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口罩令解除了,許多市民仍然選擇戴口罩,為什麼呢?這種現象背後,反映我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和防範意識,以及戴口罩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編者按:市民繼續戴口罩的3大重要因素是什麼呢?焦慮?日常習慣?羊群心理?且看逐一拆解。)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3大因素:戴口罩予安全感和保護感 減焦慮 首先,焦慮是影響市民繼續戴口罩的一個重要因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了我們防範病毒的重要工具。對於一些人來說,戴口罩已經成為一種安全感和保護感。口罩的防護作用得到廣泛認可,人們意識到戴口罩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而除了新冠病毒,口罩亦能防止流感等病毒傳播。因此當口罩令解除後,有市民可能擔心病毒再次傳播,選擇繼續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戴口罩如刷牙洗臉 成生活一部分 其次是日常習慣,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戴口罩可以減少空氣污染和塵埃帶來的不適,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功用。因此,即使口罩令解除,許多人仍然習慣戴口罩,因為它已經成為生活中一部分。而且,之前購買的口罩還沒有用完,市民可能出於實際考慮而繼續佩戴。 羊群心理:傾向跟隨大眾行為免被弧立 另一個因素是羊群心理。羊群心理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指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情况下,傾向跟隨大眾的行為和看法。在過去一段日子,戴口罩已成為社會共識。因此,當口罩令解除初期,大部分市民會先觀察其他人有沒有除下口罩。當還有很多人在戴口罩時,其他人也會跟隨,以避免被排斥和孤立。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社交、面容焦慮 戴口罩減不安 對於一些社交焦慮患者來說,戴口罩可以減低社交焦慮,減輕他們在人群中的不適和緊張,減少他們對別人關注和評價的擔憂,可更加自在。因此,即使解除了口罩令仍然選擇戴口罩。 另外,面容焦慮也是有些人繼續戴口罩的原因之一。面容焦慮是指對自己外表和形象感到不安和不滿,這心理現象在缺乏自信的人中容易出現。戴口罩可以遮蓋面部,減輕這些人對外表和形象的焦慮和不安。 總的來說,市民已習慣了戴口罩,現在要改變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相信隨着大家對疫情的恐懼減輕,戴口罩的人將愈來愈少,進一步使其他人也跟隨。大家對除下口罩的不習慣,相信亦會隨時間慢慢適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口罩測試】消委會抽查30款彩色口罩測試BFE、PFE、含菌量及透氣度 6款總評分最高口罩

【明報專訊】消委會發布新一期《選擇》月刊的測試報告,測試市面30款彩色口罩,測試其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含菌量及透氣程度等。發現當中六成產品有個別樣本的過濾效能低於其聲稱,亦有6款產品被驗出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當中一款更超標6倍。至於有哪 6款口罩獲得最高總評分呢? 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彩色口罩 有產品BFE及PFE皆不符聲稱 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市民至今仍要戴口罩,為轉換心情,不少人選擇彩色或印花口罩。消委會昨發布的測試報告,該會從市面30款彩色口罩產品各抽取5個樣本,測試其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含菌量及透氣程度等。根據ASTM F2100-19要求,ASTM 1級的BFE及PFE須達95%以上,2級及3級則須達98%以上。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的平均BFE及PFE均達95%以上,在PFE測試中,消委會指八成型號表現不俗,平均高於98%。 然而,有19款產品最少有一個樣本的PFE檢測結果比聲稱低,其中聲稱達99%或以上的「Medox Pokemon Korean-style Respirator K-004」,有樣本只達94.48%,比1級要求低。BFE測試方面,29款口罩的平均值均高於99%,惟「Maskology 3D Mask」的BFE及PFE測試皆不符聲稱,產品聲稱其BFE及PFE均達99%以上,惟平均測試結果分別僅97%及97.02%,全數5個樣本的BFE均低於聲稱(見表一)。 相關文章:【新冠快測】9款未列認可名單快速測試包 全數印歐盟「CE」標記 15款未列歐盟通用名單(另附消委會認證名單搜尋器連結) 消委:反映口罩品質監控不穩定 今次是消委會繼2017及2020年後再檢測彩色口罩,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社會對口罩要求愈來愈高,生產商聲稱的ASTM水平亦有所提高,惟認為今次測試結果反映生產商在品質監控上不太穩定。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稱,測試顯示廠商聲稱可達到很高水平,但實際達不到要求,已通知海關作相應行動。海關回覆本報稱,早前購得當中5款消委會驗出含菌量超標的產品,全部通過安全測試,餘下一款則已下架。 消委:6款含菌超標最多6倍 5款超標1至4倍 消委會亦測試口罩含菌量,發現6款產品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其中「CASETiFY」一款口罩含菌量超標逾6倍,其餘5款超標1至4倍不等(見表二)。譚鳳儀形容含菌量超標情况不理想,因市民普遍長時間戴口罩,細菌或對皮膚有嚴重影響。 相關文章:口罩防飛沫實測丨彩色口罩、印花、壓紋圖案 防護力有不同? 長者及免疫力弱人士注意 勿佩戴含菌量高口罩影響健康 黃鳳嫺則提醒免疫力較弱者,例如長者、長期病患或孕婦要較小心,佩戴含菌量高的口罩或影響健康,但若市民身體健康、皮膚狀况較佳則未必需要太擔心,毋須全部棄掉相關口罩。 Medox代理商回覆消委會稱,口罩原料經一間本地認可實驗室測試並獲發ASTM 3級合格報告,但會回收產品。Maskology稱會採納消委會建議,但指過濾效率測試結果有可能受環境、外力拉扯或紫外線照射等因素影響。 被指含菌量超標的CASETiFY則回覆稱,已透過兩間政府認可化驗所做多次檢測,口罩合乎歐盟標準,懷疑是極少數批次的樣本在包裝、運送等過程受污染。 明報記者 (消委報告) Read more

長戴口罩易有蛀牙兼有口臭?疫下推遲睇牙醫增牙石、牙痛、牙肉發炎風險?

【明報專訊】疫情已蔓延逾年,整天戴上口罩已成為常態,口腔衛生、牙齒情况會否因長時間佩戴口罩而變差?會否因為田罩侷促而引致口臭?甚至加快牙菌膜繁殖而引致蛀牙?港大學牙醫學院牙科公共衛生講座教授盧展民為大家解答。問:長時間戴口罩易引致口臭,是否真確?盧:戴口罩與口臭沒有直接關係,不用擔心長時間戴口罩會令口氣增加。戴上口罩令人感到較易有口氣,或與進食後食物殘渣留在口腔,或曾吃過氣味較強的食物有關,「有可能是以前沒有戴口罩嗅不到」。 Read more

新冠疫情下老中幼留家抗疫少運動? 物理治療師教你4個簡易運動 強肌肉、心肺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反覆,過去一年不少人都要留家抗疫,長者的社交活動減少了,部分上班族要在家工作,學童要留在家中網上學習……外出及戶外運動的時間自然大減。養和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吳妙枝指出,疫情影響下,不論老中幼都要增加運動量。如何從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增加運動量呢?做運動時又有什麼要注意呢?進行哪些簡易運動都可以強肌肉、心肺功能呢? Read more

口罩防飛沫實測丨彩色口罩、印花、壓紋圖案 防護力有不同?

【明報專訊】口罩已成為生活日常。外科口罩,由最常見的白色、綠色、藍色,到現在有五顏六色、印花、壓紋圖案,成了時尚配搭。3層外科口罩,最外層負責阻擋飛沫,加上顏色和印上花紋,會否影響防護力?《明報》聯同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測試多款花哩碌口罩的拒水能力。 Read more

【流感疫苗】新冠肺炎跟流感有機會同時感染?臨床徵狀難分辨 解答接種流感疫苗5個疑問

新冠肺炎疫潮未退,冬季流感高峰期又隨時迫近,兩種病毒都可以經飛沫傳播,患者同樣會出現上呼吸道徵狀。大眾不禁擔心會否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兩者臨床上會否難以分辨呢?現時流感疫苗一針難求,繼續做足佩戴口罩及勤洗手等防疫措施,是否已可以預防流感呢?若要接種流感疫苗又有什麼要注意?即看醫生如何解答以下5個疑問! Read more

【新冠肺炎】第三波病毒變種愈變愈惡? 5個防疫問題你要知

新冠肺炎在本港爆發第三波,令已抗疫逾半年的香港人不禁問,是這冠狀病毒變種變得愈來愈惡?還是防疫措施失效?疫苗有機會加快面世嗎?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指出,現時每天的確診個案仍多,加上病毒已出現基因突變,因此在等待有效疫苗面世的同時,市民必須繼續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盡力減低病毒傳播的機會,生活才有望「正常多一些」!以下5個防疫問題你又知道多少呢? Read more

【新冠肺炎】對抗新冠病毒 專家:堵塞防疫4大漏洞 當前急務

【明報專訊】早前新冠疫情緩和,曾連續17日錄得「零本地感染」,惟踏進7月後急轉直下,相繼出現多宗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單日確診數字屢創新高。 疫情反彈,本地專家認為原因之一是防疫工作出現多個漏洞。如何堵塞防疫漏洞,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正是當前急務。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