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大暑」剛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當中的「大熱」即是「大暑」,亦即是自然界的陽氣到達頂峰。回顧近日天氣,日間香港各區溫度高企於攝氏30至33度不等,暑熱難當,如何借助食療有效消暑? 大暑三候 暑濕影響人體 中國古代將每一節氣分為三候(每五天為一候),其中大暑的三候,包括「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在大暑一候中,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其實是陸生的螢火蟲在枯草上產卵所引致的誤解。此時正是螢火蟲孵化而出之時,有大暑迎接立秋的意境,即夏秋交接。第二候「土潤溽暑」則表示天氣炎熱達至高峰,但土地同時也很潮濕,由於空氣濕熱蒸郁令人感覺難耐。第三候「大雨時行」,意思是時常出現突發的大雷雨,而大雨可使暑熱減輕,天氣正在向立秋過渡,等待陽氣轉降,開始步入下一個節氣。由此可見,「暑」與「濕」在大暑期間,是主要影響着人體的因素之一。 俗語說:「大暑熱不透,收成就不夠」,所以大暑時氣溫高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大暑不熱,反而會是氣候不順的現象,農作物收成就有可能不理想。時至今日,我們務農較少,但亦應該順應天時,積極鍛煉,令身體吸收足夠的陽氣。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疾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由此可見是鍛煉身體的好季節,以防秋冬天時逆轉,身體患病。 涼粉草消暑 綠豆冬瓜排濕 不過,現代社會建築物林立,阻擋空氣流通令氣溫不停上升,若天氣太過炎熱,便會變成暑熱邪氣,此時便需要注意消暑。除了西瓜、冬瓜等食材,仙草也是常見的消暑聖品,有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又名涼粉草,是藥食兩用材料,具有消暑清熱的功效,但不建議食用冰品、冷飲,因冰品、冷飲過量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體內寒濕加重。若要在暑熱天排濕,可食用清熱、解毒、排濕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綠豆、赤小豆及薏苡仁等食材。 藿香葉鮮淮山「度暑粥」養胃生津 大暑多夾濕氣,而過熱氣溫會成為暑邪,容易耗氣傷津,如果消暑之法能兼顧脾胃,便是上佳之法。李時珍十分推崇粥療,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他的著作《本草綱目》亦有記載:「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大抵養生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不過寢食之間爾。」粥能養胃養生,加之合適的配搭,有生津消暑之效。而他亦提及「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新鮮藿香葉有芳香化濁、祛暑解表的功效,加上鮮淮山有健脾益氣之功,可一起用來煮粥吃,是良好的「度暑粥」。而綠豆、百合也是很好的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安度盛夏。《隨息居飲食譜》:「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瀉痢。」夏季吃綠豆粥是消暑養胃的妙品也 文:鍾啟福(註冊中醫)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夏日系列】消暑錯招逐個捉 冰凍甜飲 愈飲愈熱

熱浪席捲英、美、日、韓等地,其中在日本,東京、京都的7月氣溫高達攝氏40度,全國一周內錄得65人熱死、2萬多人因中暑送院,情况非常嚴重。 日韓是港人暑假的旅遊熱點,高溫下出遊,如何自保?便利店買支冰凍汽水、果汁最能消暑降溫?還是飲用大量清水才能預防中暑?原來太多甜飲反會加速水分流失,過量飲水則令體內電解質失衡。今次由急症科專科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教你防暑貼士。 濕度高、無風環境 身體難散熱 「就算在攝氏40度高溫下,如果散熱功能正常,都未必會中暑。不過編排行程時,不宜長期留在戶外,可減少中暑風險。」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指出,正常體溫約攝氏36至37度,身體有恆溫機制,在高溫環境下會通過擴張毛孔及流汗等方法散熱。每個人散熱能力不同,還要視乎風速、濕度、個人衣著、逗留時間及活動量等因素,如在濕度高、無風侷促環境下,身體較難散熱;相反在乾爽有風的環境下,散熱速度會較快。如果身體未能及時散熱,令體溫上升,便容易中暑。 雪糕果汁啤酒 加速水分流失 預防中暑的主要方法是補充水分。註冊營養師潘樂陶表示,若水分不足,身體難以排汗散熱,「一般人每日建議飲水量為6至8杯,大約2公升。不過在天熱時候作戶外活動,就特別要留意補水。如感到口渴,已代表體內水分不足,是缺水的徵兆,身體散熱功能開始下降」。 便利店出售的汽水、果汁等,又或者現時流行的台式奶茶,是否方便的消暑飲料?潘樂陶說,單靠冰凍甜飲降溫,反而阻礙散熱功能,「高糖飲品或食物,會加速身體的水分流失;因為糖分被轉化成葡萄糖後會被血液吸收,提升血液濃度,身體需要更多水分稀釋血液,容易導致水分不足。因此,食雪糕、飲果汁後會愈來愈口渴,需要更多水分」。另外,避免烈陽下飲冰凍啤酒,潘樂陶說飲酒利尿,一樣令身體不夠水分,飲清水才是理想選擇。 口渴、尿液呈深黃色 即時補水 潘樂陶又解釋,身體缺水時會出現口乾、無胃口、頭痛、頭暈、疲倦或精神難以集中等徵狀。蕭粵中表示想知道自己是否缺水,可留意小便顏色,理想顏色是淺黃色或透明,如尿液呈深黃色,表示身體已不夠水分,應即時補充。 除了不要靠甜飲補水,補水還要注意什麼事項?由蕭粵中及潘樂陶分解。 15至22℃水溫最易吸收 1. 消暑一定要飲冰水才解渴? 潘:雖然冰水可令身體感到短暫涼快,不過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出汗後飲用攝氏15至22度的飲品最易被身體吸收。 蕭:飲冰水時要小心,如果與體溫相差太遠,可能會刺激腸胃,導致胃部不適如惡心等。 2. 補水要一次過飲大量?或是逐少慢慢飲?飲太多會水中毒? 潘:不建議一次過飲太多,曾有報道指有人一次飲用4公升水後出現水中毒。如果身體有太多水分,會稀釋血液內的電解質。過多水分進入細胞中,若進入腦細胞,會影響腦部運作,出現思緒混亂、頭痛,嚴重甚至死亡。如要在高溫時戶外活動,必須在出發前、活動時及活動後平均補水。活動期間一感到口渴便要補充水分。另外,如在戶外活動一小時以上而且大量出汗,可飲低糖電解質飲品,補充流汗時失去的礦物質如鈣、鉀及鎂,或者可從水果蔬菜中補充。 蕭:暑熱天戶外活動,建議每15分鐘補充200毫升水,最好飲帶有電解質成分的飲品,如只飲清水而沒有補充電解質,容易令身體的鈉質過低,導致抽筋。 3. 出汗後,身體需要額外補充營養? 潘:出汗後,主要需補充水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B及C,前者可從奶類、肉類及全穀麥食物攝取;後者則可從橙及奇異果等水果吸收。至於在太陽下活動後,身體暴露在紫外線下會製造自由基破壞細胞,故可多補充維他命A、C、E,還有茄紅素及花青素,提升抗氧化能力。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夏日系列】夏日養陽祛寒邪 一熱一冷招風癩

近日暑氣冲天,氣溫持續高企,所以消暑氣在此時十分重要。 有人貪戀冷氣,或以冰冷飲品降溫,雖然可解一時之暑,卻有可能引發癮疹(風癩),甚至損傷脾胃,耗損陽氣。中醫理論講求在夏天養陽,當一個人的陽氣虧虛,各種生命活動功能都會衰弱,形成陽虛陰寒的狀態,更難達到祛除寒邪、提升人體正氣之目的。 大熱天時,很多人都會避免在陽光猛烈時段外出,特別是香港的夏季經常潮濕悶熱,體感溫度高,大汗淋漓也未必能助身體解熱,很容易中暑。戶外熱氣逼人,所以室內環境例如商場、家中,很自然會調高空調製冷能力,令室內與戶外的溫差極大。經常出入溫差大的環境,很容易受風寒侵襲,因為皮膚毛孔及汗腺在戶外大開,進入室內時仍未及收細,體質較弱的人便很容易患上感冒。 冷熱交替 皮膚易過敏 冷熱交替容易令身體受風寒侵襲,除了感冒,另一較常出事的是皮膚問題。「癮疹」是其中一種過敏性皮膚病,這種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可驟起驟退,急性起的癮疹可在24小時內消退,臨牀特徵為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轉季時比較多見。癮疹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病程比較短,慢性患者可反覆發作,纏擾數月以上,由於徵狀主要是痕癢,所以會對日常生活相當困擾。 要解決它,首先要從病因入手,避開致病因素。貪涼吹風是常見誘因,應盡量避免出入溫差大的地方,建議每次轉換戶外/室內場所時,可先在出入口停留一會讓身體適應。平常工作環境開冷氣,下班後則應該少用冷氣。此外,進食方面亦要避開致敏原,常見的有蝦、蟹、蛋、奶等,塵蟎亦是常見的致敏原。有時腸道問題也是發病因素,如腹瀉、腸道寄生蟲等,都可以誘發癮疹。 冷飲冰凍食物 傷腸胃易病 喝凍飲或捧着一大個冰鎮西瓜吃,是人們最常用的消暑方法,雖然能即時降溫,卻傷害了脾胃的陽氣。夏季人體的陽氣呈向外散的趨勢,體內陽氣比起其他時期相對不足。這時,如果進食過多冰冷食物,由於寒氣過度攝取,除了損傷腸胃,導致肚痛及腸胃炎,也會對人的陽氣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寒氣積累下來,長遠來說,導致體內陽氣更虛,寒濕邪氣困在體內,日久容易生病。所以,夏天要消暑,不應過度進食冰冷食物,可用有消暑作用的材料,加上合適的烹調方法,既有健康消暑作用,又不耗損陽氣,達至平衡狀態。 西瓜冬瓜綠豆 消暑解渴 夏季氣溫升高,可以煲些消暑湯水,在酷熱天時飲用,符合時令養生。冬瓜、西瓜、綠豆都是消暑的上佳材料,是暑熱天特別適合的食材。西瓜是清暑解渴的首選食物之一,凡夏天出現的中暑、心煩、口渴等,均可用西瓜作輔助食療,有消暑解渴的功效。冬瓜能解渴、消暑、利尿,《本草再新》曰:「味甘,性涼,無毒。」綠豆則性質甘涼,《隨息居飲食譜》便提及,「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瀉痢」,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藥,夏季吃綠豆粥是消暑養胃的妙品。 ■冬瓜消暑湯 材料:冬瓜皮、西瓜翠衣、綠豆各15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煎煮為湯,約2000毫升煎煮成800毫升,每天1次,每次約200毫升,連服3天 功效:清熱、止渴、解暑,適合一家大細暑熱天時飲用 文:鍾啟福(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營養要識】中醫湯水:健脾消暑煲冬瓜

【明報專訊】想消暑不止有西瓜,利用冬瓜煲湯,加入適當藥材,消暑兼健脾。 ■健脾消暑湯(2至3人分量) 材料﹕冬瓜半斤、荷葉10克、扁豆30克、黨參10克、雲茯苓20克、陳皮5克、黑棗3枚、瘦肉適量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瘦肉汆水切件備用。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2升清水,大火煮滾後轉細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可每周飲用1次 功效﹕健脾益氣、消暑祛濕

Read more

西瓜消暑非人人啱 小孩寒虛勿貪食

【明報專訊】大西瓜多好哇,個個都想食 大家分切開它,味道頂呱呱 唔小心吞咗啦,圓圓幾粒核唉呀呀 問媽媽點算啦,頭頂長出瓜 媽媽笑住話,長咗多瓜食 由春天到冬天,時時有西瓜 ——童謠《大西瓜》歌詞 吞了西瓜核,頭頂當然不會長出大西瓜;但你又知不知道,食得太多西瓜,有可能出現其他問題?大熱天,有人說西瓜太涼,小朋友不宜食用。究竟小朋友能食西瓜消暑嗎?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先了解兒童的生理特點。 兒童處於人生中最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生理上有着跟成年人截然不同的特點。中醫學將兒童的生理歸納為以下三大特點: 成長期 抽空臟腑「形氣」 1、快速成長中 小孩子生機勃勃,處於人生中成長最快速的期間。不論在體格生長或智能發育,都是在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向發展。這種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在年齡愈幼小的兒童,表現愈突出。 2、臟腑嬌嫩 兒童的五臟六腑仍然非常嬌嫩柔弱,過度極端的情况都會損害臟腑正常運作,其中包括﹕ ‧形﹕形體結構、四肢百骸、肌膚筋骨、精血津液等 ‧氣﹕生理功能活動都未充實、未完善 因此過於寒涼或熱氣的食物、藥物,也不適用於小孩子身上。 3、肺脾腎形氣不足 從臟腑嬌嫩的具體內容看,五臟六腑的形和氣皆屬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腎三臟不足表現尤為明顯。 ‧肺﹕主一身之氣,兒童肺臟未充,主氣功能未健,而兒童生長發育對肺氣需求較成人更為迫切,因而稱肺臟嬌嫩 ‧脾﹕兒童初生,脾胃運化水穀能力較弱。除了正常生理活動,還要不斷生長,身體對脾胃消化、吸收、輸布水穀精微之氣的要求迫切,故表現出脾胃常相對不足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內藏元陰和元陽。初生之時,先天腎氣未充,需賴後天脾胃不斷充養,才能逐漸充盛。兒童時期迅速生長,腎氣顯得不敷所求,故稱腎常虛 其實以上肺、脾、腎三個臟並不是絕對地空虛,只是相對於生理需求而顯得不足,因此適時調補肺、脾、腎之功能,輔助小兒良好地生長發育,就顯得格外重要。 有熱則清熱 無熱則損陽 歷代醫家對西瓜性、味均有記載。綜合資料,西瓜的味為甘淡,性寒,無毒。歸心、胃、膀胱經。於古籍中記載功能主治﹕「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痺,口瘡。中寒濕盛者忌服。」 中寒濕盛者,意思即是指脾胃虛寒,脾胃運化水液無力而成濕;或者本身脾胃功能不弱,但是濕氣偏重者,都不宜食用西瓜。為何呢?因為西瓜性寒,寒性物質能清熱。如果身體有熱則可清熱,無熱則會損傷身體臟腑的陽氣。如果損傷脾胃之陽氣,則會出現胃脹、胃脘部冷感、惡心、腹瀉等徵狀。損傷心陽,則會心悸、自汗;如果損傷了膀胱和腎的陽氣,則會遺尿、有女性月經問題等。 脾肺腎不足小孩不宜吃 回到小朋友能否食西瓜的問題,如果小朋友生理功能正常,在炎熱天氣下適量地食用西瓜,即使是冰凍的也沒有大礙。始終天地之間的陽氣旺盛,也需要借用西瓜的清涼幫助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不過,綜合上述小兒的肺、脾、腎三臟功能,本已未能追得上身體其他部分的需求,而顯得相對的虛弱的前提下,食用過量的西瓜,就會出現問題了,更遑論身體本身已出現問題的小朋友。 要分辨小朋友是否適宜食用西瓜,其實並不困難,只要請教你的中醫師,看看小朋友有沒有以下的一些徵狀﹕ ‧肺虛較重﹕通常有鼻敏感、容易咳嗽,多汗或者有哮喘病史 ‧脾虛較重﹕經常肚脹、肚痛,或者飲食量小,大便稀或成粒狀,排便不順暢,舌頭色淡而舌中央有一層厚厚的舌苔 ‧腎虛較重﹕多汗、易驚、睡眠差或遺尿問題嚴重 如小朋友有以上情况,就未必適宜食用西瓜。亂食者輕則加重徵狀,令治療變得複雜,重則損傷臟腑機能,影響兒童發育。 小兒肺、脾、腎不足,除了西瓜外,還有其他方法消暑,還可順便調整脾胃功能,有助小兒正常生長發育。如果分不清,還是請教中醫師,別傻瓜瓜亂食西瓜。 文:盧肇聯(註冊中醫) 圖: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Read more

【營養要識】素得Smart:雙莓蒟蒻沙冰 消暑抗氧化

【明報專訊】紅桑子、藍莓、紅莓等各種莓類,含有非常豐富的維他命C及纖維。當中紅桑子、士多啤梨,含有抗氧化物鞣花酸,而藍莓及紅莓則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花青素。日常除了多進食莓類,也應多食各種顏色不同的水果,有助攝取各種營養成分。 ■紅桑子介紹 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同時亦含有豐富的纖維。購買後,記得先把已變壞的丟走,不然餘下的也容易變質,並且在進食前才清洗,以避免發霉。 ■雙莓蒟蒻沙冰 材料(1人分量)﹕ 紅桑子……1/4杯 士多啤梨……1/4杯 冰……半杯 菠蘿汁……1/4杯 蒟蒻啫喱……3粒 做法﹕ 1. 紅桑子、士多啤梨、冰、菠蘿汁,放入攪拌機打成沙冰 2. 放入切粒的蒟蒻啫喱,即成 ■營養成分(1人分量) 熱量……92千卡 碳水化合物……18.7克 纖維……3.8克 文:陳雅君 圖:馮凱鍵 食譜提供:仁安醫院餐飲部集團主廚梁日輝 營養分析: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