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世衛鼓勵新冠疫情下立即戒煙 呼吸系統科醫生:吸煙易出現鼻竇炎、慢阻肺病 增肺癌風險10倍以上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將2021年的主題訂為「承諾戒煙」(Commit-to-quit),鼓勵全球吸煙人士在新冠疫情下立即戒煙。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今年用「疫境同行.無煙起步」做主題,配合無煙日舉辦推廣計劃,呼籲市民一齊支持「無煙跑服日」,今日著跑服或運動服同多做運動,由運動做起,一齊投入無煙健康生活。委員會亦會安排流動宣傳車同街站,在6月走訪多區宣傳,聯同無煙代言人「咪點我」,一齊「砵」走煙癮同二手煙,還會向市民免費派發限量檸檬同無煙宣傳品。檸檬被視為最佳天然戒煙法寶之一,含有豐富維他命C,有助刺激唾液分泌,不但可紓緩戒煙時常見嘅退癮徵狀,例如口乾、精神難集中等,亦增強免疫力,甚至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Read more

天氣熱被蚊叮痕癢難忍 學識源頭滅蚊 善用滅蟲燈、蚊香、蚊貼

【明報專訊】天時暑熱,無論室內或室外,我們都有可能被蚊叮,「中招」後痕癢難當;睡覺時來襲更是格外討厭,飛過耳邊的嗡嗡聲令人徹夜難眠。有資深蟲害控制從業員指,香港常見的蚊有3種,雖然各有不同習性,但對付方法都大同小異,最重要做好源頭滅蚊等「佈防」工夫,認清蚊的習性和各種驅蚊方法或工具的好處,要解決蚊患並非想像中困難。 相關文章:首現本地登革熱 4月有個案近10年最早 張竹君:憂同時應付新冠病毒 兩面作戰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有近30年防蚊、滅蚊經驗。他解釋蚊的生長速度,從卵、幼蟲、蛹至成蟲4個階段,全程約一周至十多天。蚊要在水面才能夠產卵,每次產卵約50至500粒,大概2至3天後會孵化出稱為「孑孓」的幼蟲。幼蟲需在水中生長,約4天後會變成蛹。至蛹階段時,牠仍需在水中生活,大約3天後可孵化為成蚊。他指雄蚊的壽命一般約有1周,雌蚊則約有3至4周。「一般雌蚊才吸血,多數在產卵前吸一次血,攝取蛋白質供卵發育。」他說蚊的品種逾3000種,在香港較常見的,則包括白紋伊蚊、三帶喙庫蚊和致倦庫蚊等(見另表)。 梁廣源指出,源頭滅蚊十分重要,「蚊在死水、緩慢水流中才易產卵,沒積水的話,便可杜絕主要源頭」。對於家中出現的蚊,梁廣源稱首項任務是清除自家廚房、廁所和窗邊的積水,不讓蚊子在家中出現孳生繁殖的客觀環境。 至於防範蚊子飛入屋,梁廣源稱要做好適當的「佈防」工作。而縱使庫蚊飛行能力強,但牠們活動範圍多在繁殖地附近,未必會由屋苑平台「長途跋涉」飛入樓層較高的家居。「牠們很大可能是在窗台、大廈外牆渠位,甚至鄰居家的積水中繁殖。」他強調,窗戶安裝防蚊網是很有效的物理屏障,但不排除蚊也會從大門或抽氣扇等通道進入,所以也要考慮用滅蟲燈、蚊香等電力及化學「武器」。梁廣源提醒,先了解這些武器的威力及蚊的習性,可大大提高滅蚊或防蚊的成效。 相關文章:醫言有理:防治登革熱 釋二氧化碳滅蟲燈 較易滅蚊 梁廣源解釋,滅蟲燈原理是用光源誘捕飛蟲。「波長300至400納米的紫外光會吸引飛蛾和蒼蠅等飛蟲,牠們飛進燈內接觸電網後會被電死。惟蚊主要被臭味、生物的體溫、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引,對光線反應不及飛蛾和蒼蠅。」不過,某些滅蟲燈會釋放二氧化碳或熱力以加強誘蚊效能,甚至設置細小的抽氣扇,利用氣流把蚊吸進燈中。由於蚊子喜歡在暗黑的牆角飛行,梁廣源提議把這類滅蟲燈安置於離地面約2米的暗黑牆角,效果更理想,但切勿擺放在身邊。「人類體味始終比滅蟲燈吸引,尤其是剛做完運動、滿身濃烈臭汗、氣來氣喘的人,最易吸引蚊叮。」 室內空氣不流通 蚊香才見效 至於蚊香,「原理是把一般含除蟲菊酯的固態驅蚊劑燃燒加熱,釋放約小於5微米(頭髮粗度約100微米)、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在空氣中飄浮,當蚊子接觸驅蚊劑後會暈倒」。據他的經驗,大約幾分鐘蚊會蘇醒,醒後會向沒驅蚊劑的空間逃走。 梁廣源指在室內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蚊香才能發揮最大效能。「正確用法是把沒人用的房間關窗,然後點蚊香。當有人用房間時打開小量窗戶,但留意切勿同時打開兩道有對流風的窗,或開啟風扇、空氣清新機,否則會把驅蚊劑的微粒吹散或過濾而失效。」他說不同款式的蚊香覆蓋範圍不同,包括傳統蚊香、電蚊香片或液體蚊香,都要小心使用,首先要閱讀使用指引。當蚊香燃點後,若空間有人使用,須打開窗讓新鮮空氣進入,保持流通。他說大部分以除蟲菊酯製造的蚊香,在正確使用情况下都安全。而有呼吸管道問題的人可先諮詢醫生意見。 戶外活動 蚊貼、蚊帶保護範圍有限 在戶外活動時,不少人會使用一般也是含除蟲菊酯的防蚊貼。梁廣源解釋,使用蚊貼時,驅蚊劑會在空氣揮發,但範圍有限,左手貼上防蚊貼,右手也有可能被叮。為加強覆蓋身體範圍,他建議身體其他位置噴灑蚊怕水。另外,他提醒當身體活動時,氣流有可能把散發在空氣中的驅蚊劑吹散。「在靜止狀態,例如在燒烤場坐着時會較有效。另外,把防蚊貼在如頸背一些相對活動幅度較細的部位,驅蚊效能也較佳。」 選對時機 滅蚊事半功倍 防蚊除了家居及個人佈防,「社區佈防」同樣重要。梁廣源指近年不少屋苑都會在花園使用滅蚊劑,若社區爆發蚊患,政府也會實行化學防治,而此類大規模防蚊滅蚊行動,一般也使用液態滅蚊劑。「幼蟲會在花園的池塘浮游,可在池面噴灑滅蚊劑。而對付成蚊便要了解其習性,若想大規模殺滅致倦庫蚊,可趁牠們最活躍的黃昏時段噴灑。」 至於對付飛行中或在地面棲息中的成蚊,梁廣源指噴灑方式也有不同,主要是調校滅蚊劑水滴的大小。他說直徑10至30微米的水滴會較易在空氣中飄浮,較易接觸飛行中的蚊。噴灑時要把滅蚊劑以拋物線、由上而下灑在空氣中,可令覆蓋範圍較平均。而針對在地面棲息的成蚊,便要把水滴調校至約直徑30至100微米,讓滅蚊劑較快墜落在地面棲息中的蚊身上。他說冬天是滅蚊好時機,因一般在15℃以下低溫時,蚊活動能力會較弱,牠們會結集在和暖、無風、潮濕的地方(如空置房間、停車場等)過冬,這時較易把牠們集體殺絕。梁廣源表示,減少安然過冬的成蚊數量,可間接減少春天後的繁殖數量。 文:呂瑋宗 編輯/蔡曉彤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武漢肺炎】戴N95巡發燒門診後結膜發炎 其後確診 專家中招料沒戴眼罩成防護盲點

【明報專訊】各地專家曾赴爆疫的武漢考察,其中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王廣發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前晚(22日)在微博發文稱,估計自己患病與早前到發燒門診時沒戴眼罩有關,病毒經結膜進入身體,更推斷「防護盲點」是沒佩戴防護眼罩。傳染病醫生稱病毒經飛沫傳播,而飛沫可於空氣中霧化成微粒,接觸眼睛或被感染。專家表示急症室分流站護士的工作高危,建議穿著包括面罩、口罩的全身保護衣物。 Read more

空氣污染增患口腔癌風險

台灣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高濃度空氣污染,尤其是PM2.5的懸浮粒子,或與口腔癌風險增加有聯繫,是歷來首次有公開研究提出這說法。研究結果刊登於《調查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分析了台灣的官方癌症、衛生、保險和在1998年至2011年全台灣共66個空氣監測站的官方空氣質素數據,當中潛在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臭氧和懸浮粒子等。研究人員取得482695份平均年齡為40歲的男性志願者的醫療紀錄,分析他們接觸潛在危險污染物的程度,另外剔除吸煙和嚼檳榔等已知致癌因素。結果顯示,隨著PM2.5濃度變高,台灣男性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臭氧亦有影響,但程度不及PM2.5。 外界早知PM2.5等空氣污染物會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健康有害,撰文學者發表聲明指,這項有龐大樣本數據的研究是首次將口腔癌與PM2.5聯繫起來。 (綜合報道)

Read more

肺腑之言:「條氣唔順」不可忽視

【明報專訊】本文題目所指的「條氣唔順」,當然不是廣東俗語「不服氣」的意思,而是病人經常提出的徵狀:感到「唔夠氣」、呼吸不暢順,甚至氣喘。 呼吸的主要作用是供應氧氣給各個器官,以及移除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正常呼吸是由身體自動調節,在沒有感覺下自然發生;除了在體力勞動的時候,一般人呼吸時不會特別留神或用力。如果日常起居,出現以前沒有感覺過的氣喘,可能顯示身體有疾病以致氧氣供求失衡。 哮喘和慢阻肺病等支氣管疾病,是較常見引致氣喘的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患者較常有敏感和家族病例,而慢阻肺病則較多出現於年長及有吸煙歷史的人。雖然兩者都可以出現「急性病發」而引致突發氣喘,但慢阻肺病患者在平日都常會咳嗽痰多,嚴重的患者更會因為肺氣泡結構受損(肺氣腫)而出現慢性呼吸衰竭。除了肺氣腫外,其他肺氣泡病變如肺炎、肺水腫和肺纖維化等都會影響肺部功能而引致氣喘。 另外,如果處於肺和胸壁之間的胸膜發生毛病,引致胸腔積液或氣胸(俗稱「爆肺」),亦會因為液體或空氣的存在而阻礙肺部呼吸運作。相比於上述呼吸疾病,肺血管疾病(如肺血管栓塞)在本地較少遇見,但其出現會干預肺部血液流動而引起嚴重的呼吸因難。 人體調節呼吸的機制十分複雜,包括經由腦部分析來自其他的調節呼吸器官之出入信息。除了呼吸系統外,腦神經、心臟和血液循環等系統都會對呼吸的調節有參與和影響。 心臟疾病亦會呼吸困難 由於心、肺息息相關,心臟疾病如心肌栓塞、心臟衰竭、心瓣功能失常和心包積水等,都會因血液循環受影響而引致呼吸困難。 由於血液中的紅血球是輸送氧的重要媒體,所以患上貧血也會經常感覺到「唔夠氣」。若干嚴重的腦神經(例如腦幹受損)及肌肉(例如重肌無力症)疾病,亦會影響呼吸的調節和動力。發生於上呼吸道的疾病如急性會厭炎、異物阻塞和血管性水腫亦可因氣道阻塞而引起致命的呼吸困難。當然,其他的原因還包括心理或情緒因素(例如焦慮和恐慌)、肥胖和長期缺乏適量運動等原因。 由此可見,「條氣唔順」可以是一個很複雜和危險的身體警號,因此如果這個徵狀突然出現或持續沒有改善甚至加劇,就要立刻見醫生作全面檢查。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副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