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孕婦在懷孕中後期,若上壓持續處於140 mmHg 或以上,下壓維持90 mmHg 或以上,便屬於妊娠高血壓。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想生虎寶寶、兔BB?準爸媽全方位備孕攻略
常見徵狀:高血壓、蛋白尿、水腫
陳醫生表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大部分個案其血壓都會在產後2至8星期內慢慢回後正常,不過部分本身有高血壓的孕婦,她們會持續高血壓,甚至引致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通常於產後48小時內出現,如果情况嚴重,可以影響媽媽的肝臟、腎臟,甚至惡化至腎衰竭,亦有機會影響腦部引發癲癇,導致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除了影響媽媽,妊娠高血壓亦會影響胎兒發育:高血壓會令血管收窄,導致胎盤血液供應不足,讓胎兒營養不良、生長遲緩,或者早產,也可能造成胎盤過早剝離。
4類人士較高風險: 慢性病、免疫系統病等患者
醫學界暫時未有確切原因解釋妊娠高血壓的發生,但有4類人士較高風險,包括:
.懷孕前已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
.患有紅斑狼瘡症等免疫系統疾病
.直系親屬,例如媽媽或姊妹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
.首次懷孕時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的人士
如果女士本身患有慢性病或者免疫系統疾病,懷孕會否很危險?陳醫生指,有上述疾病的女士可在計劃懷孕前先諮詢醫生意見,待病情穩定才懷孕,亦可考慮諮詢婦產科專科醫生接受孕前評估,若已經孕婦的婦女也可以接受篩查。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11至13周篩查 揪出妊娠高血壓
陳醫生表示,根據目前指引,孕婦可以於懷孕約第11至13周接受妊娠高血壓篩查,醫生會透過臨床問診了解孕婦及其親屬有否高血壓的病史,亦會檢查孕婦雙手的血壓、使用超聲波量度子宮的血流量,了解其阻力,並進行抽血檢查。
定期量度血壓 出現水腫、頭痛徵狀及早求醫
上述數據經過電腦系統分析後,可計算出孕婦患上妊娠高血壓的機率,如果機率為百分之一或以上,會界定為高風險,醫生會因應孕婦情况處方阿士匹靈,有助降低胎盤血管阻塞風險約一半。患者需要服藥至第36周,目前醫學上沒有證據顯示阿士匹靈會對胎兒有影響,不過如果出現胃部不適或出血等的副作用則需要停藥。陳醫生亦提醒患者要定期量度血壓,留意血壓變化、有否出現水腫、頭痛等徵狀,以及早發現妊娠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