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患者早於兩、三歲已可能出現咳嗽、喘鳴及呼吸不順等徵狀,尤其多見於運動或大笑大哭過後,若沒有適當處理或輕視這些徵狀,有機會嚴重妨礙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致命。有醫生指出,有部分家長因擔心吸入式類固醇的副作用或認為孩子的徵狀稍為緩減,便自行停藥,惟孩子的氣管炎症根本從未「清零」,有機會令氣喘不斷復發,或致哮喘斷尾無期。
Read more
【明報專訊】本港近日天氣又熱又濕,令人渾身不舒服,是「天氣病」或是心理作用嗎?提到「天氣病」,大家多會想到寒冬的低溫症、盛夏的中暑熱衰竭,頂多還有翻風落雨的關節痛;但原來在高溫潮濕的日子,有研究發現,香港沙門氏菌發病率與天氣因素息息相關,受細菌感染而入院的人數會上升,還有原來炎熱季節濕度上升,哮喘、肺炎發病和入院風險亦會增加。高危一族勿掉以輕心!
Read more
【明報專訊】5月3日為「世界哮喘日」。相信所有哮喘病人都問過同一問題:哮喘會「斷尾」嗎?一些哮喘患者可能在人生某階段會自發地進入疾病緩解期(spontaneous-remission)。出現哮喘緩解的患者可分為兩組,第一組:臨牀上哮喘病徵緩解(clinical-remission),但患者仍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障礙或支氣管高反應性;第二組:哮喘完全緩解(complete-remission),這些患者的哮喘病徵不再存在。而後一組病人在較長時期內復發的可能亦較小。
Read more
【明報專訊】養和醫院與港大醫學院一項聯合研究發現,首批逾千名接受疫苗過敏安全評估的個案中,近98%求診者獲醫生評估為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大部分更在接種後沒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其餘2%建議延遲接種。研究認為結果顯示疫苗對大部分懷疑過敏者安全,包括曾有過敏性休克或有多種藥物過敏病史,並有哮喘、濕疹、食物敏感、鼻炎或蕁麻疹併發的病史,與可否接種新冠疫苗並無關聯。建議更新香港過敏科醫學會和衛生署的接種指引,避免延誤接種。
Read more
氣胸(俗稱「爆肺」)可以在毫無先兆下突然發生,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氣促、胸口痛、乾咳,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病人有機會出現壓力性氣胸,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後果可以很嚴重!自發性氣胸-肺泡無故爆破-7類人士易爆肺?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表示,氣胸是指當肺部出現病變,或者因外傷、撞擊等造成破洞時,讓空氣進入胸膜腔(pleural cavity)。大部分爆肺個案都屬於「自發性氣胸」,即肺泡無緣無故破裂,男性比女性稍多,每十萬個男性中約有10人一生中會發生一至兩次,而每十萬女性大約有4人,身體特徵是較高及瘦。究竟哪些人士較易爆肺呢?
Read more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將2021年的主題訂為「承諾戒煙」(Commit-to-quit),鼓勵全球吸煙人士在新冠疫情下立即戒煙。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今年用「疫境同行.無煙起步」做主題,配合無煙日舉辦推廣計劃,呼籲市民一齊支持「無煙跑服日」,今日著跑服或運動服同多做運動,由運動做起,一齊投入無煙健康生活。委員會亦會安排流動宣傳車同街站,在6月走訪多區宣傳,聯同無煙代言人「咪點我」,一齊「砵」走煙癮同二手煙,還會向市民免費派發限量檸檬同無煙宣傳品。檸檬被視為最佳天然戒煙法寶之一,含有豐富維他命C,有助刺激唾液分泌,不但可紓緩戒煙時常見嘅退癮徵狀,例如口乾、精神難集中等,亦增強免疫力,甚至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Read more
預計港人可於2月起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屆時需視乎政府已採購的3種疫苗,包括中國科興滅活疫苗(下稱「科興」)、德國BioNTech/輝瑞/復星的mRNA疫苗(下稱「復星」),以及阿斯利康/牛津大學疫苗(下稱「阿斯利康」)的到港情况,才能知道哪一款可率先接種。不過,很多人對於接種新冠疫苗仍有大堆問號。應否接種?選擇哪款?疫苗的保護性、副作用有什麼分別?孕婦、濕疹、哮喘患者可以接種嗎?接種前後要注意什麼?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逐一解答7個關於新冠疫苗的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