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DHD學童難忍沉悶靜止 家校不應要求患者硬性跟從 彈性管教有法

分享此內容:

孩子上課「心散」、學習時難以跟從指令、無法專注細節,或是行為衝動,甚至出現操行問題,以往可能只被認為是頑皮、難教而已。然而,隨着醫學界對兒童成長有更深入的了解,社會上愈來愈多人知道,這些可能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徵狀。究竟ADHD對兒童成長有何影響?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外,作為老師和家長應如何應對?

養和精神健康門診精神科專科醫生廖慧明醫生表示,根據衞生署流行病學統計,香港兒童和青少年的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患病率約為6.4%,當中以男童為多,男女比例約為2比1。現時在香港,如家長或老師需要為學童進行ADHD評估,一般可向學校社工求助,亦可直接向醫管局或私人執業的兒科醫生、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尋求意見。而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亦有提供相關的評估服務。

ADHD成因和症狀 與別不同的行為表徵

廖醫生表示,現時醫學界暫未確切知道ADHD的成因。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ADHD可能是腦部發展異常或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失衡所致。ADHD患者普遍會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出現專注力較同齡小朋友為低、過動及衝動等症狀,師長可以仔細觀察小朋友的行為特徵,從而察覺小朋友是否「與別不同」。

ADHD學童難忍沉悶靜止 家校不應要求患者硬性跟從 彈性管教有法

專注力不足症狀:易心散粗心大意、難跟從指令

小朋友容易出現無法持續專注、上課時常發「白日夢」和表現心散;亦會經常忘記攜帶課本、漏交功課、遺失書本文具及錯過重要日程等情况。在學習上,他們會表現得難以跟從指令及程序、無法專注於細節、做功課時亦經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讓人感覺是個「大頭蝦」。

過動及衝動症狀:活力足難忍苦悶、想做就做

部分ADHD患者常於課堂期間離開座位,四處遊走探索,像是一台精力十足的「摩打」,活力充沛,難以靜止下來。他們甚至不能忍受排隊等待的「苦悶」而經常插隊,會有騷擾同學、撩事鬥非的表現,直接影響人際關係;有些患者則會因為無法忍受內心的衝動而「想做就做」,未有顧及後果,甚至觸犯校規,出現操行問題。

ADHD藥物治療對生長影響輕微 非藥物治療:認知行為 / 感統訓練

廖醫生指:「ADHD的治療方案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感覺統合訓練,醫生亦會鼓勵小朋友多做運動,以增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有助抑制孩子的過動行為和加強情緒管理。」另外,師長也可從旁多加協助,特別是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升學或就業安排、學習管理情緒,以及練習靜觀和掌握自我監控等技巧。

至於ADHD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類:中樞神經興奮劑類,包括短效型的利他能(Ritalin)、長效型的專思達(Concerta)和利長能(Ritalin LA);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如思銳(Atomoxetine)。廖醫生指出,這兩類藥物均可提升患者大腦內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的作用,從而改善專注力。

「對於孩子服用藥物,家長有所顧慮是能理解的,他們一般擔心藥物副作用及對成長發育的影響、藥物會否成癮等問題。一般而言,ADHD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噁心、食慾不振、失眠和生長緩慢。然而,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一般短暫和輕微,當身體適應藥物後,副作用便會慢慢減退。」至於成長方面,廖醫生續稱,有研究指出,服用ADHD藥物的兒童與沒有用藥的兒童身高,經長時間觀察只有細微差距,因此不用過於擔心。


相關閲讀: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表現和徵狀有不同 了解診斷及治療


安排ADHD藥物假期(drug holiday) 宜按實際需要

家長因為擔心孩子長期服藥會出現副作用,或會特意安排孩子在學校假期時停藥。廖醫生指,這種藥物假期(drug holiday)是否適宜,須視乎患者的實際狀况。「如果學童只是上課時專注力不足而需要以藥物作輔助的話,而學校假期期間並不需要持續的高度專注力,便可以考慮藥物假期,暫時停藥;然而,若小朋友同時有過動衝動這些情緒行為問題的話,突然中斷藥物有可能令病徵不受控制,對病情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在這情况下,則並不適宜安排藥物假期。」

廖醫生補充,大約有三分之一ADHD患者,隨着成長病情會漸有改善,對藥物的需要相應會減低,因此有機會減藥或停藥。


相關閲讀:【兒童健康】 發育遲緩有警號?兒童成長3個階段 影響因素各有不同


支援ADHD患者:家校合作 調節學習環境 

除了對症下藥,支援患有ADHD的孩子同樣重要。廖醫生表示,學生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老師與他們長時間相處,相對較容易觀察及了解到學童的情况,因此家校合作非常重要。家長與各學科老師需要保持良好溝通,互相知悉孩子在校的狀况並適時調整對他們的要求,關心其學習和日常生活需要,給予支持和鼓勵。同時,也要確保家庭和學校的要求一致,不然孩子會無所適從。

不論在家在校,也可調整ADHD兒童的學習環境。由於他們學習時較易分心,家長和老師可以盡量為他們安排安靜的空間,減少外來干擾,例如避免安排ADHD學童坐近窗戶,以免他們容易受窗外景物及聲音影響致分心;而安排靠近老師桌及講台的位置,均有助學生集中精神。加上他們的專注時間較短,較容易出現疲勞,完成作業後需安排小休,也應考慮考試期間給予較長時間,以勞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發揮水準。適時安排靜觀練習及認知行為訓練,對他們亦有幫助。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