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對付膝關節炎3種注射藥物:類固醇、透明質酸、高濃度血小板功效和副作用 止痛兼減慢關節退化?

【明報專訊】治療膝關節炎,近年流行膝關節注射,將藥物直接注射於關節內,達到止痛甚至減慢退化。目前主要有3種膝關節注射藥物:類固醇、透明質酸、高濃度血小板,究竟有何分別?其功效和副作用又如何?是否適用於所有膝關節退化病人? 相關文章:【膝痛】導致膝關節痛5因素:肥胖、退化、姿勢不當或糖尿等疾病 水療運動助改善 膝關節退化、膝痛令人困擾 3種注射藥物:類固醇、透明質酸、高濃度血小板助紓緩? 隨年紀增長,膝關節軟骨磨蝕缺損,引起疼痛,困擾不少長者。除了疼痛外,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傳統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生活習慣和服食止痛藥,再配合適當物理治療及膝關節護膝,以緩減痛楚與不適。除以上方法外,有病人會考慮關節內注射,如類固醇、透明質酸及高濃度血小板,以減低膝關節退化症之徵狀。 1.類固醇:急性發炎適用 長遠或招軟骨磨損 類固醇是一種消炎藥,可以減低關節退化徵狀。早於1950年,類固醇注射已普及地使用於治療關節退化症。最近有研究顯示,患者接受類固醇注射後1個月,疼痛量表(VAS pain score)可減低3分(1為最低,10為最高)。除了減低痛感外,注射類固醇亦有助提升關節活動能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然而,關節類固醇注射有其副作用,重複注射可能會導致膝關節軟骨磨損及退化,加劇痛楚及關節損壞程度,令膝關節加速退化。另有研究顯示,關節類固醇注射只適合短時間使用,長時間注射未必能改善關節功能或紓緩痛楚。所以,關節類固醇注射只適用於急性關節發炎,作短期治療痛症使用。 2.透明質酸:減痛達半年 減輕退化未必明顯 透明質酸主要功效是滋潤關節,於關節活動時有吸震作用,亦令關節液濃度增加。 有研究結果指出,使用透明質酸後8至24星期,減痛效果尤其顯著。有研究指,透明質酸對於較輕微及初段關節退化症狀的成效較好。另有研究顯示,透明質酸是安全有效的膝關節退化治療方法,有效減輕關節炎所引起的痛楚,減痛效果長達24星期。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仍未見好轉,可轉用透明質酸注射以減緩痛楚及病情。 然而,美國骨科學會則不建議使用透明質酸以治療關節退化,因為於大型研究中,未能發現注射透明質酸對於減輕膝關節退化有很明顯的幫助。 3. 高濃度血小板:刺激軟組織復修 療法未標準化 顧名思義,高濃度血小板的血小板濃度相對較高,含有大量生長因子,可以刺激軟組織康復及復修。對於膝關節退化症患者來說,高濃度血小板能減慢軟骨磨蝕及退化,亦能保持軟骨厚度。最近有研究指出,高濃度血小板注射後的12個月內,患者痛楚減輕,而關節功能亦有所提升。 然而,高濃度血小板的最大限制是製備技術、注射頻率及血小板濃度,目前尚未標準化。醫學界尚待更多相關標準推出,好讓注射高濃度血小板的療法更普及化。所以,雖然有醫生推薦以它作為膝關節退化症之首選注射療法,但至今仍存在不同意見,骨科醫生仍未達成共識。 總括而言,關節內注射的確能用於治療膝關節退化。如病人患上急性關節退化症,有劇烈疼痛,可用類固醇注射作治療;但不建議長時間使用,以免出現關節軟骨磨蝕的副作用。透明質酸可以配合類固醇注射使用,除可減輕膝關節退化外,效用亦維持較長時間。至於高濃度血小板,不少研究指出可以減輕膝關節疼痛,但其原理上如何令關節退化減緩,則有待更多研究及證據支持。 換膝關節前3個月不宜打針 還有一點要注意,研究數據顯示,如果接受關節內注射與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時間相距少於3個月,會增加術後感染風險,所以不建議在膝關節置換手術前3個月接受膝關節內注射。上述3種注射治療方法均能減輕短期或中期之疼痛不適,但仍未有足夠研究能證明有助延遲關節置換手術之時間。 相關文章:退化性膝關節炎三大高危因素 減重10磅膝關節退化率減50% 4招可避免 全膝或半膝置換術點揀好?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李崇義(骨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知多啲:提取透明質酸靠雞冠?

【明報專訊】透明質酸用途廣泛,如何有系統又安全的製造成為另一大課題。以往醫學用透明質酸主要是透過提取動物組織來製成,最常用是公雞雞冠的軟骨。但因為提取過程複雜和產量低,再加上動物蛋白有可能引致過敏反應,現在已經比較少利用這種原料。 Read more

【有片】關節痛成因 – 注射透明質酸、血小板漿、換膝頭 解決退化性膝關節炎

【明報專訊】「風濕痛」其實為退化性膝關節炎(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每逢翻風落雨都會困擾無數長者。除了靜待天氣好轉,難道再沒辦法擺脫痛楚? 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近年出現不少新招,可以選擇注射透明質酸或富血小板血漿,手術亦可選擇全膝或半膝關節置換。不過,首要還是減重、做運動,一方面減輕膝關節負荷,同時增強肌力支援膝關節。   (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問醫生 何:何嘉棋(骨科專科醫生)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40歲已膝頭痛? 問:膝關節退化的成因是什麼?是否只屬「老人病」? 何:退化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方面,遺傳了良好的膝關節結構,如骨頭之間的接觸面較大,退化的風險就較小。相反,父母40、50歲已有膝痛問題,或天生有O形腿,風險便會增加。 後天方面,年齡只是三大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運動創傷,例如有助減少關節摩擦的半月板,可能因過度屈膝或激烈碰撞而受傷,影響其功能,在步行和活動時多了不必要的摩擦,加速退化。第3個原因是重複動作,經常搬抬重物,或上落樓梯等,都會使膝關節退化,部分職業因而較「高危」,例如經常要巡樓的大廈保安員。可見,膝關節退化不一定發生在長者身上,我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40多歲。   馬拉松跑壞膝? 問:跑步一定傷膝?如何避免? 何:以往膝關節痛症,通常見於肥胖或年長人士身上,近年跑步盛行,令膝痛年輕化。 跑步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遠比一般步行為大,而由長跑引致的其中一種傷患,名叫髂脛束症候群(IT Band syndrome)。髂脛束(iliotibial band)是位於大腿側的一組肌肉筋膜,一直向下延伸至膝蓋位置外側。使用過度時,髂脛束與膝關節外側的股骨會不住摩擦。為免因摩擦而導致發炎,職業跑手會在跑步前,針對問題做伸展運動,以保護膝蓋,例如手扶牆壁並保持直立,運用身體的重量,盡量壓向大腿外側(圖),直至有痠緊感。但業餘跑手或偶爾才參加長跑者,對伸展動作缺乏認知,更可能跑姿錯誤,或者穿了不合適的裝備,再加上長時間運動,對膝關節肯定是負擔。   手扶牆壁並保持直立,運用身體的重量,盡量壓向大腿外側,直至有痠緊感(明報製圖)   鄭:膝蓋痛楚不一定出於退化,成因需視乎年齡及創傷等因素。特別是年輕運動員,容易在比賽時承受猛烈的碰撞,韌帶、肌肉及半月板傷患都可能造成膝痛。患者病情各有不同,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   更多伸展運動: 【運動消閒】健身球運動 紓緩頸肩背痛 預防寒背 【運動消閒】簡單4式訓練核心肌 【有片】預防運動:簡單運動 強肌增關節活動度 【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運動消閒】正筋正骨:走出伸筋拉筋誤區 【有片:運動消閒】4式伸展:預防抽筋靠伸展放鬆   關節進補「回春」? 問:退化性膝關節炎有什麼治療方法? 鄭:先要看醫生找出病因,並因應生活習慣、退化程度等,設計治療方案。較簡單的方法包括控制體重,改變生活和運動習慣,口服關節修補劑、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如經醫生評估,需要強度較大的治療,則可考慮在膝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甚至置換人工膝關節。 何:有患者會在坊間購買營養補充劑,期望關節能回復「青春」,常見的有葡萄糖胺、軟骨素等,但暫時未有醫學文獻,證明藥物有助膝關節軟骨重新生長。我建議多抽時間做運動,減輕體重負荷,增強肌力,對紓緩關節不順滑的感覺,反而更有幫助。患者求醫後,醫生先會辨別膝關節退化的程度,屬於輕微、中度抑或嚴重。輕微至中度退化者,大多數會服止痛藥,增加運動及注射透明質酸;若程度嚴重,則要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   透明質酸愈打愈無效? 問:對已退化的膝蓋,打針能否起修補作用? 何:注射透明質酸功效在於潤滑關節,減少痛楚與不適,以及活動時發出的咯咯聲;但無助逆轉膝關節退化。其發揮功效的時間亦愈來愈短,假設第1針功效能維持12個月,第2針可能只有9個月功效,並逐次遞減。這是因為打針只能紓緩徵狀,卻沒減慢膝蓋退化,長年累月下,膝關節繼續退化,問題愈趨嚴重,打針的作用愈不顯著。   注射血小板漿 復元膝關節 近年有另一種治療方法,是注射「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身體有自我修復機制,在受傷時協助復元,其中血小板起很大功用。PRP治療是從患者體內抽取50ml血液,透過離心機去除紅血球部分,再運用儀器,從血漿中抽取血小板,濃縮成6ml,注入需要修復的膝關節,目的是促使關節軟骨修補或再生。 在醫學理論及臨牀上,PRP的確能起修補作用,這也是跟注射透明質酸不同之處。但效用是大是小,目前仍欠缺大型或科學研究數據,需再作大量評估,才得知PRP對什麼病人、哪種程度的退化能見效。若膝關節已嚴重退化,注射性的治療手法已不足夠,有需要接受手術。   (黃志東攝)   相關關節痛文章: 【了解關節痛】查找腰痛膝痛病因 及早治療免後患 【了解關節痛】關節「風濕」嗌救命 及早保養勤伸展 【了解關節痛】好zone動:發育期多運動 易誘發膝痛 【了解關節痛】生物製劑延緩退化 強直病人保關節新希望 【了解關節痛】趁盛夏注陽氣 衝出冷氣房 迎日救虛寒 【了解關節痛】游水解關節痛? 錯誤泳姿傷上傷   文:李安兒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