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坊間不少對付濕疹的偏方,近期最熱門有以下4大偏坊,包括:漂白水、燕麥、大麻二酚(CBD)、月桂油,究竟是否安全有效?專家提醒,紓緩皮膚痕癢,潤膚產品成分固然重要,質地亦很影響潤膚效果,常用的油膏、乳霜、乳液,應如何選擇?用漂白水抹地時,不慎濺上手已覺得「揦」;坊間流傳用漂白水浸浴,可以紓緩濕疹,實在駭人聽聞,然而,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她曾指導合適病人使用,而且效果不錯。「千祈唔好將漂白水直接搽在皮膚上,會刺激皮膚令病情惡化。」林嘉雯表示,將漂白水稀釋後浸浴,只要用法正確,風險不是那麼大。
Read more
皮膚突然變得紅腫、出疹兼痕癢,究竟是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癩」)來襲,或是濕疹(Eczema)發作?雖然蕁麻疹與濕疹都屬皮膚敏感,徵狀也有相似之處,但其實兩者的成因、病理,以至治療方法都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患者若能找出致敏源頭,便有機會減低復發機會,甚至與皮膚敏感說「拜拜」!
Read more
不少人因為「三高」要長期服用降血壓、降血脂或降血糖藥,若考慮接種新冠疫苗,是否要先停藥?若正服用薄血丸又會否令針口流血不止?為安全起見,接種疫苗前需否準備「平安藥」傍身?中藥會否影響疫苗效果?打針前應否服止痛藥「打底」?接種前後要戒口嗎?接種後出現免疫反應,又可否自行服用成藥紓緩?且看家庭醫生林永和、擁有註冊中、西醫資格的蘇子謙和註冊中醫潘咨遐解答有關接種新冠疫苗前後的 7個疑問。
Read more
【明報專訊】皮膚出現紅疹,又痕又癢!究竟是熱痱還是濕疹呢?成人「長熱痱」是否常見?熱痱水、冰濕紙巾,甚至牙膏,是否處理熱痱良方?有皮膚專科醫生指出,要分辨是熱痱還是濕疹,可從疹塊分佈位置入手;一般而言,熱痱常出現在被衣物包裹的地方,如胸口、背脊等;而濕疹較常見於關節內側。另外,濕疹的疹塊會較大,邊界較模糊,不像熱痱可看到一粒粒分散(discrete)的紅點,濕疹表面更常有脫皮狀况。至於要避免長熱痱和誘發濕疹,又有何方法呢?中西醫話你知!
Read more
【明報專訊】面上爆出粒粒紅疹?!可能是濕疹、玫瑰痤瘡等,究竟怎樣分辨?面頰經常紅粉緋緋,未必因為肌膚白裏透紅,可能是玫瑰痤瘡作怪。醫生提醒,不要自行買藥膏塗搽,小心「愈搽愈衰」!5個關於玫瑰痤瘡和紅疹的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面上出紅疹-玫瑰痤瘡?濕疹?原因多蘿蘿?問:面上出紅疹,究竟是暗瘡還是皮膚過敏?鄭:紅疹有許多形態,有的表面平滑,有的很粗糙。面上紅疹有不同成因,常見如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脂溢性皮炎、光敏性皮膚炎、玫瑰痤瘡,以及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也是常見出疹的成因,如紅斑狼瘡、銀屑病(牛皮癬)、皮膚發炎、暗瘡等。如果情况持續或徵狀不常見,須轉介至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斷。
Read more
毛囊角化與暗瘡粉刺外觀相似,如何分別?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指,毛囊角化與暗瘡、毛囊發炎均會在皮膚上形成紅色「粒粒」,在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不少人也會混淆,甚至誤以為毛囊角化的「粒粒」是暗瘡,以錯誤方法處理。從膚質比較,毛囊角化與暗瘡患者可謂「一個乾、一個油」:有毛囊角化的人,皮膚會較乾燥,甚至會脫皮;而有暗瘡問題的人,皮膚油脂分泌則會較旺盛。
Read more
在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市民提高了身體檢查意識的情况下,本港近10年的腎癌確診個案上升不少。然而,由於早期腎癌沒有明顯病徵,至中、晚期才會出現6個不同病徵,部分個案甚至在較晚期才能發現罹癌。以往晚期腎癌多透過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來控制病情,但現時可利用免疫治療,甚至是雙免疫治療對醫治晚期腎癌有顯著成效,惟仍需留意有過敏病史或免疫系統疾病人士未必適合使用。
Read more
大名娛樂老闆林建名因淋巴癌(Lymphoma)於1月8日病逝。究竟淋巴癌來襲,患者會有哪些徵狀呢?原來無故發燒、晚間冒汗及皮膚痕癢等都可能是患淋巴癌的警號!淋巴癌是香港十大癌症之一,每年有超過1,000宗確診新症,淋巴癌初期徵狀可能不明顯,故有「沉默殺手」的稱號。有專科醫生指出,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因此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並可能擴散至骨髓和其他器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