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延長急性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 養和醫院應用AI計算可挽救腦組織數量 增嚴重病人康復機會
對中風患者來說,診斷和治療都必須爭分奪秒,尤其是在病發後的黃金3小時。不過,隨着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養和醫院引入了人工智能系統RapidAI,為急性中風病人進行腦血管磁力共振造影及灌注造影影像的分析,並計算出病人剩餘可挽救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即使病發後3小時才抵達醫院,只要仍有足夠數量和比例的可挽救腦組織,亦有機會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增加康復機會。
嚴重中風病人 引入AI治療不再限黃金3小時
養和醫院於2016年推出「中風急救治療ASAP 1.0計劃」,主要是為病發3小時內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提供血栓溶解治療,即是通過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分解堵塞血管的血栓,讓腦組織恢復供血等服務,至今已處理98宗個案。再推出的「 2.0計劃」,則針對嚴重中風病人,即使病發後超過3小時才抵達醫院或在病發3小時內已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仍未得到改善的病人,醫生可利用人工智能系統,為病人提供的客觀數據及影像分析,判斷病人是否適合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延長嚴重中風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不再限於3小時。
急性中風病人術後康復進度良好RapidAI人工智能系統至今已應用8個月,醫院共有兩名急性中風病人被評定為適合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術後情况良好。其中去年11月84歲男病人發現右邊肢體無力及言語不清,立即送往醫院24小時門診部,醫生為他診症並初步診斷為中風。雖然病人在病發一小時內已抵達醫院,但由於他有心房顫動病歷及正服用抗凝血劑(薄血藥),因此不適合進行靜脈血栓溶解治療。
其後醫院再為病人進行磁力共振掃描灌注造影,並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計算可挽救腦組織與壞死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經醫生評估後,病人適合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術後病人的康復進度良好,說話、吞嚥能力和四肢的活動能力亦有改善,並在兩個半星期後出院。
下圖為缺血性中風病人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前及手術後的分別,可見紅圈位置回復血流。
RapidAI最快10分鐘有數據 協助醫生判斷治療方案
人工智能系統最快可於10多分鐘內有報告,加快協助腦神經科及腦神經外科醫生爭取時間判斷嚴重中風病人的治療方案,包括是否適合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為病人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適用於大血管栓塞的嚴重中風病人。腦神經外科醫生會利用導管,經腹股溝動脈穿刺延伸至腦部動脈,取走堵塞血管的血塊,恢復供血至腦部組織。此手術可於嚴重中風病人發病6小時內進行,而外國更有研究顯示,符合若干條件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經過灌注造影配合人工智能軟件分析,在病發16小時內或24小時內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仍有良好效果。動脈血栓移除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例如病人的血管有機會受損而令病情惡化,因此醫生必須根據影像數據進行審慎的分析及臨床評估,以選擇最適合接受這手術的病人。無論是嚴重或是輕微中風,愈早治療,康復的效果會愈好。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
- 【新冠疫情】疫苗通行證擴至13指定醫療處所 關於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等疫苗通4個常見問題
-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兩宗2月染疫3個月後二次感染疑涉BA.2.2 前四波染疫900人今波再中招 梁子超料再感染病徵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