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2至6歲學童視力調查:逾16%檢出散光、近視等須佩戴眼鏡矯視 九成家長未察覺子女視力問題

【明報專訊】香港兒童視力篩查及教育中心(VSEC)於本學年為逾4000名從未接受視力檢查的2至6歲學童進行視力檢測,結果發現當中16.1%學童須佩戴眼鏡矯視,包括:近視(2.2%)、散光(12.9%),佔比創出歷來本地同類視力調查的新高,當中近九成家長未有察覺子女視力問題。有註冊視光師認為,愈早發現兒童視力問題愈有機會根治,如6歲以後才治理相對較遲。 Read more

長用電子產品損眼睛健康 緊記3個「20」護眼法則

隨着科技急速發展,市民在日常生活應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來愈多,惟卻經常忽略眼睛的休息及保護,令視力受損;特別是兒童正處於發育時期,對他們的影響更為深遠。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表示,眼睛跟屏幕的距離,需因應其大小屏幕來調整,使用電子產品要定時休息;至於學童方面,家長亦應限制他們的每天使用時間。怎樣才能好好保護眼睛呢?緊記以下的關鍵數字,包括3個「20」護眼法則! Read more

女性護眼貼士 防眼乾

化眼妝、戴隱形眼鏡,是不少女士每朝的指定動作,不過,每天使用有可能影響淚水分泌,輕則出現眼乾、眼部紅腫等;重則加上長時間忽略眼部護理,甚至會損害視力。想有明眸,護眼貼士不可不知!   ▲化眼妝的眼線、睫毛液、眼影等,即使分量適中,每天長時間使用會影響淚水分泌,導致眼乾,嚴重眼乾更會令結膜及角膜磨損,長遠會影響視力。緊記回家後應盡快落妝,做好眼部護理。(網上圖片)   化眼妝「太重手」易堵塞眼皮毛孔 護眼有法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吳彤醫生指,化眼妝的眼線、睫毛液、眼影等,如果「太重手」,每次使用的分量太多的話,有機會堵塞眼皮毛孔,令眼瞼周邊以至眼部紅腫。即使分量適中,每天長時間使用亦會影響淚水分泌,導致眼乾。   輕微眼乾令雙眼容易疲累及眼紅,嚴重眼乾則會令結膜及角膜磨損,長遠會影響視力。所以回家後應盡快落妝,最好用嬰兒洗頭水輕抹眼睫毛,再用水清洗,有助徹底清潔。至於在選購眼部化妝品時,應選擇非致敏性產品。   隱形眼鏡阻礙透氣 致眼乾 如果需要戴一整天隱形眼鏡,最好選用透氣度高、每日即棄的隱形眼鏡,或定時滴人造淚水補充水分,以免加重角膜負擔。睡覺前必須除下,因為隱形眼鏡阻礙透氣,令眼球表面變得乾澀,再加上睡眠時淚水分泌減少,令眼乾情况更加嚴重。   更年期女士淚水減 人造淚水及封閉淚管助紓緩 值得留意的是,當年紀漸長,尤其是臨近更年期的女士,因荷爾蒙分泌改變,會減少淚水分泌,容易眼乾。如情况嚴重,可以雙管齊下,使用人造淚水或含藥物成分的藥水,再加上非手術程序封閉用作排走淚水的淚管,延長淚水逗留在眼睛的時間。   封閉淚管的程序簡單:醫生會在淚管放置含膠原蛋白的淚管塞,全程毋須開刀切割。淚管塞會隨時間自動溶解並被人體吸收,如情况良好便毋須再用,或按病情每6個月重覆一次程序。     Read more

【營養要識】均衡飲食:吃菠菜茄子三文魚 有「營」護眼

【明報專訊】想保護眼睛健康,除了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雙眼要有足夠休息之外,日常均衡飲食亦很重要。註冊營養師李振洋教大家從不同天然食物中,攝取護眼營養素。 ▲ 李振洋(受訪者提供) 1. 葉黃素 視網膜黃斑部含有葉黃素,而膳食中的葉黃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有助延緩黃斑退化。The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在2002年刊登的研究發現,葉黃素有效過濾藍光。深綠、黃色的蔬果均含豐富葉黃素,如羽衣甘藍、菠菜、粟米、胡蘿蔔。 2. 花青素 視網膜脫落、黃斑退化、眼壓高,有可能與年齡、新陳代謝、血管健康有關。花青素具抗氧化作用,強化血管彈性,有助改善因新陳代謝變差、年齡增長引致的眼睛問題。此外,花青素屬類黃酮,能促進視覺的敏銳度,改善眼睛在黑暗環境中的適應力。藍莓、茄子等藍紫色食物均可找到花青素 ▲ 茄子(atoss@iStockphoto) 3. DHA 奧米加-3(Omega-3)含有DHA,有助腦部及眼部發展,對嬰兒尤其重要。三文魚、吞拿魚等深海魚都含有DHA。 ▲三文魚(資料圖片) 4. 鋅 鋅能保護眼睛,如果缺乏鋅,有可能導致夜盲症。貝殼、種子類食物均含鋅,包括蠔、南瓜子、瓜子、芝麻等。 ▲蠔(資料圖片) 5. 蝦紅素 蝦紅素(又名蝦青素)能保護眼睛的黃斑部,亦有助紓緩眼睛發炎。蝦紅素可從蝦、三文魚等粉紅色肉的水產中攝取。 ▲蝦(資料圖片)   Read more

屏幕暗黑模式 只紓疲勞未必護眼 長用一樣乾眼近視

【明報專訊】坊間流傳「手機藍光傷眼」的說法,標榜護眼的抗藍光產品紛紛冒起;至最近,網上流行「暗黑模式」(Dark Mode),近日Google亦開始測試暗黑模式,界面以黑色作主調,聲稱可以減少強光;手機平板亦引進「夜間模式」,令畫面轉暗。 暗黑模式——瀏覽器系統設定暗黑模式後,畫面頓以黑色作主要色調,減少屏幕光度。(PeopleImages@iStockphoto/屏幕截圖/明報製圖) 藍光是否如網傳所言傷眼?暗黑模式、夜間模式又真的可以濾走藍光,保護眼睛? 繼YouTube的手機版面推出深色背景主題功能後,Google近日亦在旗下瀏覽器Chrome Canary Channel版本測試暗黑模式,支援Windows 10、macOS兩大平台。用戶在系統設定該模式後,界面頓變成黑色為主。有指這模式有助用家晚上使用電腦或手機時,減少眼睛疲勞,達護眼效果。 調低屏幕光度 眼睛刺激較少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表示,暗黑模式沒有濾藍光功能,只是調低整體光度,藍光亦相應減少。他指出,此模式令用家的雙眼較舒適,箇中原理與屏幕光暗有關,當人凝視較光亮的物件時,眼部的睫狀肌收緊以收縮瞳孔,雙目容易感到疲倦;相反,當眼前的事物較暗時,眼睛刺激較少,較易放鬆。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或會引致乾眼症及加深近視。暗黑模式又能否紓緩問題?任卓昇表示,用家若長時間使用電腦,眨眼次數減少,可引致電腦視覺綜合症,繼而出現乾眼,而近視與長時間近距離觀看事物有關。兩種徵狀皆與藍光沒有直接關係,因此無論暗黑模式或抗藍光產品,都派不上用場。 對於暗黑模式能否護眼,如減少患黃斑病變風險,任卓昇說現時未有實質科學證據,證實手機或電腦等電子產品直接引致眼疾,因此只能確認暗黑模式可以減少雙眼疲勞,能否護眼則屬未知之數。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眼科視光師梁子榮同樣表示,不能定論暗黑模式能否護眼,但理論上能改善用家的睡眠質素。 任卓昇(受訪者提供) 藍光隨處可見 完全濾除或影響情緒 除了暗黑模式,蘋果公司近年亦在手機加入「夜間模式」功能。梁子榮解釋,背後原理與暗黑模式相近,夜間模式具濾光作用,透過軟件過濾短「波長」的可見光,令界面餘下長「波長」的可見光,如:黃光、紅光等。系統設定「夜間模式」功能後會濾走藍光,界面色調會變得偏黃及偏紅,呈現色差。 不時有說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傷眼,究竟藍光所謂何物?任卓昇解釋,藍光為一種可見光,在光譜上接近末端,能量較強。藍光並非電子產品獨有,任何可見光皆包含藍光,人類多年來接觸亦未見太大影響。他指出,藍光能抑制令人產生睡意的褪黑激素,刺激生理時鐘,但若完全去除藍光,光線變得偏黃,或帶來負面影響,「影響製造荷爾蒙,同時影響情緒,會覺得不開心」。 梁子榮(受訪者提供) 未有數據證實 手機藍光直接傷眼 不過,任引用一外國研究指,老鼠接觸高劑量藍光後出現黃斑病變,反映過量藍光具有傷害性;但現時未有實質數據證實,手機產生的藍光直接對人的眼睛構成問題。 又有新聞指日夜使用手機,過量藍光致視網膜脫落。梁子榮解畫,該情况或與患者本身的近視度數有關,電子產品釋出的藍光劑量相對較少,比外國研究設定的有害標準低約100倍,故手機藍光並非構成眼疾的直接原因。但他指,不少案例顯示當用家在晚上使用電腦時,會壓抑體內褪黑激素,較難產生睡意,影響睡眠質素,因此梁子榮再三提醒用家避免晚上過量使用電子產品。 減眼睛疲勞——專家表示,屏幕改為「黑底白字」(圖下)時,可減少眼睛疲勞,但能否護眼則屬未知之數。(設計圖片) 文:鄧安琪、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睛靈貼士:用電腦30分鐘 遠望30秒唞唞

【明報專訊】不少「打工一族」上班時,需使用電腦及手機,到底如何保護雙眼健康?任卓昇及梁子榮「教路」,可由日常生活習慣入手。 ▲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抗藍光貼好過抗藍光鏡片 任卓昇指出,暗黑模式有助減少光度,藍光貼則可過濾藍光,減少刺激眼球,讓雙目更為舒適。不過,早於電子產品發明之前,藍光已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故不建議佩戴抗藍光鏡片,完全避開藍光。 戴太陽眼鏡 梁子榮表示,陽光中有藍光,過量藍光會傷害眼睛,因此日間戶外活動時,應佩戴太陽眼鏡,減少患上黃斑病變的風險。 勿摸黑用手機 不少人愛摸黑用手機,梁子榮提醒,此舉會令瞳孔放大,增加射入眼睛的藍光。他建議晚上使用手機時,不要關掉所有燈,保留光線。而在不同光源下,應適當調校屏幕亮度,「如果用日間相同的屏幕光度,於晚間關上所有燈來看手機,那會太光,會覺得不舒服及刺眼」。 保持適當距離 梁子榮表示,用家每使用電子產品約30分鐘,可遠望30秒,讓眼睛充分休息。使用手機時,屏幕與眼睛保持約一個前手臂的距離。另外,家長宜安排子女適當使用手機,防止近視度數增加。   Read more

【營養要識】豬年十大好「禮」 祝君健康

【明報專訊】明天就是大年初一,大家準備好賀年禮品沒有? ▲Tomwang112@iStockphoto 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常見的賀年禮物,例如曲奇、甜酥餅等,發現全屬高糖高脂,部分更檢出含基因致癌物。祝親友身體健康的同時,無理由送上致肥致癌賀禮吧! 營養師推介10款賀年禮物,教你送禮、送健康!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應用科學系講師、英國註冊營養師黃蘊芝推介10款賀年禮物,豐儉由人,大家從中選出水心禮物,向親威朋友送上健康。 ▲黃蘊芝(李祖怡攝) ■水果 青春常駐 水果是日常飲食中必不可缺的食物,含豐富纖維、維他命C、鎂質、鉀質等。維他命C促進免疫功能,增強骨膠原的形成,令皮膚更具彈性,延緩衰老;同時是抗氧化物質,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減低對細胞的損害。以金奇異果為例,每100克食物含量,有105毫克維他命C。但由於水果含豐富果糖和一定熱量,故食用分量也應注意。建議每天兩至三份水果,一份大約是一個拳頭的大小。 不同顏色的水果所含的植物元素也不一樣,建議選擇不同的水果,例如: ‧藍莓——花青素(類黃酮複合物):護眼 ‧橙——橙皮苷:強化毛細血管的韌性 ‧柿、木瓜——胡蘿蔔素、葉黃素:預防黃斑病變 ‧梨——木質素:促進腸道蠕動和增添飽肚感 ▲水果(資料圖片) ■茶 有助防癌 茶含有茶多酚,當中尤以綠茶含量較高,達30%。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很強,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有助預防癌症,並能阻止脂質過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花茶如洋甘菊、玫瑰花、薰衣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花茶只含小量咖啡因,熱量也比其他飲料低得多。 ▲茶(ValentynVolkov@iStockphoto) ■黑朱古力 維持血壓穩定 朱古力濃度愈高,即可可成分愈高,黃酮素含量亦愈多。黃酮素有助血管保持彈性,從而維持血壓穩定。黑朱古力黃酮素含量較高,糖分亦相對較少。以可可濃度為70%的黑朱古力為例,每100克便含有28克糖分。至於可可濃度為90%的黑朱古力,每100克約含糖分7克;不過,當中的可可脂熱量約有600千卡,脂肪含量高達55克,建議每次適量小口進食,否則容易致肥。另外,市面上部分朱古力加入花生、果仁或果乾,雖然有較高蛋白質及鈣質,相對健康,但熱量亦不低。 糖分貌似「邪惡」,但其實是必須的營養,可為身體提供能量,只要不攝取多於所需便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糖分攝取量不應多於40克。而每100克/毫升食物,糖分不多於5克便屬低糖。 ▲黑朱古力(李祖怡攝) ■養生中式湯包 滋補潤燥 視乎飲用者的體質狀况,建議選擇一些較中性、成分溫和的養生中式湯包,例如: ‧海底椰川貝百合豬腱湯 海底椰、百合、川貝、南北杏俱具潤肺清熱,化痰止咳功效 ‧北芪淮杞紅棗烏雞湯 紅棗有助補養身體,滋潤氣血;而烏雞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等作用,可提升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 ‧沙參玉竹螺片湯 滋補潤燥;含玉竹多醣和北沙參多醣,有助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飲湯最好連湯渣一起吃,更有效攝取當中的營養,因為並非所有營養素都溶於水。另外,淮山澱粉質含量高,糖尿病人不宜經常飲用。 ▲養生中式湯包(資料圖片) ■果仁 護心保腦 大部分果仁都對心臟有益,其含大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保護心血管。例如松子仁、合桃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保護腦部及神經系統功能;其維他命E和鎂質,則有助心血管健康。另外,果仁含豐富纖維,有飽肚感之餘又有助腸道蠕動。 建議選購低鹽、原味的果仁,以天然為大前提,避免油炸或蜜糖焗。另外,不飽和脂肪始終是脂肪,應避免攝取過量,令整體脂肪攝取量和熱量提高。建議一日食不多於一個中式湯匙的分量,即大約5粒合桃或8至10粒杏仁。 ▲果仁(AbbieImages@iStockphoto) ■蔬菜片/水果乾 求得好「纖」 蔬菜片、水果乾保留蔬果中的纖維和抗氧化成分,但維他命C可能已流失。以無額外添加糖、鹽的蔬菜片/水果乾作為零食,亦是不錯的選擇,例如秋葵片、南瓜片、紫薯片、菠蘿乾、士多啤梨乾、杏脯乾等。水果乾要特別注意食用分量,濃縮後體積變小,大約四分之一碗已等於一份水果。 ▲水果乾(diana talium@iStockphoto) ■菇菌類 膽固醇清道夫 花菇、羊肚菌、猴頭菇、舞茸菇等菇菌類,纖維含量豐富,幫助腸道蠕動。當中的水溶性纖維素,可作為膽固醇的清道夫,預防血管栓塞。菇菌同時含豐富蛋白質,能促進細胞修補;而豐富的多醣體,有助增強免疫能力。不同菇菌有不同多醣體,功效略有不同,例如香菇含有香菇多醣,可增強免疫力,有助對抗一般疾病。另外,香菇亦含有一種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干擾素。但特別要注意,不論是乾或新鮮菇菌都含有嘌呤,會產生尿酸,痛風患者忌食。 ■紅酒 強力抗氧化劑 紅酒由紅葡萄製成,在發酵過程中提取出白藜蘆醇(Resveratrol),屬於強力抗氧化劑,有助保護心血管健康。85毫升紅酒大約等於一份酒精,成年男士建議一日攝取不多於兩份酒精,成年女士則不多於一份。特別一提,本身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士不宜飲用,因為酒精加速血液循環,有可能影響血壓。 ▲紅酒(資料圖片) ■乾麵條 低脂有營 不經油炸的乾麵條脂肪含量較低,現時很多麵條款式都加入各式各樣的營養元素,增加其營養價值,如番茄麵、菠菜麵、紅菜頭麵等。紅菜頭為天然甜菜紅素的來源,有助提升免疫力;其鉀含量亦豐富,有助穩定血壓水平。至於番茄,當中的番茄紅素對前列腺有保護作用。惟部分營養素或會在加熱過程中流失,不可取代新鮮食物。 ■中藥材 養血安神 杞子、菊花、紅棗、黑枸杞,可以泡水喝或加入湯水中。 ‧紅棗:是鐵質的來源之一,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從中醫角度,則可養血安神 ‧杞子:為人體提供鐵質和維他命C,增加血紅素的構成,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從中醫食療的角度則具有明目補血之效 ‧菊花:清肝明目,當中葉黃素有助眼睛健康;另含有葉酸和維他命K,對造血和凝血有一定作用 ‧黑枸杞:含枸杞多醣,提升人體免疫功能;另有維他命B、鐵質、硒質等營養素 ▲紅棗(資料圖片)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龍眼水醫近視? 未必人人得 體質陰虛內熱要慎用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去年的「兒童眼疾普查計劃」發現,香港6歲學童患近視比率為13%,8歲組別更躍升至41%。家長不想孩子一上小學便要戴眼鏡,因此想盡辦法替他們護眼。網上偏方流傳飲龍眼水可護眼,更指連續飲用8個月後,1000度近視可減至200度,究竟是否真有其效?   ▲(明報製圖)   近視、老花、散光這些名稱,皆來自西方醫學,那麼中醫有沒有治療方法?註冊中醫陳敏指出,雖然古書沒有近視、老花、散光等字眼,但這些視力問題並非現代才有,古人一樣曾經面對,只是名稱不同。「從前中醫將近視、老花、散光說為視目不清、眼花、眼矇等,古時這些問題主要因為年老、身體機能退化,所以治療是針對長者為主。」 時移世易,現代人無論生活環境和習慣上都與古代有別,因此臨牀上視目不清、眼花、眼矇等問題亦趨年輕化。陳敏說,廿多歲年輕人以至小朋友,也會因視力問題而求診。「中醫認為視力變差亦與先天體質、閱讀姿勢不良和長時間用眼有關,以上種種都會令眼睛疲勞。其次是孕婦分娩或接受大手術後,因大量失血而出現幾個月的眼矇情况,但大約半年之後,視力便會回復正常。」 中醫認為,影響視力的問題不單止在眼睛,亦與各種因素相關。究竟龍眼肉,亦即是中醫所指的桂圓肉或圓肉,可否改善視力?陳敏說龍眼肉分為新鮮水果及烘乾兩種,而中醫入藥時大多使用烘乾的龍眼肉,「圓肉(龍眼肉)主治貧血、心悸、失眠、健忘,具有壯陽益氣、補血、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的功效」。從功效上看似與護眼、改善視力沒有太大關係,但根據《黃帝內經》的〈靈樞‧大惑論〉所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由此可見,中醫會從肝、腎入手治療。   ▲陳敏(資料圖片)   成長期飲龍眼水較有效 陳敏表示:「中醫理論為肝開竅於目、腎主精於目,當肝血不足、腎陰虧虛,便會導致視物昏花、夜盲症等問題。而龍眼肉具有補血、補益心脾功效,對於肝血不足都有一定幫助,因此亦會在一些眼疾上使用。」雖然龍眼肉對護眼有一定功用,但能否神奇到飲用一段時間便能減少近視?她說要視乎病人眼矇成因。「如果是一般成年人患有近視,由於已過成長期,眼球的發育停止,就算長時間食龍眼肉或飲龍眼水,對視力都不會大幅改善。不過,如果小朋友在成長期出現的假近視,或夾雜其他原因影響視力,包括長時間閱讀,食用龍眼肉或飲龍眼肉泡水都有較明顯改善。另外,由於不少視力有問題的長者都有其他兼症,例如心悸、健忘、失眠、畏冷等,長期食用龍眼肉調節身體,可改善這些兼症,視力亦有所改善。雖然不會讓老花完全消失,但一些較精細的工作例如穿針線,會較容易做到。」 除了龍眼肉,坊間亦有指杞子護眼。陳敏表示杞子及龍眼的功效相似,「杞子性味為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潤肺、補肝、明目的作用,主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腰膝痠軟、消渴及遺精,所以對肝腎陰虛、用眼過度而引致的眼矇都有效用」。   孕婦食龍眼有早產風險 龍眼肉是水果,看似多吃無妨,但原來體質不合、食過量亦會出事,「以功效相近的杞子為例,曾有名青光眼患者食杞子護眼,每次都用半碗至一碗杞子煲湯,但由於病人體質陰虛內熱,終引致上火,出現眼紅、眼乾等問題;食過量龍眼肉亦會出現這情况」。另外,本身有濕熱、泄瀉、感冒、發燒、炎症,都不適宜服用龍眼肉;最值得留意的孕婦如進食過量,會有流產及早產風險,如需進食,必須先諮詢中醫意見。 文:勞耀全 編輯:陳志暘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養生穴位:按穴+眼部操 家中護眼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中醫治療老花、近視,除了會使用中藥,亦會配合針灸及耳針刺激相關穴位。不過,針灸及耳針必須由專業人士操刀,如想在家中護眼,陳敏指出可常按4個穴位,「分別有睛明穴(內眼角位置)、瞳子髎穴(外眼角位置)、風池穴(耳後頭枕骨下陷處)及印堂穴(兩眉頭距離中間位置),用適當力度於每個穴位按壓5至10秒」。同時間亦可做眼睛保健操,做法是眼球分別向左、右、上、下望,之後再打圈,加強眼睛肌肉力量,對近視、老花等視力問題都有一定幫助。   Read more

【營養要識】煮得Smart:長對電腦眼矇矇? 煲紫薯湯護眼

都市人每日都會花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眼睛容易疲倦,甚至過勞,導致視力模糊、聚焦緩慢、重影和頭痛等問題。除了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外,從膳食中攝取花青素,對保護眼睛也有很大幫助。 花青素是一種源自紫、紅色植物的營養素,有助眼睛製造足夠視紫質和增加眼部微血管血液循環;花青素亦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自由基對眼睛的傷害,有助預防眼睛退化。紫薯是一種含有大量花青素的天然食物,每100克紫薯含有51毫克花青素。 ■紫薯湯配焦糖蘋果 材料(4人分量): 牛油……15克 洋葱(切小粒)……100克 大葱(切小粒)……100克 紅蘿蔔(切小粒)……100克 紫薯(去皮切小粒)……300克 雞湯……800毫升 多香果粉(allspice)……5克 薑粉……5克 蘋果(去皮切小粒)……100克 黃糖……10克 牛奶(隨意)……60毫升 鹽、胡椒……適量 鮮奶油(裝飾用)……適量 ■烹調方法: 1. 鍋中加入10克牛油,以中慢火加熱 2. 加入洋葱、大葱和紅蘿蔔,煮至半熟,注意不要煮到轉啡色 3. 加入紫薯和雞湯,煮至所有蔬菜變軟 4. 將湯倒入攪拌機,攪拌後重新加熱,加入適量鹽和胡椒調味 5. 慢火加熱5克牛油,加入蘋果和黃糖;中火繼續煮,至蘋果轉啡至焦糖色 6. 食用時可加熱牛奶(隨意),倒進湯裏 7. 舀適量湯到湯盤上,加上焦糖蘋果和鮮奶油裝飾,即可享用 ■營養成分(1人分量) 熱量……115千卡 蛋白質……3.6克 碳水化合物……17克 脂肪……4.2克 飽和脂肪……2.4克 膽固醇……10.6毫克 鈉……378毫克 文、食譜提供:明德國際醫院註冊營養師鍾錦玲 圖:馮凱鍵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