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一旦子宮出現問題,必須要作詳細檢查和診治,而宮腔鏡便是婦產科專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它能協助醫生觀察清楚宮腔內的情况;亦可為病人施手術,例如切除宮腔內的瘜肉、子宮肌瘤等,由於宮腔鏡屬較低入侵性的內窺鏡手術,風險相對較低,安全性更高。

宮腔鏡分為診斷、手術 後者設鏡頭傳送影像至屏幕
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劉雅婷醫生指,宮腔鏡是內窺鏡的一種,經陰道放入子宮內,作檢查和手術用途。診斷用和手術用的宮腔鏡並非完全一樣,診斷用的宮腔鏡直徑約3至4.5毫米。而手術用宮腔鏡較粗,直徑約6.5至10毫米,更裝有鏡頭,能將宮腔內的影像即時傳送到屏幕,方便醫生施手術,並會注入液體進入宮腔,令宮腔脹大,以便檢視。
診斷用宮腔鏡 vs 手術用宮腔鏡
診斷用 | 手術用 | |
直徑 | 3 – 4.5mm | 6.5 – 10mm |
麻醉下進行 | 不需要/需要 | 需要 |
場所 | 診所/日間病房/手術室 | 手術室 |
劉醫生指出,有兩種常見婦女疾病是可透過宮腔鏡手術切除,一種是瘜肉;另一種是向宮腔內生長的肌瘤,兩種疾病均可能引致經血量多,不規則陰道出血,影響胚胎着牀等問題,因此需積極處理。
最快30分鐘完成瘜肉切除
切除瘜肉的手術用宮腔鏡通常會配合鉗、剪刀、電切儀等儀器,整個過程需時約30至45分鐘,術後婦女或會出現經痛的感覺,最快即日已可落牀和正常進食,即晚或翌日已可出院。此外,術後亦會有輕微流血,一般大概維持一星期。
宮腔鏡只適用切除向宮腔內生長肌瘤
至於若用宮腔鏡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術前必須要確定子宮肌瘤是屬於向宮腔內生長的類型,兼且有超過一半以上體積凸出在宮腔內,才適合以宮腔鏡施行切除手術。如果肌瘤是生長在肌肉層內或向肌肉外圍生長,則不宜用宮腔鏡。
宮腔鏡切除手術創傷較低
運用宮腔鏡施行切除手術的好處是創傷較低,不像傳統的開腹手術或微創手術會在肚皮留下傷口,亦毋須在子宮開切口,因此風險亦相對較低,術後病人復元速度較快,痛楚較少。然而,宮腔鏡手術仍會有一般麻醉風險,亦可能有機會流血、發炎、損傷子宮或旁邊腹腔內組織等。
專題系列文章
- 【補鈣方法】港人每日鈣質攝取不足 小心增骨質疏鬆風險 如何選擇合適鈣質補充劑?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湧泉穴在腳底 每天幾分鐘按摩「長壽穴」補腎兼延緩衰老
- 防甲狀腺癌復發 碘-131治療是什麼?治療前後要注意什麼?
- 機不離手三大害處 加快頸椎間盤退化、眼畏光有飛蚊、情緒低落
- 胸口痛心臟亮警號? CTCA驗心血管?優點與風險知多啲
- 氣功調和身心須持之以恆 新手一呼一吸由吐納起步
- 中風患者常見失眠、睡眠窒息症?及早處理避免影響情緒健康、增二次中風風險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膽管結石或腫瘤可致膽管閉塞現黃疸、小便茶色症狀勿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