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非50歲專有 了解肩周炎成因 肌肉變僵硬肩關節疼痛 天氣變冷要注意(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30多歲的張小姐一次乘車時,因為沒有座位坐,需用左手拉着扶手環站着,沒想到司機突然緊急煞車,當時她左肩有一陣疼痛,下車時只感覺輕微拉扯,因要趕上班的緣故,不以為意。幾星期後,張小姐肩膀痛得連穿脫衣服都有困難,甚至半夜轉換睡姿時痛醒。直至有一次,她在茶餐廳伸出左手拉動椅子時,突然而來強烈痛楚使她尖叫起來,場面十分尷尬,她才決心正視這個問題。最終,經醫生檢查後,確診為肩周炎,又名五十肩,需要服用消炎止痛藥和接受物理治療,每天忍痛做拉筋及伸展左肩等運動,好不容易花了半年時間才康復過來。 相關文章:【有片:運動消閒】誤當扭傷手尾長 五十肩先止痛後拉筋 五十肩即肩周炎成因多 錯姿、外傷致肌肉僵硬 五十肩並非50歲專有,許多年輕人因為手臂使用過度或姿勢不正確,例如長時間滑手機、過度打電腦、經常做急促和重複的動作,或突然激烈甩手,而導致肩膀肌肉繃緊僵硬,造成局部循環不良,又或者類似張小姐的外傷都會造成肩周炎。此外,年輕人會認為自己年輕,身體修補能力強,而沒有及時和積極接受治療,使徵狀持續惡化,影響日常生活。 天氣變冷要注意 五十肩疼痛、僵硬情况加劇 五十肩主要是因肩關節附近的肌腱炎或滑液囊發炎,使患者因疼痛而不自覺地避免活動肩關節,久而久之令肌肉更加繃緊,因而令肩關節循環變差,導致許多日常需要提起或外展前臂的動作無法執行。當遇上天氣變冷,疼痛、僵硬及活動受限制的情况都會加劇,影響正常生活。 相關文章:【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肌肉強度不足筋腱不靈活易致肩周炎  多鍛煉肌肉 肌肉對穩定身體十分重要。關節活動透過肌肉和筋腱帶動,若肌肉強度不足或筋腱不夠柔韌,都會增加肩膀在遭受外傷時引致肩周炎的風險。因此,我們平時應該要好好鍛煉肌肉,保持每天伸展筋腱的習慣。高舉雙手,齊來擊退五十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楊家詠(東華三院綜合診斷及醫療中心診所經理) Read more

孕婦產後高危?腹直肌分離影響肌肉功能、肚皮下垂鬆弛 術後護理4點要注意

孕婦生產後,在擔心能否修身的同時,也會關注「收肚」情况。部分女士在生育後,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即腹部中央凹陷的情况,除了影響外觀,也會影響肌肉功能。腹直肌分離情况輕微,可以透過物理治療,鍛煉核心肌肉改善,若情况嚴重或出現肌肉功能受影響時,則需考慮手術處理。 Read more

坐姿不良|打工仔WFH易致痛症?物理治療師:3個90度維持良好坐姿(附4種簡單拉筋紓緩動作)

疫情反覆不定,打工仔不時需在家工作(WFH),在這「私人空間」往往更容易忽略坐姿,在缺乏伸展和運動的情况下,坐姿不良對腰、頸等部分負荷甚大,久而久之形成痛症。有物理治療師指出,必須注意在家工作的環境佈置,選擇合適的椅子並調整坐姿,還要善用時間做拉筋動作,以下4種有助紓緩不良姿勢所造成的痛症。 Read more

【運動科學 Barry Sir】跑馬拉松姿勢錯隨時足底筋膜炎 三個熱身動作助你長跑長有

一年容易馬拉松,可惜今年2月的渣馬(渣打馬拉松)賽事,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無奈取消。近年跑馬拉松成為人氣打卡活動,吸引不少年輕選手參賽,由於缺乏經驗在短時間催谷練習,無疑增加雙腳筋腱、膝蓋、腰椎受傷的機會,嚴重更可能猝死!作為長途賽,跑友宜恒常練習,在長課或負重訓練前跟Barry Sir先做這三個預防跑步創傷(Injury Prevention)的熱身運動,為2021馬拉松備戰! Read more

【運動科學 Barry Sir】3組彈力帶伸展動作 企定定輕鬆矯正圓肩、寒背、勞損痛症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電視廣告教落,「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在社區傳播……應盡量留喺屋企、避免去人多嘅地方。」 於是上班族辦公時間坐在電腦前八至九小時,放工又立即「愛回家」,宅在家中上網、玩手機和打遊戲機。久而久之,大家有無發覺肌肉過緊,沒做劇烈運動都相繼出現肩頸膊痛?要特別用力才能挺起胸膛坐直呢?有的話,可能患上由坐姿不正確引起的「上交叉綜合症」了。 Read more

【運動科學 Barry Sir】在家工作有腰骨 四組動作改善翹腳坐姿問題 不再腰痠骨痛

抗疫時期,在家工作(Home Office)看似輕鬆悠閒,不少朋友卻懶懶懶得落床,Home Office實則變Bed Office……他們的坐姿,比起在辦公室上班時更加「曲折離奇」,一日下來坐姿不正確,或者翹腳坐不僅整條腰骨和肩膀酸軟難受,更可能引起一連串脊椎毛病。礙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家不能到健身房運動舒展,Barry Sir 期望打工仔們腰骨挺直,特別示範四組等長收縮訓練動作,教大家在家裏釋放腰椎壓力! 相關文章: 【運動科學 Barry Sir】一梳化 兩咕𠱸 三招八式 十分鐘 全身動起來! 翹腳坐 脊椎痛症「套餐」逐樣捉 「打工仔坐姿不正確,例如翹腳會引起盆骨及肌肉不正(Pelvis Imbalance)、長短腳、高低膀、足底筋膜炎、膝痛、坐骨神經痛、腰骨痛等等!可能逐樣問題浮現,又或「痛症全餐」奉上!」 Tips Barry Sir 話你知:判斷長短腳有法 翹腳坐姿直接令髂腰肌兩邊不平衡,形成長短腳問題。Barry Sir 先安排助教Jackey坐低雙腳伸直,即可肉眼判斷到長短腳問題。 要避免「痛症套餐」,Barry Sir 傳授的四組動作有助:放鬆髂腰肌、鍛鍊核心肌肉強度、加強關節穩定性(Joints Stability),以支撐腰盆肌肉平衡,使脊椎不再左搖右擺,維持好坐姿好腰骨! 動作一:平板支撐(Plank)— 鍛鍊腹部核心肌 1. 握拳頭,雙手前臂及雙腳撐地。 2. 鎖緊肩胛骨,臀巨肌及核心肌肉,做出等長收縮動作。 3. 臀部與腰椎成直線,腹部用力。 4. 保持支撐30秒一組,每次做三組。 動作二:橋式(HIP BRIDGE)— 鍛鍊背部核心肌肉組群 1. 平躺,握拳頭手踭貼地,曲膝腳板踩地, 2. 腳趾用力抓緊地板,鎖實臀巨肌,臀部向天推高。 3. 保持挺腰30秒一組,每次做三組。 動作三:交叉腳扭腰(The Seated Torso Twist Stretch)— 放鬆腰部、下背、脊骨及腹部核心肌 1. 直腿坐好,右手撐地, 2. 右腳曲膝踏於左腳膝頭外側。 3. 左手伸直,手踭頂着右大腿外側, 4. 向右旋腰眼望後方,左手同時向反方向推。 5. 每邊腳維持動作大約15-30秒。 動作四:髂腰肌伸展(Hip Extension)— 平衡盆骨及肌肉 1. 單膝跪於軟墊上,腳背放上椅子, 2. 另一邊腳曲膝支撐身體。 3. 雙手放前腳大腿上平衡, 4. 慢慢向前壓腿。 5. 每邊腳維持動作大約15-30秒。 Tips Barry Sir 話你知: 這四組腰骨等長收縮訓練動作,建議每星期做2-3日。  練習動作一.,注意肩膀勿傾前,腹部保持用力,將臀部維持水平位置,不要塌在地墊上或翹臀。  練習動作二.,保持鎖緊臀巨肌。  練習動作三.,腰部扭動時聽到「啪啪」聲無需驚訝,有可能筋骨已經不正,在伸展時「復位」。  練習動作四.,最好預備軟墊保護膝蓋,避免受傷。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場地鳴謝:South China Athletic Association南華體育會健體中心 Barry Sir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r. Barry Ki(@barry_sir_ki)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12月 月 10 日 上午 3:33 張貼 中文名「紀榮賢」,「Barry Sir」是暱稱,又稱「紀Sir」。 作為運動科學專家,他熱衷鑽研健康 生活科學,喜歡「睇書」,最討厭人 云亦云。 對於與健康和運動的種種事宜,諸如 體適能、健體、運動的效益及運動員的勞損、業界的認證和牌照、以至相關產品等等,都力求真相,並期望透 過不同的方式教育大眾和拆解坊間的謬誤。 個人使命便是要教曉大家如何 「活得健康」! 擁有「PhD educator for Fitness Professional」的Barry Sir 目前身兼多職,是ASCA亞洲體能協會Sport Science Officer、南華體育會健體中心 隊總教練、YMCA College of Careers: Sport Management Advisor。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保持身心健康 運動抗疫

撲口罩、忙消毒,整日為防疫憂心,隨時「鬱」出病來。要長期抗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注重環境清潔衛生,亦要時刻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香港健康促進學會註冊物理治療師盧嘉禮分享適合男女老幼的簡單運動,在家中也可保持健康體魄。 Read more

拉筋助放鬆肌肉、改善平衡、糾正姿勢 應量力而為 亂用神器可致骨折

【明報專訊】俗稱「拉筋」的伸展運動,可增加身體柔韌度,不少人會在運動前後或睡前拉筋,坊間甚至出現「拉筋神器」。不過,物理治療師指出,若拉筋動作錯漏百出,拉筋不成反傷肌;如果加入「拉筋神器」,輕則令肌纖維撕裂,嚴重恐導致骨折。   ▲留意幅度——不少人誤以為拉筋幅度愈大愈好,但沒有拉筋習慣的人,貿然做這些動作,很容易受傷。(Gang Zhou@iStockphoto)   拉筋只是俗稱,實際上是伸展肌肉,以及接連肌肉和骨骼的肌腱。拉筋不只是運動前後的熱身及緩和動作,每天拉筋,有助放鬆繃緊的肌肉,改善平衡和糾正錯誤姿勢。   坊間有專為拉筋而設的器材,包括針對下肢的「拉筋神器」,利用V形器材撐開雙腿,聲稱每天使用30分鐘,約1星期便能做到「一字馬」。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家琪表示,這類拉筋器一直存在,「無論是針對上身或下身,都有不少產品,有不同設計鍛煉不同位置」。   效果如何?林家琪認為,「如果本身懂得正確拉筋動作,使用拉筋器未必有太大幫助。但如果本身沒有拉筋知識,動作不正確下使用器材,就可能引致受傷,所以並不建議使用」。   【長者健康】「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老人家多伸展防跌傷   用下肢拉筋器更易受傷 林指出,針對下肢的拉筋器導致受傷的風險更高,「用於上身的拉筋器受傷風險較低,因為使用時身體識『就力』,最多是做錯動作而無法達到拉筋目的。但針對下身的拉筋器,往往需固定雙腳位置,加上腿部的肌肉、肌腱相對較長,做錯動作,就很容易拉傷」。當用家高估自己能力「夾硬」拉筋時,容易令腿部肌肉纖維撕裂,嚴重拉扯可令恥骨骨裂。   ▲速成一字馬?——坊間有「拉筋神器」,聲稱每天使用30分鐘,一星期便能做到「一字馬」。但註冊物理治療師指出,胡亂拉筋,有可能拉傷肌肉,嚴重可致骨折。(明報製圖)   肌肉太緊 「筋縮」姿勢壞 中醫有「筋縮」的說法,「筋縮」令人活動受限。物理治療亦有近似理論,林家琪解釋:「長時間不拉筋,肌肉會收縮或過緊,從而出現不正確姿勢。」例如經常低頭看手機,令胸肌過分收緊;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則會令髖屈肌過緊,兩者都會令身體姿勢出現問題。當中最常見情况是寒背。林家琪指出,如長時間不理,影響深遠,「長時間的姿勢偏離,肌肉、肌腱過於繃緊,突然一個急速動作拉扯到該部分的肌肉,便可能拉傷」。只要每日拉筋,便可減低風險。   林家琪表示,一般在運動前後,可做靜態伸展,將肌肉、肌腱拉鬆,至沒有拉扯感覺為止。「至於不常做運動者,應每日花15至20分鐘做拉筋運動,靜態伸展約15至30秒,將繃緊肌肉拉鬆。值得留意是,無論有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拉筋時幅度不能過大,要待肌肉、肌腱習慣後逐漸增加幅度,才能減低受傷風險。」   ▲林家琪(劉焌陶攝)   文:勞耀全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運動消閒】正筋正骨:走出伸筋拉筋誤區 【運動消閒】內八字腳可造成膝關節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矯正運動   Read more

【長者健康】「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老人家多伸展防跌傷

【明報專訊】中醫書籍提及「筋長一寸,壽長十年」,有沒有根據?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家琪指,雖然此說在物理治療上沒有科學根據,不過,一個人如果平時有做伸展動作,可減少肌肉拉傷,亦會減低因身體平衡差而跌倒受傷的風險。不少老人家因一次跌倒受傷而引發嚴重後果,因此常拉筋命更長,亦非全無道理。 ▲圖:imtmphoto@iStockphoto   拉筋幅度非愈大愈好 不過,林家琪提醒,不少人自以為識拉筋,但是做錯動作。 「因拉筋而受傷的原因,最常見是『追拉』,以為動作幅度愈大愈好,但卻變成錯誤動作而拉傷。 其次是不少人在網上跟隨影片學拉筋,但示範人的動作未必做得對,或沒有講出動作要留意的重點,跟着做可能因錯誤動作而受傷。 第三是過分自信,例如見其他人做一字馬,自以為做到而立即跟住做,但對方可能經過長時間訓練才做到,沒有準備下貿然去做,亦隨時會受傷。」   【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運動消閒】正筋正骨:走出伸筋拉筋誤區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Read more

【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明報專訊】無論幾多歲,都可透過拉筋改善肌肉繃緊,林家琪表示,「分別只在於不同年齡,需要放鬆肌腱的時間有所不同,例如年輕人拉筋,能在2至3日間將肌腱拉鬆;但長者可能需要3至4個月才能將肌腱拉鬆至相同程度」。 針對下身的拉筋,可放鬆不同肌肉群,保持肌肉柔軟度,建議每星期3至4次。   ▲(劉焌陶攝)   1. 髖內收肌群(單關節)舒展 做法:坐在地上,雙腳屈起,兩腳底貼合,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大腿內側肌肉有拉扯感覺為止,維持15至30秒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坐在軟墊上以避免臀部離地)。雙膝不用向下壓   2. 髖內收肌群(雙關節)舒展 做法:坐在地上,盡量打開雙腳,腳趾及膝蓋朝上,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雙腳肌肉有拉扯感覺為止,維持15至30秒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保持呼吸,避免閉氣   3. 膕繩肌伸展 做法:坐在地上,右腳伸直,腳趾及膝蓋朝天:左腳屈曲,腳底貼右腳大腿,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右大腿後方肌肉有拉扯感,維持15至30秒,換邊再做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伸直的腳可微曲,以減低難度   4. 髖屈肌群伸展 做法:弓字步站立,前腳膝成90度,膝蓋不超過腳趾,後腳膝及腳趾貼地,腰背挺直,雙手放前腳大腿,維持15至30秒,換邊再做 動作重點:前腳趾需向前方,身體不能前傾   示範:AASFP體適能教練李海清 圖:劉焌陶攝   【營養要識】牛油果籽減重瘦身 含山埃單寧酸 阻吸收鈣鐵 進食過量可致抽筋 【運動消閒】正筋正骨:走出伸筋拉筋誤區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