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袁國勇:倘無口罩要確保手部衛生避外出 防疫須保暖睡眠充足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資料圖片)
本港連日有人為防疫在天寒地凍下大排長龍撲口罩,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公眾不必恐慌,若無口罩,必須確保手部衛生及避免外出;除了戴口罩,現時保護自己的方法還有保暖,且要有充足睡眠,保持身體健康,而並非去排隊。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相關系列:【抗疫你要知】由中醫、西醫、運動專家拆解防疫是與非,傳授簡單精確的抗疫日常貼士。
對於公眾的恐慌情緒,袁國勇引述數據回應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死亡率暫為2%,雖然這比率較流感高,一般流感每千人死一人,但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較SARS的10%至15%低,更遠低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30%,「我們只是要為新病毒高度戒備,但不用過度恐慌」。
若市民無口罩,袁國勇重申兩點,一是要做足手部衛生,常用酒精搓手液潔手,「其實戴口罩(保護)都是一半半,有專家說手部衛生才是最重要」;二是要與人保持距離,最好不要外出,否則要與人保持一至兩米距離。
部分人會以布口罩代替外科口罩,袁國勇說,「棉都可減一點(病毒),當然不及外科口罩可減九成(病毒),但(布口罩)都約有70%作用,所以不用去搶(外科口罩),等供應來吧。」他強調,真正需要口罩的是長者及長期病人,「長者不用搶完後留給年輕人,其實年輕人感染一般生病兩三周,但長者死亡風險較大」。
對於市民天氣寒冷下通宵排隊聚集,會否反致感染,袁國勇認為要防疫便要保持身體健康,現在應保暖和睡覺,而不是去排隊。若怕留待家中感到悶,他建議市民去行山,「我每個周六或日都會去行山,當然你在巴士要戴口罩,但上到山便不用戴」。
鍾國斌:與理大研發新布口罩 可清洗重用
自由黨黨魁、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今早(31日)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與理工大學正研發一款新的布口罩,可以清洗及重用50至70次,相等於一盒或一盒半的外科口罩。他又說,正安排把內地原材料運到香港,在香港本地生產,最快十多日後可供應。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 【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 【胃酸倒流】 研究: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
- 中晚期肝癌不適合做手術 局部治療+藥物治療有效控制病情增存活率
- 【肺癆病】3.24世界防癆日 籲公眾關注結核病(衛生處方)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 營養師拆解不同測試方法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