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為什麼膚色總是暗暗啞啞、無光彩?容易出暗瘡,多吃西瓜竟然是錯?濕疹困擾註定要長期戒口?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莫穎姍表示,均衡飲食除了有助預防疾病,亦與皮膚的健康息息相關,針對皮膚暗啞、暗瘡、濕疹等3大皮膚問題,原來可以透過進食不同的食物改善皮膚情况,至於吃什麼、怎樣吃才能保持皮膚健康、容光煥發?以下7個營養飲食貼士不得不知! Read more

【新冠疫苗】98%懷疑過敏個案適合打針 養和及港大研究:哮喘、濕疹、食物敏感等與接種疫苗無關聯

【明報專訊】養和醫院與港大醫學院一項聯合研究發現,首批逾千名接受疫苗過敏安全評估的個案中,近98%求診者獲醫生評估為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大部分更在接種後沒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其餘2%建議延遲接種。研究認為結果顯示疫苗對大部分懷疑過敏者安全,包括曾有過敏性休克或有多種藥物過敏病史,並有哮喘、濕疹、食物敏感、鼻炎或蕁麻疹併發的病史,與可否接種新冠疫苗並無關聯。建議更新香港過敏科醫學會和衛生署的接種指引,避免延誤接種。 Read more

【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小朋友經常眼痕、捽眼看似平常,但原來太頻密地捽眼,兼見眼睛紅腫、有小量分泌物等,都有可能是眼睛敏感的徵狀,一旦疏忽處理至影響結膜發炎、角膜受損,有機會影響視力,甚至致盲。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提醒家長,若觀察到小朋友經常眼痕、眼紅,便要盡快求醫和查找究竟是塵蟎、寵物毛髮抑或因其他濕疹、鼻敏感等所引發的問題,以便及早控制病情,減少日後復發和出現嚴重眼疾的風險。 Read more

頭皮牛皮癬被誤診為濕疹 慘現脫髮問題?中醫教你重新辨別兩大常見頭皮疾病

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全港約有兩萬名患者飽受額頭、頸、手肘及頭皮牛皮癬困擾,但坊間對此病的認識不多,有患者初期自以為,甚至被醫生誤診為濕疹而誤用治療方式,以致出現脫髮問題,嚴重影響外觀,對患者造成身心創傷。為何不少患者及醫生都會將頭皮牛皮癬誤以為是頭皮濕疹?德善健髮顧問醫師兼皮膚專科中醫師潘子剛醫師表示,雖然兩症都會在皮膚表面形成紅腫及痕癢,但其症型及發病機理卻大相逕庭。 Read more

【濕疹偏方】漂白水稀釋浸浴?燕麥磨粉紓緩痕癢?4大偏方治濕疹有效嗎?

【明報專訊】坊間不少對付濕疹的偏方,近期最熱門有以下4大偏坊,包括:漂白水、燕麥、大麻二酚(CBD)、月桂油,究竟是否安全有效?專家提醒,紓緩皮膚痕癢,潤膚產品成分固然重要,質地亦很影響潤膚效果,常用的油膏、乳霜、乳液,應如何選擇?用漂白水抹地時,不慎濺上手已覺得「揦」;坊間流傳用漂白水浸浴,可以紓緩濕疹,實在駭人聽聞,然而,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她曾指導合適病人使用,而且效果不錯。「千祈唔好將漂白水直接搽在皮膚上,會刺激皮膚令病情惡化。」林嘉雯表示,將漂白水稀釋後浸浴,只要用法正確,風險不是那麼大。 Read more

嚴重濕疹患者:皮膚破損刺痛滲血水 調查:逾六成濕疹患者表示治療開支有壓力

【明報專訊】嚴重濕疹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有多大呢?讀幼稚園時已患濕疹的黃小姐哭訴最嚴重時「眼都睜唔開」,風吹皮膚亦刺痛,更曾閃過死念。正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黃估計近年花逾50萬元治療及紓緩濕疹,盼獲政府資助。濕疹關注組及香港過敏協會今年10月中至11月對濕疹患者作網上問卷調查,獲216個回覆,六成三認為濕疹開支對經濟「有壓力」及「非常大壓力」。 Read more

【食物過敏】戒口治濕疹 慢性過敏走漏眼 食物加熱減低過敏原性(養生帖)

【明報專訊】海鮮、芒果、牛羊肉、燒鵝等都列在耳熟能詳的濕疹戒口清單上。雖然不少人中西醫雙管齊下,但濕疹並未得到根治,特別是兒童患者,濕疹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睡眠和心情,加上各種各樣戒口,令孩子發育明顯遲緩。而問題癥結便是戒口。   相關文章: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食物加熱 減低過敏原性 食物過敏分急性和慢性,英國過敏協會調查顯示,人群中50%可能存在各類慢性過敏,而急性過敏者只有1.5%。急性過敏多數表現在皮膚、呼吸道和腸道;而慢性過敏則會影響人體各組織器官。海鮮帶來皮膚紅腫痕癢的急性反應,很容易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日常食物引起慢性過敏則常常被忽視。其中最容易引起兒童過敏反應的包括牛奶、雞蛋和小麥麵包。牛奶中的酪蛋白、乙種乳球蛋白,蛋白中卵白蛋白、卵類黏蛋白,都是變態反應原。長期進食這類食品誘發持續過敏狀態,不但引起皮膚炎症,牛奶過敏甚至會誘發血小板減少、腸出血等。 對於防不勝防的日常飲食過敏,如何應對呢?原來加熱可減低大多數食物的變應原性,胃酸和消化酶也有助減少食物過敏。同時戒口要有的放矢,最好先通過檢測了解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選擇低過敏原的食物,並通過烹飪加熱等方法減低過敏原性。中醫認為,過敏體質除了先天因素外,與脾胃有關,通過健脾祛濕、清熱解毒也有望預防和緩解皮膚過敏徵狀。   ◆ 清熱祛濕湯 材料:綠豆150克、海帶10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豬脊骨250克、生薑3片   相關文章:【過敏系列】拆解食物過敏常見疑問   做法: 1. 薏米、赤小豆和綠豆分開浸泡半小時洗淨 2. 冷水3碗煮綠豆,煮沸後先取出綠色湯水備用 3. 海帶浸泡及洗淨,豬脊洗淨汆水 4. 綠豆及其他材料以12碗水煲約2小時,混合綠色湯水飲用   文:董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課程統籌主任、註冊中醫)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皮膚突然變得紅腫、出疹兼痕癢,究竟是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癩」)來襲,或是濕疹(Eczema)發作?雖然蕁麻疹與濕疹都屬皮膚敏感,徵狀也有相似之處,但其實兩者的成因、病理,以至治療方法都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患者若能找出致敏源頭,便有機會減低復發機會,甚至與皮膚敏感說「拜拜」! Read more

分辨熱痱與濕疹 熱痱可觸動濕疹大發作 患者注意汗水積聚身體要散熱

【明報專訊】皮膚出現紅疹,又痕又癢!究竟是熱痱還是濕疹呢?成人「長熱痱」是否常見?熱痱水、冰濕紙巾,甚至牙膏,是否處理熱痱良方?有皮膚專科醫生指出,要分辨是熱痱還是濕疹,可從疹塊分佈位置入手;一般而言,熱痱常出現在被衣物包裹的地方,如胸口、背脊等;而濕疹較常見於關節內側。另外,濕疹的疹塊會較大,邊界較模糊,不像熱痱可看到一粒粒分散(discrete)的紅點,濕疹表面更常有脫皮狀况。至於要避免長熱痱和誘發濕疹,又有何方法呢?中西醫話你知! Read more

【濕疹與壓力】出現月經不準、胃痛、胃酸倒流?情志不舒引發嚴重濕疹(醫食因緣)

【明報專訊】年輕貌美的A小姐,一臉倦容,眼周黯黑,因濕疹問題求診。她飽受濕疹之苦已經多年,最近一年大學畢業進入Big 4工作後濕疹加劇了,她伸手出來給我把脈,手指皮膚滿佈傷口及脫屑。問診了解到她的作息狀况,她每晚放工回家已是凌晨3點,梳洗上牀已是5點,早上9點起牀再返工,持續了幾個月。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