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中大研究:疫情下學童近視發病率增1.5倍 料每年度數加深80度 6至8歲視力發展黃金期 3大注意事項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香港學童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近視發病率增1.5倍,估算每年近視度數加深多近1倍。研究團隊指出,學童在疫情下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增1.8倍,建議學童每日花兩小時到戶外活動,近距離工作每半小時稍息,有助預防近視加深以至患上白內障及青光眼等相關併發症。
相關文章:【青光眼】與深近視息息相關?小心青光眼來襲 教你瞄準桌球兼護眼之道
【明報獨家網售】阿一海景中秋南非鮑魚盆菜(六位用、外賣自取) 原價: $2688 讀者優惠價: $1988 早鳥優惠送「阿一$100現金禮券」 立即訂購! |
中大研究:6至8歲學童近視發病率30% 高平常1.5倍
研究團隊由去年1月至8月疫情期間隨訪709名6至8歲兒童,另以1084名在疫情前完成3年隨訪的兒童作對照組。團隊估算疫情組的學童近視發病率為30%,比對照組的12%增1.5倍;估計疫情組兒童近視每年加深80度,而對照組僅加深41度。
8歲童8個月加深125度
比對學童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對照組平均為2.5小時,而疫情組則為7小時,而戶外活動時間,對照組為75分鐘,疫情組則減少至24分鐘。參與研究的8歲女童Nicole,疫情期間8個月近視加深125度,父親梁先生表示,女兒需要上網課及完成網上功課,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由疫前的每日半小時增至近4小時。她去年透過留意閱讀習慣及使用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穩定度數,1年內近視未有加深;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護士長吳佩霞稱,有6歲女童4個月內由200度近視倍增至400度,建議家長多觀察子女的閱讀習慣,每半年帶子女驗眼。
相關文章:小朋友眼疾問題 近視、青光眼、白內障非小事 及早察覺慎防影響視力發展
中大建議3大注意事項 倡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指出,6至8歲為兒童視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建議要注意以下3大事項:
1. 建議學童每日到戶外活動兩小時,每星期外出14小時,接觸戶外自然光,刺激眼球分泌多巴胺,防止眼球過度延長,有助減慢近視加深速度達30%;
2. 即使學童沒時間外出,建議學童亦能每學習半小時望向窗外,亦可接觸自然光及望向遠景,紓緩眼球負擔;
3. 選用屏幕較大的平板或座枱電腦,使用時避免字體太小,加重眼球負荷,亦須與屏幕保持30至50厘米距離。
(新冠疫情)
- 關注小兒哮喘留意咳嗽氣促喘鳴徵狀 及早治療增「斷尾」機會
- 【自閉症譜系障礙】《非常律師禹英禑》助社會理解自閉症 了解ASD常見7個症狀
- 【瘧疾】瘧蚊叮咬出現發燒、嘔吐等5個徵狀可併發貧血、昏迷 慎防蚊子傳播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
-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紅腫熱痛 宜盡早治療紓緩重拾正常生活
- 【創傷後遺症】災難後的傷痛持續? 了解創傷後壓力症4個主要症狀 (醫賢心事)
- 隱源性腦中風年輕人高危?拆解5大隱藏病因 對症下藥減再中風風險
- 【跌倒】40歲後肌肉流失 平衡力反應變差 young old防跌3招鍛煉下肢
- 疫境中決心成為新一代護士 學護起步 守護更多人健康
- 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 【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談笑用兵」及時辨識中風病徵 應對危機減患者後遺症
- 【新冠肺炎】南非新發現C.1.2變種病毒株 每年突變逾40次更具傳播性 5月至今已擴散7國 短時間增長幅度與Delta相似
- 認識偏頭痛4大病徵 服止痛藥可了事?拖延治療影響控制痛症、減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