,此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直到再度活化才會引發帶狀疱疹。在皮膚出現紅疹前,會先有刺痛、麻痹等前驅性痛感,程度上可從輕微疼痛到劇烈疼痛,在3至數天後會出現紅疹,再演化為水疱和膿疱,張婆婆食慾不振相信是由疼痛所致,加上她未能以言語表達,才引致情緒變得不穩。
了解病歷及病情後,為她處方抗病毒藥物,目的是縮短病程,減少皮膚病灶及發生併發症的機率。經過約1星期治療,婆婆胃口及情緒開始好轉。
相關文章:醫學滿東華:惡「蛇」纏身一圈
50歲後風險增 疫苗預防有效率逾九成
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一人在一生中可能罹患此病,在年滿50歲的風險更是大大增加,幸好現時已有非常有效的預防疫苗,有效率可超過九成,讀者可向家庭醫生查詢。
在張婆婆個案中,雖然因為自身問題,未能清楚表達不適,幸好護理人員細心留意她日常情况,讓我們及時為她治療,所以在照料有表達能力障礙的人士時,要更用心觀察其日常狀况及變化,及早發現其身體問題。
文:陳天慈(東華三院長者醫療外展服務主管、老人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