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港輸入Omicron個案大多無病徵、少數喉嚨痛 未出現肺炎 毋須服抗病毒藥物 許樹昌:接種第三針疫苗提升抗體水平

【明報專訊】本港連同上周六確診的3名N501Y患者,至昨共有9宗N501Y未知是否涉Omicron,衛生署稱9宗個案仍在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昨出席無綫電視《講清講楚》時,分析本港首11宗Omicron輸入個案,稱大部分人無病徵、少數有喉嚨痛,未有出現肺炎,平均留院10至17天,即使入院時病毒量高,數天後減少及檢測呈陰性出院,同時全部患者均毋須服食抗病毒藥物。不過他說上述患者大部分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另一未打針的年輕患者病毒量低及有抗體,相信已感染一段時間,故很快已可出院;與此同時,現時南非染疫入院者大部分均未打針,曾有長者出現嚴重情况需入院。 Read more

上呼吸道感染|再增50學童感染 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等病徵

衛生防護中心昨(23日)公布,再多50名學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涉及銅鑼灣禮頓道保良局及元朗一小學,大部分人情況穩定,一人須入院。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等病徵。鑑於近日錄得的院舍/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有所增加,中心強烈呼籲市民及院舍/學校員工提高警覺,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 Read more

譚談健康:血尿關喉嚨痛事?

【明報專訊】前幾個月,有病人來看病,因為她小便有血,而且是鮮紅色的血,但她並沒有其他不適。詳細問過病情,在大約十天前,她開始有喉嚨痛、發燒的徵狀,看過醫生吃了藥,情况其實已經好轉,但接着就出現了血尿的情况,她並沒有其他不適,排尿又沒有痛,身體也沒有其他地方流血,原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的了。 大約在一兩年前,這名病人也有同樣的情况出現,那次她看了醫生,醫生告訴她說,可能是小便發炎,給了她抗生素吃,幾天之後血尿就消失了。詳細追問病歷下,原來她依稀記得,幾年前也有過同樣的情况,那時她並沒有什麼不適,排尿也沒有痛,也沒有尿急,只是吃了抗生素,之後就好像好了。 原來病人並不是尿道發炎,其實是患上了IgA nephropathy(甲種免疫球蛋白腎炎)。事實上,病人身上出現的狀况,正正是這種病的特徵,主要是病人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受到其他的感染後,會出現血尿的情况,其病因主要是病人的甲種免疫球蛋白襲擊自己的腎臟,造成腎炎。平日病人未必有什麼徵狀,可能只有微量的紅血球在小便中,肉眼看不見;但當病人受到感染或發炎後,就會大量排出紅血球,造成血尿。 血尿≠尿道發炎 所以,不要以為小便有血只是小事一樁,血尿就一定是尿道發炎,或者是腎石之類,這個病人最終做了顯影檢查,證明沒有腎石或腎癌,驗小便也沒有其他發現,結果要進行抽取腎臟活組織檢查,確診為甲種免疫球蛋白腎炎。當然,並不是所有病人都要進行抽取腎臟活組織檢查的。 一成病人腎功能衰退 患上了甲種免疫球蛋白腎炎的病人,應該按醫生指示,定時吃藥,使病情穩定下來,避免腎功能慢慢變差,發展成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很多時候,治療效果都十分理想。但是我們知道,患了這種病,最少有一成的病人的腎功能會慢慢衰退,隨着時間慢慢地過去,又沒有適當的治療,病人最終可能會變成腎衰竭,需要洗腎(即透析治療)或換腎。 文:譚國權(腎病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有效期延長半年 藥劑師信有藥廠實證可安心服用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新冠病毒過去一周定點普通科門診及私家診所監察,平均每1000宗求診分別有251.8名及108.6名新冠病人,較對上一周200.6名及93.5名均上升,重症及死亡個案錄得159宗,亦較對上一周119宗增加。新冠病毒近日愈趨活躍,本報得悉有新冠病人獲處方「過期」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藥物原本今年2月至3月到期,包裝則貼上延長有效期至8月底的標籤。有藥劑師解釋,藥廠會利用實驗推算藥物有效期,如證實可延長,會通知各地分銷商為藥物貼上有關標籤,病人可安心服用。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官網顯示,輝瑞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有效期獲延長至24個月。 長期病患獲處方「過期」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惹疑 年過五十的黃先生本身有長期病患,並剛接受腎臟大手術。他向本報反映,本周一(8日)凌晨感不適,新冠快測陽性,同日早上到區內有供應新冠口服藥的私家診所求醫。他當日特意提早在診所開門前1小時到達,並是首個接受診治的病人,但當他向醫生要求處方口服藥時,獲回應「無」,他表明自己屬「三高」長期病患,年初更曾接受手術,符合60歲以下長期病患可獲分配特效藥的條件,醫生則解釋是因為缺藥,最終只處方一般退燒及止痛等藥,着黃若有嚴重不適便要去急症室。 現時新冠患者可透過醫管局應用程式「HA Go」內「新冠關愛預約」功能預約普通科門診,醫生會為合資格而有需要患者處方口服藥。黃稱周二零時以「HA Go」預約求診,惟預約名額在10分鐘內額滿,他等到周三零時再度登入,才成功預約於昨早診症,最終獲醫生處方原已「過期」的輝瑞口服藥,憂慮是否本港口服藥供應緊張所致,亦對服用「過期」藥有少許擔心,但稱「遲服用總比無得服用好」。醫生和藥劑師均提醒他口服藥有效期已延長。 美衛生部:輝瑞 Paxlovid 有效期延長至24個月 港衛生署:供應高安排更換標籤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官網顯示,輝瑞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有效期獲延長至24個月。本港衛生署發言人昨回覆本報稱,政府會採購及儲存足夠的口服藥,並分別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致函私家醫生,提醒他們之前在網上平台取得、由政府提供的口服藥已延長有效期,藥物供應商已安排更換標籤程序。 本報獲得一份衛生防護中心昨致函私家醫生的通知,指輝瑞口服藥有效期已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提醒醫生檢查藥物庫存,若有從政府取得而尚未開封、於今年1月31日至3月31日到期的6個批次,而藥盒上無附加標籤表明延長有效期,應盡快在網上登記庫存數量。信函表示,供應商會在收到呈報後兩個工作天起向醫生收回有關批次,並將貼有標籤的藥物以一換一方式更換。中心又提醒私家醫生按照「先過期、先處方」原則處方藥物,減少浪費特效藥,以及須確保藥物已附加延長有效期的標籤,並在處方時通知患者。 盒內包裝未貼標籤 病人多起疑 家庭醫生林永和稱,近日從衛生署收到的輝瑞口服藥全部都是「過期」批次,默沙東口服藥則未見此情况。他稱由於藥廠只在藥盒貼上延長有效期標籤,盒內藥丸獨立包裝則仍印上今年2月至3月到期,但私家醫生一般不會連盒處方藥物,故不少病人見狀有疑問,他需花較長時間解釋。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稱,由於口服藥每個療程需逾6000元,且該藥在全球均有需求,既然藥廠證實藥物仍有效及延長有效期,便不應浪費,「用得為何不用呢?」 藥劑師:藥廠實驗以溫度濕度等照射 看藥物化學成分變化 近日有市民收到包裝貼上延長有效期的「過期」輝瑞新冠口服藥。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藥廠一般會利用「挑戰實驗(challenge test)」推算藥物有效期,主要以不同溫度、濕度和陽光照射藥物,檢視會否改變藥物化學成分。他說,由於新冠口服藥於很短時間內研發,藥廠未必有充足時間測試藥物最長可存放多久,相信現時藥廠是經最新測試,證實可延長有效期。 經證實藥物可延長有效期 由分銷商貼上標籤 非醫管局 崔俊明續稱,當藥廠證實可延長藥物有效期後,會通知本港分銷商為藥物貼上標籤,而非由醫管局貼上,售予其他國家的相同批次均可獲延長有效期。他又表示,市民經常誤以為服用過期藥物會中毒,但事實並非如此,過期一般只會損害藥物功效,毋須過分憂慮,但他提醒市民應避免服用過期藥。 衛生防護中心早前將私家醫生申請索取每款口服藥數量,由每次6個療程增至10個療程。家庭醫生林永和稱,近日新冠病人求診人數維持高位,每日有逾20名新冠病人到其診所求醫,最多一天內更多達50人,佔求診者近半,且愈來愈多未曾感染或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長者「失守」。他稱現時衛生署容許私家醫生在用完口服藥前申請取藥,他會預先儲備30至40個療程,假日前會再額外儲備。他呼籲私家醫生同業提早預訂和儲備藥物,以免不夠藥處方給病人。 私醫:新冠求診者眾 一日最多50 林永和又表示,新冠患者發病5天內服用口服藥最有效,不過病人如稍遲服藥也毋須擔心,因目前大多數患者屬輕症,按時服用退燒藥和咳藥等、多加休息便可。不過,他提醒病人如精神恍惚、氣促、心跳加速、血氧量維持低於94%,或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等血糖指數不正常,便應盡早求醫。 流感高峰多一童病亡 累計兩宗 本港今季流感高峰期未過,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再多一名兒童感染流感後離世,為本季流感高峰期第二宗。死者為防護中心上周公布情况危殆的13歲女童,感染甲型(H3)流感併發敗血症及休克,生前沒有接種今季流感疫苗。翻查資料,衛生防護中心早前公布,該名女童以往健康良好,潛伏期曾往內地,勞動節(1日)返港後發燒和喉嚨痛,兩日後因徵狀持續和嘔吐,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及入院,其呼吸道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交代過去一周(4月30日至5月6日)實驗室監測流感病毒陽性比率為9.85%,較對上一周14.76%明顯下跌,但仍高於界定流感高峰期的9.21%基線水平。 明報記者 Read more

茶粿熱量比較 1個眉豆蝦米茶粿=1碗飯 花生芝麻餡高脂 糯米高GI控血糖人士注意

【明報專訊】清明節原來都有應節小食。俗稱「清明仔」、「清明粄」的茶粿本是供奉先祖的祭品,現已成為常見的傳統美食。外皮煙韌,餡料豐富多樣,鹹甜各有捧場客。然而,1個手掌大的茶粿已接近1碗飯的熱量!想應節該選哪些餡料,美味之餘又不會使熱量、糖分超標?吃完黏黏糯糯的茶粿,選配哪些茶飲消膩解滯呢?(編者按:需管理血糖升幅的人士,茶粿含糯米,升糖指數[GI]較高,若吃過茶粿後要注意什麼呢?另見附表:鹹甜茶粿熱量比較。) 鹹甜茶粿熱量比較 1個眉豆蝦米茶粿=1碗飯 茶粿歷史悠久,由傳統無餡的雞屎藤,到現在出現不同口味餡料的茶粿。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餡料多數分鹹甜兩款,鹹的有眉豆、蝦米、白蘿蔔、菜脯等材料,而甜就有花生、芝麻、椰絲。」新派茶粿還會以紅豆、南瓜、紫薯、斑蘭等作餡。 各種口味的茶粿,熱量可相差1倍。梁曦允參考網上食譜,比較不同茶粿的熱量。鹹茶粿中,以眉豆蝦米口味熱量最高,主要材料是眉豆與蝦米,並以五香粉、油、鹽、糖等調味,「(1個手掌大的茶粿)外皮連同餡料,有約205千卡熱量(即每100克約202千卡),大約等於1碗飯」。她解釋,蝦米和眉豆皆蛋白質豐富,眉豆還含高澱粉質,因而將熱量推高。 白蘿蔔茶粿熱量低 蝦米加菜脯推高鈉含量 至於白蘿蔔茶粿,因材料中白蘿蔔佔的比重較高,本身熱量較低,所以製作的茶粿熱量亦較低。梁曦允比較兩款白蘿蔔口味的茶粿,一款以白蘿蔔、冬菇、蝦米、瑤柱、葱頭、碎豬肉等作餡,每100克熱量約117千卡;另一款白蘿蔔菜脯口味的茶粿則加入白蘿蔔、菜脯、蝦米、蝦皮、葱頭等,每100克熱量約136千卡。 鈉含量方面,3款鹹茶粿每100克均逾300毫克,尤以白蘿蔔菜脯口味最高鈉。「元兇」除了蝦米,還有經醃製的菜脯,1個茶粿含有接近400毫克鈉,佔成年人建議的每日鈉攝取量(2000毫克)的五分之一。 花生芝麻高脂 比鹹茶粿多1倍 至於甜茶粿,最常見花生芝麻味的熱量最高,每100克有近230千卡。「花生、芝麻、椰絲本身脂肪高,15克餡料已有5.5克脂肪,相等於1茶匙油,脂肪量比鹹茶粿多1倍。」熱量較低之選有南瓜或紫薯餡,每100克分別約126及141千卡,「(這些食材)煮成蓉後一般不會再大量調味,只加少許糖提升甜度,脂肪量近乎零」;紅豆餡熱量相對較高,尤其是日式紅豆蓉,一般會預先加入較多糖,每100克茶粿的熱量約189千卡、糖含量33.9克,比花生芝麻餡的糖含量(每100克28.1克)更高,吃1個(40克餡料)相等於2粒方糖。 糯米較高GI 控血糖人士限吃1個 「食材選擇上,較推薦白蘿蔔、眉豆、瑤柱、唐芹等,不建議加入菜脯和肥豬肉。」眉豆蝦米味的茶粿雖然熱量較高,但撇除蝦米,眉豆本身低脂,而且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與同樣是乾豆類的紅豆相比,因為製作成鹹食,毋須加大量糖調味,相對健康。甜食方面,南瓜、紫薯餡較可取,紅豆則建議自己煮,以天然代糖取代白砂糖,大大減少糖的攝取量;花生芝麻口味則不建議多吃。 「對於要管理血糖升幅的人而言,茶粿含糯米,升糖指數較高,而且1個茶粿的分量亦不小,建議最多吃1個。」吃過茶粿後亦需相應扣減正餐的澱粉質、鈉質等,避免超標。 相關閲讀:【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中醫意見:雞屎藤祛風除濕 艾草改善虛寒 時近清明,草藥雞屎藤、艾草當造,常加入茶粿之中,將糯米外皮染成草綠色,故茶粿又得「青團」之名。 寒底、孕婦 慎吃雞屎藤 從中醫角度,雞屎藤及艾草的性味、藥效有較大差別。註冊中醫郭瑩瑩表示,雞屎藤味甘微苦,性味平和,是南方民間常用藥材之一,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等功效,特別是香港天氣潮濕,在春夏交界時很多人漸漸出現濕熱問題,服用性味平和而又能清濕熱的雞屎藤相當合適,「惟要注意體質虛寒,即長期怕冷、疲倦、手腳冰冷、容易腹瀉等人士需盡量少吃,因大量雞屎藤會令他們感到難受,甚至愈來愈寒」。另外,雞屎藤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孕婦避免大量服用。 艾草則恰恰相反,味苦辛,性溫,芳香化濕,常用於治療虛寒的疾病,「比如艾草藥浴、艾灸等,能紓緩長期因寒導致的關節疼痛、經痛等問題」。大量服用有溫補作用,所以不適合虛熱或實熱體質的人士服用,有可能引致咽痛、失眠、便秘等上火的不適症狀。不過,茶粿所含的藥材量很低,故毋須過於擔心。 糯米黏稠難消化 普洱助消食 茶粿主要材料是糯米,一不留神吃得太多容易消化不良,腹脹難受。郭瑩瑩指,糯米味甘性溫,益氣健脾,適當服用具有養胃的功效,但因其性質黏稠難以消化,臨牀上常見患者大量食用糯米後,出現腹脹、胃酸倒流等不適,不可多吃,尤其是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更需要留心。若食完茶粿感到腹脹或消化不良,建議服用消食化滯的茶飲,例如陳皮、山楂、荷葉等,而紅茶、黑茶如普洱發酵度高,有助消食,適合大部分人。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茶飲食譜:菊花品種多 功效各不同 清明掃墓,最常見是菊花。除此之外,菊花也常用於泡茶,當中功效你又知幾多?註冊中醫孫頴儀指菊花性微寒,有疏風散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恰好踏入春季,正是最佳的養肝季節,適合飲用菊花茶。 體寒或胃寒 不宜每天飲菊花茶 菊花有不同種類,如黃菊、白菊、胎菊、洋甘菊等,功效各有不同。 「白菊和胎菊比較接近,兩者都是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可紓緩喉嚨痛;黃菊擅長疏散風熱,更適合應對風熱感冒;洋甘菊則比較特別,有助降血糖及血壓,還可紓緩頭痛及經痛。」不過菊花性味偏涼,體寒或胃寒、容易肚瀉人士不建議每天飲菊花茶,這個季節可飲用祛濕茶,以粟米鬚、陳皮、冬瓜籽和山楂焗茶,有利水祛濕,同時達解滯作用。 而在營養學角度,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菊花和洋甘菊均含豐富的類黃酮、多酚類抗氧化物,兩者都具抗炎、抗氧化功效」。菊花可減低疲勞、幫助放鬆。當用於皮膚上,有研究發現有助減低黑色素與色斑;至於洋甘菊,除了可減低腸胃不適,「當中有一款叫芹菜素的類黃酮素,可助大腦放鬆,更易入眠」,亦可紓緩焦慮、抑鬱的情緒。不過,無論是菊花茶抑或洋甘菊茶,都不建議過量飲用,尤其是本身對花過敏的人。 「市面上最常接觸到的菊花飲品,定是紙包菊花茶,選擇時應留意糖分。」梁曦允指市面上大部分紙包菊花茶都加糖,以一款蜜糖菊花茶為例,每100毫升含9.6克糖,一包375毫升則有36克糖,喝畢一整包,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熱量的成人為例,已達世衛建議的每日游離糖攝取量上限(不多於50克)七成!建議選擇低糖版本,「再健康一點,可用花茶包冲茶,就能做到無糖」。 泡茶清肝明目 解毒化滯 註冊中醫郭瑩瑩推介2款茶飲,助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消食化滯。 ■.消滯山楂陳皮茶 材料(1人分量): 山楂3粒、陳皮6克、熱水適量 步驟:藥材以熱水冲洗乾淨,加入約80℃至90℃水泡10至15分鐘即可,能回冲多次飲用 ■.清熱金銀花菊花茶 材料(1人分量): 菊花6克、金銀花6克、甘草3克、冰糖、熱水適量 步驟:洗淨材料,放入茶壺,加熱水,按喜好加冰糖;糖尿患者不放冰糖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   

【明報專訊】天氣忽冷忽熱,一不留神,患上了傷風、感冒,咳嗽亦隨之而來。但何解當傷風、感冒的大部分徵狀一一緩解時,偏偏咳嗽未止。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萬年咳」?咳嗽真的這樣棘手難醫嗎?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出,即使兩個病人同樣受病毒感染,咳的情况也可以不一樣,一個可能是乾咳,另一個是痰咳,要視乎病情。止咳藥物中,有鎮咳、袪痰、化痰、抗敏、潤喉等不同用途,怎樣才是 食啱止咳藥?避免愈食愈咳、愈食愈多痰呢? 乾咳、痰咳沒完沒了 傷風感冒似紓緩 咳嗽排出呼吸道「垃圾」 要止咳,首先要了解咳嗽是什麼一回事。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解釋,咳嗽是一種反射反應,當氣管受到外來物刺激,便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透過強力呼氣,試圖清除異物,以保持氣管暢通。「所以咳嗽本身並非壞事,不會咳,反而更大件事!」 咳嗽不是病症,而是一個病徵。他續指,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須找出病灶,才能止咳,「最常見是上呼吸道感染,當喉嚨、氣管受病毒攻擊,便會引起咳嗽」。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病了1星期,傷風、感冒引發的連串病徵已陸續消失,唯獨咳嗽像沒完沒了,十分惱人。顧德政說,那是因為身體仍在清理「戰場」,「有時傷風、感冒看似紓緩了,但其實免疫系統仍在發動攻勢,要通過咳嗽,把呼吸道的『垃圾』排出去」。 他進一步闡釋︰「一開始,病毒攻破呼吸道黏膜,造成大量組織細胞死亡。這時候,免疫細胞會聚集到呼吸道支援,殺死病毒。當免疫細胞完成任務後,會自然代謝死亡,伴隨原先被病毒破壞的組織細胞,變成呼吸道垃圾。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咳出來,來作自我修復」。 相關閲讀:【咳嗽】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如何分辨?肺氣上逆是什麼?中醫拆解成因、常見病徵和治療 咳嗽原因多 二次感染接力咳嗽 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高級講師、註冊藥劑師陳潁琳則表示,傷風、感冒的病徵,往往有次序地出現,所以消失亦有先後之分,「一般來說,如果是傷風,通常是先出現流鼻水,然後咳嗽(或伴隨喉嚨痕癢/痛);假如是流感,就多數先有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等徵狀,繼而才咳嗽。正因為咳嗽是在最尾階段出現,所以也是次一步才消失,便容易令人有錯覺,以為身體已經康復,唯獨咳嗽不癒」。 她又謂,連綿不斷的咳嗽,亦可能是二次感染造成,「因着病毒或細菌感染,我們患上傷風、感冒。這時身體的免疫力下降了,其他病毒或細菌亦可能伺機入侵,攻擊我們比較脆弱的地方,例如喉嚨及聲帶,於是又引起新一輪的咳嗽」。 喉嚨炎致咳 1、2周痊癒 然而說到「萬年咳」,兩人同時指出,有時根本不是由傷風、感冒引起! 顧德政稱,一般由喉嚨發炎引起的咳嗽,1、2星期便會慢慢痊癒,但臨牀上發現不少久咳的病人,咳嗽其實是由哮喘而來,傷風、感冒只不過是誘因。「哮喘是氣管過敏的疾病,好發年齡在3至6歲,部分病人踏進青春期後便『斷尾』,但亦有些會延續至成年。也有些是小時候試過哮喘發作,其後一直相安無事,直至成年又再間歇發生;更有病人是在成年後,哮喘才首次發作。」 他續指,誘發哮喘發作的原因很多,常見包括患上嚴重傷風、感冒、氣管炎、鼻竇炎等,或因為天氣變化導致。「所以若持續咳嗽,甚至超過8周,就代表需要修訂原先假設,咳嗽或並非由傷風、感冒而起,而是背後隱藏其他病因」。 相關閲讀:轉季氣管敏感或是哮喘發作? 咳嗽、痰多少、喘鳴聲音症狀有不同 胃酸倒流肺癆肺癌 可致久咳 陳潁琳也提醒,除了哮喘、氣管過敏、胃酸倒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可能令人久咳,患上肺結核(俗稱肺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嚴重疾病,亦可能出現長期咳嗽的病徵,單靠服食止咳藥物是起不到作用,應盡快求醫。 知多啲:分清止咳藥 免愈食愈咳 一般傷風、感冒,要食啱止咳藥,才能藥到病除,否則,分分鐘愈食愈咳、愈食愈多痰! 喉嚨卡痰 服「馬尿」增咳排出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稱,即使兩個病人同樣受病毒感染,咳的情况也可以不一樣,「一個可能乾咳,另一個痰咳,要視乎病情。假如氣管遭受的刺激較多,又或有發炎,黏液分泌便會增加,那咳之餘,還有痰」。 註冊藥劑師陳潁琳補充,痰咳還可細分為濃痰咳和深痰咳兩種,需要藥物亦不同,「明顯聽到有痰音、有『大大啖』痰吐出來的,屬於濃痰咳,會建議服用有化痰成分藥物如溴己新(bromhexine,詳見右表),目的是幫助病人『鬆』痰,更易於吐出;有些病人則總是覺得喉嚨有黏液卡着,卻咳不出來,這就是深痰,需要使用能幫助祛痰的藥物,如廣為人熟悉、俗稱『馬尿』的ammonia and ipecacuanha mixture,服後會增加咳嗽,有助排痰」。 相關閲讀:【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乾咳易傷喉 需用鎮咳藥 至於乾咳,因無痰滋潤着喉嚨,容易咳傷。陳潁琳說,需要用上鎮咳藥幫助止咳,「例如含可待因(codeine)的咳藥,有助抑壓呼吸道,減低氣管反應,有很強的鎮咳作用;但有些病人,是因為喉嚨痕癢而咳不停,則屬於過敏反應,會建議服食抗組織胺藥物,也有助止乾咳」。 市面上咳嗽藥物五花八門,市民未必清楚了解自己所需,買錯吃錯會有反效果,「假如是乾咳,卻誤買了增加咳嗽的『馬尿』,喉嚨便更加難受;相反,假如是痰咳,又亂買了鎮咳藥,壓抑了咳嗽,痰便吐不出來」。陳潁琳建議,市民可到有註冊藥劑師駐場的藥房選購藥物,尋求專業意見。 6歲以下不宜服可待因 顧德政則表示,坊間雖然有很多針對乾咳或痰咳的成藥,但其實成分也不外乎那幾種,只是組合上有少許分別,有些成藥成分較少,藥力較溫和;有些則用重藥,藥力較強。但市民不應盲目追求「勁藥」,因為副作用也相對大,「例如含可待因成分的咳藥水,屬於藥性比較強的鎮咳藥,可更有效地抑制咳嗽。但部分病人服用後,會感到頭暈、疲倦,亦有人出現便秘,大量服用的話更可成癮。由於副作用較多,因此,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使用」。 他續謂,想紓緩咳嗽,除了靠藥物,也可配合天然療法,「首先,患者要多喝暖水;另外,蒸氣也有助放鬆氣管,對止咳有幫助。所以,咳嗽期間,不妨多泡熱水浴,或使用蒸氣機吸蒸氣,都會讓人舒服一點」。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全盒食物】哪款最邪惡?油角、笑口棗哪款脂肪最高?營養師教你至「營」健怡全盒

【明報專訊】賀年全盒內,哪一款食物最「邪惡」?甜入心的糖果朱古力?寓意搲銀的瓜子果仁?象徵笑口常開的笑口棗?親友前來拜年,大家邊吃邊聊天,一不留神吃得太多,油鹽糖熱量統統超標!究竟全盒內哪一款最有營?油角、笑口棗、脆麻花……哪款新春油器熱量及脂肪含量最高呢?營養師教你至「營」過新年,兼準備一個健怡又不失新年氣氛的全盒! 非一般全盒——傳統賀年全盒食物熱量易超標,營養師建議選蝦片、堅果、乾豆、紫菜米卷、蒟蒻、葵花籽等較健怡小食。(設計圖片,Cuong Nguyen Minh、simon_photos、Promo_Link、Liudmila Chernetska、Chiemi Kumitani、huangcarlos@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黑朱古力】苦澀味道健康啲?黑朱古力可可濃度愈高 脂肪量愈高 每次進食不多於18克?(煮得smart) 全盒食物哪款最邪惡?油角、笑口棗、脆麻花哪款脂肪含量最多? 賀年美食少不了香脆可口的油器:油角、笑口棗、脆麻花……香港營養師協會培訓及發展主任、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油炸食物熱量和脂肪含量較高,要留意攝取量。她列出常見3款新春油器的熱量及脂肪含量(以100克計算,由高至低排列): 第1位:笑口棗 脂肪:39.5克 熱量:573千卡 第2位: 脆麻花 脂肪:31.5克 熱量:527千卡 第3位:油角 脂肪:25克 熱量:510千卡 油器高卡高脂 小包裝紫菜米卷代替 1粒笑口棗約9.4克、熱量54千卡,吃一兩粒也不過分;但油角1隻重約36克,有花生碎、椰絲和糖等餡料,熱量約182千卡,「等於吃了大半碗飯,脂肪也有8.9克,接近2茶匙油,heavy了一點」。她建議,要享受脆口感覺,可以選米通、米餅、蝦片、紫菜等較健怡的小食代替,「以1款日式紫菜米卷為例,每100克約含1.3克脂肪,真的達到低脂定義(每100克不超過3克脂肪)」。選購獨立小包裝為佳,有助控制食量,不會吃得太急太多。 「八甜」高GI 果乾取代注意含糖量 糖漬食物也是全盒的主角,糖蓮子、糖蓮藕、糖冬瓜等「八甜」,有甜蜜吉祥等不同寓意。「新鮮蓮子、冬瓜等是蔬菜,熱量低、膳食纖維高,但經糖漬後,熱量大大提升。」梁曦允表示,糖蓮子每100克含311千卡熱量、50克糖;糖冬瓜每100克含340千卡熱量、70克糖。糖漬食物加入糖分製作,屬游離糖,「是升糖指數很高的食物」。不過1粒糖蓮子約10克,留意分量的話也可淺嘗。 有人或認為用天然果乾取代「八甜」會比較健康,但梁曦允提醒,有的果乾產品添加了糖或油分,要留意成分標籤。另外,果乾本身可能含很高糖分,以1款無添加芒果乾為例,每100克計有330千卡熱量、39.5克糖,熱量比糖蓮子高,「別抱持果乾一定比糖漬食品健康,就可吃多一點的心態」。不過,無添加果乾優勝之處在於糖分屬天然果糖,只要控制分量,可把它計算在每天水果攝取量中,而且可揀選營養素較高的果乾,如芒果乾每100克有25克膳食纖維,豐富的纖維量可減慢升糖速度,飽足感也較強烈。 無糖朱古力≠無熱量 糖果和朱古力是嗜甜者專攻的目標!近年生酮飲食法風頭一時無兩,市面出現很多無糖糖果或朱古力,是否健康之選?「無糖糖果沒有熱量,不會影響升糖指數」,梁曦允指,選用甜菊糖、羅漢果糖、稀少糖等天然代糖製作的糖果,相比化學合成代糖健康。惟她提醒「糖果不是正餐,應適可而止,不要因無糖就狂食」,部分人吃得過多糖醇類或有腸胃不適、肚瀉反應。另外,就算朱古力標榜無糖,也不代表沒有熱量,「因為可可含脂肪,不是零熱量可以任食」。 乾豆較瓜子果仁低卡 說到全盒怎少得「搲銀」?為了好意頭,或是想過口癮,邊聊天邊吃瓜子是拜年指定動作。梁曦允表示,紅或黑瓜子都是西瓜籽,含礦物質鋅、鎂、鐵、磷,但「通常加鹽炒,鈉質較高;有些加入五香粉去炒就更吸引,因此剝瓜子會愈剝愈上癮」。她建議選擇南瓜籽、葵花籽,前者含有錳和植物固醇(phytosterols),有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後者則含不飽和脂肪酸及維他命E,有消炎作用,而且「通常沒有額外添加鹽分,是較健康的選擇」。 另外,不少人會在全盒中加入堅果。開心果富含鉀質,腰果含鏻、鐵質,合桃則有豐富奧米加3脂肪酸。不過要留意「堅果和種子都是脂肪類食物,熱量不低」,建議每次食用30克,即約2湯匙的堅果,或手抓一把瓜子,「以30克計算,不同種類堅果種子熱量約200千卡內,可以接受」,而且所含的都是健康脂肪,營養價值更勝油器。 瓜子果仁,容易一口接一口,脂肪和熱量攝取不知不覺就超標!梁曦允提議,需控制熱量的人士,可考慮鹽焗黑豆、黃豆、枝豆,「乾豆類是蔬菜和蛋白質食物,脂肪含量少很多,如一款鹽焗黑豆每100克只有132千卡,但同樣是一粒粒又脆脆的,可以滿足口癮」。 獨立包裝海產零食、蒟蒻 創意之選 另外,發揮創意加入非傳統小食,梁曦允建議考慮獨立包裝的海產零食,大多既低脂又高蛋白質,如獨立包裝的烤帶子,每100克約1.4克脂肪,蛋白質含量有26.6克;吞拿魚粒每100克含1.9克脂肪、29.1克蛋白質。「要注意的是,海產零食通常鈉質較高,選獨立包裝有助控制分量」。此外,迷你包裝蒟蒻也是健康之選,蒟蒻是高纖健康食材,但要小心「甜蜜陷阱」,一些水果口味蒟蒻添加糖漿,因此要細閱成分標籤。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中醫貼士:狂吃瓜子上火 茶飲清熱消滯 全盒一年才登場一次,雖然許多小食都被冠以「邪惡」之名,但怎忍得口!「進食小量沒有問題。」註冊中醫嚴耀堅說,但不建議血糖過高人士吃「八甜」和糖果;有暗瘡、濕瘡、濕熱皮膚病的人就不宜進食油器,「容易產生肺火、胃火,濕熱上炎,引致口腔潰瘍、暗瘡、濕瘡、喉嚨痛等」。而瓜子、果仁因經過炒製或烘焙,食過量亦容易產生肺熱、胃熱,導致咽喉炎、口腔潰瘍等。另外,「脾胃功能差者,不能進食過多瓜子、果仁,進食時亦緊記不要囫圇吞棗,必須完全咀嚼咬碎,否則容易引致胃部不適」。 萬一不小心吃得太多出現不適,嚴耀堅推介兩款茶飲,有助清熱、消滯。 清熱茶 材料:夏枯草10克、桑葉10克、菊花6克 做法:材料加入500毫升水中煮滾,冷卻後飲用,可加蜜糖調味 註:寒涼體質慎服 祛濕消滯茶 材料:藿香10克、麥芽10克、山楂6克 做法:材料加入500毫升水中煮滾,暖和飲用 Read more

孕婦感染新冠要注意的5個問題 中醫分享懷孕確診如何自療紓緩喉痛失聲

【明報專訊】孕婦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感染風險相對較高。註冊中醫黃晶晶懷孕12周時確診,隔離期間以中成藥「自療」,配合按摩和湯水紓緩咳嗽、喉嚨痛、失聲等不適症狀,剛誕下健康寶寶的她分享康復之路。若孕婦不幸確診,新冠病毒會否影響胎兒?隔離期間應否如期產檢?可否服用中成藥或抗病毒藥物?請來中西醫一同解答,關於懷孕期中招的5個問題。 中醫懷孕期間感染新冠 按穴DIY湯水「自療」 5個孕婦確診問題 2022年初,註冊中醫黃晶晶繼丈夫發燒並確診後,翌日亦發燒,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當時她懷孕12周,但遲遲未獲安排送院,一直居家隔離等候。隔離期間,無法外出就醫,在有限資源下,她憑自己的中醫知識,採取一些方法自救,紓緩症狀。 相關閲讀:【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發病初期發燒、喉痛、咳嗽 體質各異 忌自行服中成藥 黃晶晶憶述,發病首3天有發冷、發燒、喉嚨痛、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跟感冒差不多。第一晚持續幾小時輕微發燒,徘徊38℃左右。她服食感冒清熱冲劑中成藥,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之效;亦服食了清熱解毒抗病毒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以幫助退燒及緩解喉嚨痛,但擔心藥物可能會影響胎兒,故把劑量減半。 不過,她提醒,因自己具備中醫知識可按病情用藥,大家不應仿效。「一旦確診新冠,切勿自行服食中成藥,必須尋求專業意見。每人體質各異,在缺乏醫囑下胡亂服藥,可能適得其反。」 發了一晚燒後,出了一身汗,開始退燒,周身骨痛亦緩解了。中成藥服了3、4天後,大部分症狀減退,便停止服藥。唯獨喉嚨痛始終沒有緩解,且愈來愈嚴重,病發第3天更完全失聲。 粥水湯水為主 加陳皮健脾開胃 她表示,懷孕早期孕吐較明顯,胃口原本已不好,確診後胃口變得更差,加上疲憊不堪,根本沒有進食意欲,每日亦未必食足三餐。但要抵抗疾病,又不得不補充體力及水分。她採取清淡、容易消化的飲食原則,以粥水、湯水為主,略加陳皮,有助健脾開胃。 相關閲讀:【抗疫你要知】 新冠肺炎疫情下 新手爸媽抗疫兼湊BB 好辛苦? 醫生教你 5 個照顧錦囊 雪梨南北杏湯 紓緩喉嚨痛失聲 雪梨南北杏湯是她當時經常炮製的湯水,材料及做法簡單,2個雪梨(連皮),加適量南北杏、少許陳皮、清水煲成湯水。「雪梨潤肺,南北杏化痰止咳,陳皮健脾化痰,此湯有潤肺之效,有助紓緩喉嚨痛、失聲的不適。想味道更可口開胃,可再加1個蘋果(去皮)煲,蘋果潤腸,有助排便。當時胃口欠佳,較適合進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此湯湯渣煲至腍身,易於入口。除補充體力外,多飲這類潤肺湯水,有助緩解喉嚨不適,畢竟一確診,口腔已好乾涸,喉嚨持續有恍如刀割的痛楚。」 按摩兩穴位 助止咳平喘 孕吐加上咽痛咳嗽,滋味很難受。當時黃晶晶受咳嗽困擾,但又不想食止咳藥,故按摩兩個有助止咳平喘穴位,分別是定喘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中間,往左右各半寸)及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之間)。有兩種按摩方法,一是用手指加按摩油輕輕從上至下推揉穴位,另一種則是溫熱穴位。每日按1至2次,每次按1至3分鐘。 她指出,懷孕晚期確診若有慢性咳嗽,會較辛苦。因為用力或頻繁激烈咳嗽,會增加腹腔壓力,原本已挺着的大肚承受的壓力更大,有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影響胎兒;建議這時應求診,亦可按摩上述穴位,紓緩咳嗽。 樂觀抗疫 多休息做伸展運動 準媽媽確診最擔心當然是病毒會影響胎兒,黃晶晶也不例外。一般18至22周後開始感覺到胎動,超聲波檢查才可較詳細地檢查胎兒結構及其發育情况。當時她懷孕12周,無法在隔離期間做相關檢查,難以了解胎兒發育有否影響,難免擔心。 「上網瀏覽相關資訊,知悉確診孕婦之後誕下的孩子都十分健康,所以跟自己講:『一定會大步檻過』, 心態積極很重要。確診後精神不好,便多休息,做一點伸展運動、看電視,輕鬆一下,以正面心態抗疫。」直至核酸檢測結果變回陰性,她急不及待趕去私家醫生處做超聲波檢查,知道胎兒發展無異常,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接觸過不少新冠確診病人,自己也受過病毒煎熬,經此一役,她有一番感受,「新冠傳播力較強,就算注射了疫苗,大多數人都會出現感冒發燒症狀,體質較好的人康復較快,亦較少新冠後遺症;體質差的人康復時間慢,較多後遺症,如氣管敏感、疲勞、流鼻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食慾減少等。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大家平時不要放棄鍛煉身體,適時養生,多飲暖水,少飲凍少食生冷,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免疫力就會好」。 懷孕前已接種兩針疫苗,一直有運動習慣,加上不飲凍不吃生冷。她笑言,新冠康復後沒有新冠後遺症。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確診應對:懷孕後期中招 重症風險較高 【明報專訊】孕婦不幸確診新冠,要注意什麼?且聽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心怡以下的建議。 相關閲讀:【懷孕準備】想生虎寶寶、兔BB?準爸媽全方位備孕攻略 問:孕婦染疫風險如何? 答:孕婦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感染各種病毒風險較高,包括新冠病毒。香港婦產科學院鼓勵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學院網站亦提供備孕及懷孕人士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詳盡解釋於懷孕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以及接種新冠疫苗的利弊。雖然新冠病毒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並不常見,但亦有可能令孕婦出現嚴重症狀及早產的風險。 作為婦產科醫生,我會依照學院指引,為準媽媽解釋接種疫苗的疑慮,令她們有足夠資訊衡量接種的風險與好處。她認為接種疫苗是準媽媽個人選擇,不論接種與否,該決定亦應被尊重。不過無論有否接種疫苗,都應該做好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地方等,減低感染風險。 問:確診孕婦會出現哪些症狀? 答:處於適育年齡的女性,大部分都沒有長期病患,再加上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病徵一般較輕微,如喉嚨痛、輕微發燒(38.5℃或以下)、流鼻水、咳嗽、肌肉痠痛等,甚至沒有症狀。但亦有孕婦會出現較嚴重病徵,如肺炎、氣喘、呼吸困難、胸口痛等。特別是懷孕後期(即5個月或以上)才感染,較大可能有嚴重症狀或併發症,甚至需進入深切治療部(ICU),或者需要使用呼吸機。對胎兒構成的風險更大,增加早產風險。 呼吸難、心口痛、胎動少 即睇急症 問:確診後,孕婦下一步要怎樣? 答:視乎症狀而定。如果症狀較輕微,例如有喉嚨痛、輕微發燒(38.5℃或以下)、肌肉痠痛、流鼻水、咳嗽等,可以透過醫管局的流動應用程式「HA Go」,查詢並預約新冠指定診所求醫,這些診所專注處理輕微感染症狀的新冠病人。 但如果出現嚴重症狀,例如神志不清、氣喘、呼吸困難、心口痛、使用退燒藥後仍持續兩天發熱(超過38.5℃)、胎動減少(對於超過24周的孕婦)等,就要立即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盡快接受適切治療。 不會用抗病毒新藥 問:居家隔離期間,確診孕婦怎樣監測自己的病徵? 答:醫生會為孕婦處方藥物紓緩症狀,例如處方撲熱息痛(paracetamol)及馬來酸氯苯那敏(chlorphenamine maleate)來紓緩發燒和流鼻水,以及喉糖、止咳藥等。至於現時用來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抗體治療,則不會應用在孕婦身上,畢竟這些新藥使用在孕婦方面的數據不多。平時孕婦應每天記錄呼吸、心跳、體溫,以及胎動,若有任何異樣,應盡快聯絡醫生。 問:確診孕婦應否如期做產檢? 答:確診後,孕婦應立即聯繫其主診的婦產科醫生,以便醫生因應其身體狀况,作出專業建議。一般而言,如過往檢查結果屬低風險懷孕,主診醫生有可能建議推遲產檢,以減低確診患者感染其他人的風險。若懷孕屬於後期,或懷孕風險較高,醫生可能安排於隔離房間做產檢。 Read more

乾咳、咽喉癢痛、皮膚乾燥 初冬養生食物:梨、杮、杮餅生津潤燥 忌與大閘蟹同食(養生帖)

【明報專訊】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 (編者按:是日為小雪),意味着冬天的來臨,早晚明顯有涼意、乾燥。因此應多食生津潤燥、滋陰養肺的食物,在飲食上宜平補,以減少乾咳、咽喉癢痛、皮膚乾燥等不適。以下介紹時令養生食物:梨及柿,還有很受大家歡迎的大閘蟹,在食療功效及飲食時注意事項。 養生食物:梨潤肺止咳化痰 紓緩乾咳、咽喉癢痛 潤肺不得不提梨。梨有「百果之宗」的美稱,《本草綱目》裏有對梨的功效記載:「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 降火、解毒」。梨有潤肺止咳化痰、清熱養陰、利咽生津的作用,可以緩解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心煩口渴、潮熱等徵狀。 相關文章:【過敏系列】乾咳、久咳或是氣管敏感? 注意事項:隔水蒸或熬湯降寒性 古代醫家普遍認為「梨,利也」,性質屬於「冷利」,有下利作用,多吃會傷脾胃,因此畏寒、小便頻繁、腹瀉、手腳冰冷的人不可多吃。此外,梨先隔水蒸熟,或用來熬湯,都可以降低其寒性,更適合一家大小服用。 養生食物:柿子止渴生津 柿子味甘澀、性寒,《本草綱目》記載:「柿子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有清熱潤燥、潤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改善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嚨痛等徵狀。 相關文章: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杮餅: 對咽乾、喉嚨痛、生痱滋有特效 柿子製成柿餅後,性質變得較為平和,能潤肺理氣,可作口果食物,柿餅上那層薄薄的柿霜,更對咽乾、喉嚨痛和生痱滋有特效呢。 注意事項:風寒、來經、胃脹痛慎吃 柿子性寒,如患風寒感冒不宜食用,素來手腳冰冷的人也要減少食用;缺鐵性貧血和正在經期的女性,容易胃液逆流、胃脹胃痛的人,也須慎吃;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不能同食。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吃大閘蟹後 飲用薑茶解毒暖胃 說到時令食物,好食又受歡迎的,當然就是大閘蟹了。它是河蟹的一種,營養豐富,據《本草綱目》記載:「螃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瘀血之功效」。大閘蟹性味鹹、寒,有清熱、化瘀、滋陰之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 煮蟹時建議加入數片紫蘇葉(專門祛除魚、蟹的毒性),減低腹瀉風險,吃蟹後建議飲用薑茶,可解毒、暖胃和中。 注意事項:大閘蟹不可與柿、梨同食 《飲膳正要》:「柿、梨不可與蟹同食。」從食物藥性看,柿、蟹皆為寒性,二者同食,寒涼易傷脾胃,體質虛寒者尤其要注意。因此冷飲、啤酒,以及其他性質寒涼或易令人通便的食物,也不適宜與蟹同食;孕婦、素體脾胃虛寒的人,宜少吃或不吃螃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圳堅(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課程主任) Read more

【痛風藥】轉服別嘌醇後出皮膚紅疹、頸腫、發燒 停藥續惡化至「毒性表皮溶解症」彌留方知帶藥物過敏基因

【明報專訊】有年長病人獲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處方並服用痛風藥「別嘌醇(Allopurinol)」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先後出現頸腫、發燒及皮膚紅疹等過敏反應,更惡化為「毒性表皮溶解症」(TEN)等致命過敏徵狀,皮膚潰爛、如重度燒傷,於兩個月後離世。家屬在事主彌留之際,方得悉至親帶有「HLA-B*5801」基因,服用別嘌醇出現副作用的風險較高,其後於網上搜尋亦發現,不少醫學文獻及媒體均有刊載別嘌醇對擁有特定基因者風險的資訊,質疑醫生開藥時未告知副作用是「絕對有不足」,「如果當時有同我哋講……幾多錢都會自己做基因檢測」。醫管局曾在2012年《藥物安全期刊》引述海外研究指出,約有15%華人有HLA-B*5801基因,擁有該基因者服用別嘌醇後,有最多5%機率出現輕度過敏反應、最多2%有嚴重過敏反應,另在5.6萬人中有1人出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或TEN。 (明報記者 何珮瑚) 轉服痛風藥「別嘌醇」後出現過敏反應 皮膚紅疹、頸腫、發燒  入院停藥續惡化 死者為患尿酸高、三高及慢性腎衰竭等長期病多年的七旬婦許婆婆。醫管局回覆本報指,個案已轉介死因裁判官跟進,理解家屬對治療程序存有疑問,已安排醫護向家屬詳細解釋,亦會盡力提供協助及跟進其他需要。至於當日基於什麼臨牀因素決定處方別嘌醇,以及涉事醫生有否向病人講解副作用或注意事項,局方未有回應。 相關文章:【痛風】急性、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 醫局稱已派醫護解釋程序 未答開藥理由 許婆婆女兒蔡小姐向本報說,母親約20年前開始在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求醫。她憶述,今年4月26日陪媽媽覆診,醫生見其母曾獲發不少止痛藥,遂處方別嘌醇,並稱「對腎好、可以預防痛風」。蔡憶述,當日覆診過程不足5分鐘,醫生無告知別嘌醇任何副作用,取藥時亦無醫護講解需注意的過敏反應。 許婆婆轉藥後,曾因微燒求診家庭醫生,約一個月後出現頸腫、喉嚨痛及發燒等,到威院求醫後獲收入院,多番檢查未能找到病因。許婆婆留院至6月初,院方終懷疑她對別嘌醇過敏,醫生遂決定停藥,蔡小姐嘆道:「如果早啲停(藥)可能無咁嚴重喇!」 停藥後過敏反應持續 皮膚潰爛「痛到震」 臨終前血肉模糊 不過,許婆婆過敏反應未有因停藥好轉,陸續出現皮膚紅疹、痱滋等,6月10日被診斷患「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身上多處皮膚脫落潰爛,如同嚴重燒傷。蔡憶述,母親曾透露洗傷口時「痛到震」、「成地都係血水」。同月21日,婆婆被轉往隔離病房,其後皮膚脫落面積漸增,SJS惡化成「毒性表皮溶解症」(TEN),臨終前嘴角滲血,面上有如嚴重燒傷的傷口,雙耳潰爛成「鴨屎綠色」。 眼見母親在病牀上不斷呻吟、血肉模糊的病容,蔡小姐坦言不敢再直視,需由其他家人繼續探訪,最終母親數天後病歿,出殯時屍體仍有血水滲出,無法瞻仰遺容,「原來有種藥會折磨一個人到咁先死」。 蔡小姐稱,母親彌留之際,她方獲告知母親帶HLA-B*5801基因,服用別嘌醇後出現SJS或TEN等不良反應風險較高。她質疑醫生當日未有盡責告知潛在風險,否則她將安排自費基因檢測,期望局方日後處方別嘌醇前為病人安排基因檢測。 相關文章: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彭鴻昌:轉藥後短期內安排覆診 倡製藥物安全單張 醫管局曾於2012年《藥物安全期刊》公布兩名病人服用別嘌醇後皮膚出現嚴重副作用,局方當時建議開藥前要教育病人,包括提醒服藥後留意病徵等。根據醫管局《病人約章》,病人擁有對處方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的知情權。醫委會《註冊醫生專業守則》亦列明,即使出現嚴重後果的風險偏低,醫生應向病人講解治療可能出現的風險。 跟進個案的社協幹事彭鴻昌稱,醫生應清楚講解藥物副作用,建議局方至少製作藥物安全單張,為病人轉藥後亦應安排病人短期內覆診。他又稱,多年來均有市民關注別嘌醇副作用,建議局方提供清晰處方指引,包括如何衡量處方的必要性等。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講解治療副作用絕非前線醫生單方面責任,醫管局作為全港最大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亦有責任監察醫生或藥劑師。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有藥物敏感?疫苗過敏病史?接種新冠疫苗前可以做什麼準備? 研究:帶HLA-B*5801基因者 服別嘌醇增SJS或TEN等致命過敏風險 此外,國際間多年來不乏研究顯示,帶HLA-B*5801基因者服用別嘌醇後,有較高機率出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或「毒性表皮溶解症」(TEN)等致命過敏徵狀,部分別嘌醇藥廠建議向華人處方前先做基因篩查,惟本港醫管局一直未有相關指引。醫管局曾就許婆婆個案安排召開藥物安全委員會會議,檢視不同數據後,建議醫生向所有新獲處方別嘌醇的病人做基因檢測,在電腦系統試行提示檢測功能。委員會主席蘇詠儀稱,委員會有定期審視需否調整處方藥物程序,但不諱言許婆婆個案「催化」局方提早檢視相關做法。 期刊早列風險 今倡新獲藥者做基因檢測 許婆婆獲處方別嘌醇兩個月後離世,彌留之際方得悉因帶HLA-B*5801基因誘發SJS,其女兒蔡小姐慨嘆本港對藥物敏感的認知較低,若母親離世可驅使醫管局強制為所有新處方別嘌醇者檢驗基因,能避免悲劇重演。醫管局曾在2012年《藥物安全期刊》引述海外研究指出,約有15%華人有HLA-B*5801基因,擁有該基因者服用別嘌醇後,有最多5%機率出現輕度過敏反應、最多2%有嚴重過敏反應,另在5.6萬人中有1人出現SJS或TEN。 15%華人有特定基因 最多2%服後嚴重過敏 翻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網頁,部分藥廠在其生產的別嘌醇藥物標籤上,建議在有較多人帶HLA-B*5801基因的族群,例如「漢族(Han Chinese)」、韓國及泰國等地,處方前為病人先做基因檢測以減風險。港大醫學院去年一項研究顯示,若在處方別嘌醇前為所有病人做基因篩查,比對患者用藥後出現副作用的住院及用藥成本,或可減約67%醫療成本。 電腦系統提示檢測 醫管局:明年初理順 醫管局稱,參考本地及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病例數據後,服用別嘌醇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病率約0.12%至0.3%,相信許婆婆個案屬罕見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局方專家近日檢視不同數據後,建議更新公院處方別嘌醇程序,包括建議醫生向所有新處方別嘌醇的病人先做HLA-B*5801基因檢測,另在電腦系統加設提示功能,提示醫生向從未服用別嘌醇的病人安排基因測試,預計明年初能理順相關流程。 蘇詠儀補充,局方每年約向6000至8000名病人新處方別嘌醇,做基因檢測的人數每年遞增,至近年按年有約6000人獲藥前有做相關檢測,而為應付日後需求增加,相關實驗室將理順流程以提高檢測量,預計可在數周內提供報告。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