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浸大中醫: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 適用於不同病徵患者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針對在家隔離、輕症患者,上月推出免費中醫網上診症,至今逾8000人獲服務。校方昨宣布成立「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負責統籌免費診症服務的預約、應診及送藥等。校方稱中心成立後,現時每天可服務最多1000人,患者網上預約後,一般3天內獲診症。至於近日市面有售的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適用於不同病徵的市民(見表),非用於預防新冠病毒之用。 Read more

【新冠疫情】中西醫遙距診症和藥劑服務知多啲 新症未必適用?病人宜準備血壓、血糖等紀錄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Omincron變種病毒擴散仍嚴峻,確診的個案愈來愈多,疫下亦有不少正接受家居隔離的人需要醫療協助。一旦遇上身體不適,大家未必敢去診所、醫院求診,生怕感染病毒。現時不少中西醫都提供遙距診症和藥劑服務,能否成為無助市民的及時雨?記者親身測試了幾個提供遙距醫療的平台,結果如何?若病人以遙距診症前,有西醫建議可先準備血壓、血糖等紀錄,至於中醫方面,由於多以視像通話等形式診症,未能「聞(聽聲聞息) 切(把脈)」,故病人或要補充文字資料,又或拍下舌頭、喉嚨等的照片。 Read more

遙距診症成疫下常態 新症、觸診、皮膚科等病患未必適合

新冠疫情改寫了大家的工作模式,視像會議、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安坐家中睇醫生又是否可行?遠程醫療(telemedicine)近年在中國內地、歐美等地發展,但香港一直未見普及。碰上久未完結的疫情,遠程醫療會否成為疫下新趨勢?到社區藥房配藥,甚至是用「免診取藥」服務又會否成為新出路?香港醫務委員會於2019年12月發出《遙距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涵蓋電話、電郵、社交媒體(如WhatsApp、facebook)等形式的遙距醫療溝通,建議醫生和病人先建立醫患關係,才為病人遙距診症。按醫委會指引,新症病人未必適合接受遠程醫療。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