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準備】想生虎寶寶、兔BB?準爸媽全方位備孕攻略
踏入虎年啦!各位準爸媽想趕及2022年生虎寶寶,按40周孕期計算,最遲要在今年3月懷孕;至於打算2023年生兔BB的話,就最遲需於2023年3月懷孕。未雨綢繆總好過「臨急抱佛腳」,準備生育的爸媽,在備孕之初就要做好萬全準備,譬如準確計算排卵期增加懷孕機會、改變飲食習慣養成「易孕體質」等,若為高齡婦女,又有什麼要注意呢?新一年,為迎接小生命做好準備吧!
升讀英國頂尖大學3大關鍵 撰寫自我介紹信、提升面試表現要訣 Jennifer Ma分享最佳升學策略 立即睇文! |
備孕你要知:如何準確計算排卵期?排卵期當天及前5天受孕率最高?
【懷孕準備】懷孕很難?計劃生育須知 準確計算和把握排卵期可增懷孕機會
生理周期、排卵期有多重要?怎樣知道自己的排卵期?以28天的周期來說,排卵期即是由經期第一天起計的第14日,假設5月1日是第一天經期,排卵期就是5月14日,一般排卵前5天及排卵的一天都有機會受孕……
【懷孕準備】中醫着重「調周」排健康卵子 針藥齊下 補腎填精助孕(醫食因緣)
無論是自然懷孕或是輔助生育者,中醫着重「調周」才能助孕,因為有良好月經周期,子宮內膜土壤肥沃,排出健康卵子,受精後牢固着牀,胎兒才能健康成長……
基因檢測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懷孕準備】遺傳病?高齡生育?慣性流產? 基因檢測有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增受孕機率
若家族中有遺傳病史、有慣性流產或高齡產婦,又想懷孕的話,可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情况,找出隱性基因遺傳病。如有需要,可考慮透過IVF療程,配合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技術,檢查有沒有合適的胚胎可供移植,孕育下一代。
【懷孕準備】 慢性病、高齡、併發症影響生兒育女? 10個懷孕風險你要知
除了先天遺傳基因,還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懷孕及增加懷孕風險,例如本身患有慢性病,常見的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或屬高齡等,預備懷孕的女士們必須注意。
改變飲食習慣 養成「易孕體質」
【懷孕準備】 7大助孕飲食法則 提升懷孕成功率 附營養師提供準媽媽飲食禁忌
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會影響懷孕的機會率?準備進行體外受孕(IVF)的夫婦,更應從均衡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營養素,有助改善精子及卵子的質量。至於坊間流傳許多助孕食物,究竟哪些是真的有用呢?準媽媽和爸爸要備孕,適宜多攝取哪些營養素呢?
養「精」蓄銳求子 食鋅補硒不如戒煙酒
女士懷孕前會積極調理身體,補鈣補葉酸。男士呢?男性也需要做孕前準備嗎?想為另一半懷孕出一分力,男士們也要養「精」蓄銳。坊間有專為男性備孕而設的補充劑,標榜「有助維持精子健康」、「帶來優秀的下一代」……
-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 【高血壓】世衛料成年患者近半不知患病 定期運動助降低血壓 減 7mmHg心血管患病率降30%風險(附5招鬆一鬆)
-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 【酷熱天氣】容易中暑?熱衰竭?炎夏出濕疹、熱痱等問題知多啲 戶外防蚊防曬補水有法
- 餐後凍飲會消化不良?運動後喝凍水致血壓上升?熱飲養生兼解渴?專家拆解
- 【新冠疫情】混合免疫是什麼?接種3針疫苗後再感染是方法?港人第五波後抗體水平正下跌 冬季病毒更活躍?
- 【痔瘡成因】痔瘡非「瘡」?4類人士高危 注意手術切除非一了百了 4招防復發
- 【健康減肥】假期暴食?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怎辦?專家教你有營飲食慎防三高、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