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行山練「烈陽神功」?做足5招免中暑
【明報專訊】近年不時有山友提出要苦練「烈陽神功」,意思是在酷熱豔陽下登山,認為在高溫下可提升訓練效果,然而Elton不認同這做法。他解釋,高溫下心跳會較快,水分也流失得快,令人較易疲倦,但辛苦感覺和訓練成效不一定成正比,「愈辛苦不代表愈有效,有時可能是超出能力範圍,最終會增加受傷風險」。
愈辛苦不代表愈有效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則認為,這種操練方法只適合專業運動員在有系統下訓練,「與高原訓練差不多,當我們在惡劣環境下做運動,身體一旦適應了,之後在較舒適的氣候下做相同運動,可達到較好表現,只是一般業餘山友,體能未必足夠應付這個操練,很易發生意外或中暑等危機」。
蕭粵中也提到,即使不是要練烈陽神功,在炎夏行山也要小心熱病,「正常體溫約36℃至37℃,身體有恆溫機制,會透過排汗及擴張毛孔來散熱。當人大量流汗,流失體內的水及鹽時,有可能出現熱衰竭,此時身體仍能排汗,皮膚濕潤,患者有頭暈、惡心及臉色蒼白等徵狀」。如體溫持續上升,可能引致中暑,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體內器官運作失調,有生命危險。一旦懷疑有人中暑,首要為患者降溫,帶對方去陰涼地方休息,也要解開緊身衣物,同時可灑水在患者皮膚上,為對方撥扇或用冰敷在患者的頸側、腋下及腹股溝降溫。若患者神志不清,要報警求助。
蕭粵中提醒山友熱天行山要注意以下5點:
1. 每15分鐘飲200毫升水
熱天在戶外活動,應每15分鐘飲200毫升水,運動量大時要飲多些。而且別等到口渴才飲水,因口渴時代表身體已失去一定水分。另外可留意小便顏色,最理想是透明或淡黃色,若呈深黃色已代表身體開始缺水。
2. 勿穿深色衣物
要穿鬆身、通爽及淺色衣物,別穿深色服飾令身體吸熱,布料最好具防曬功能。同時山友應要做足防曬工夫,預防曬傷。
3. 留意天氣報告
因夏季不時有雷暴,出發前留意天氣報告,一旦天氣不穩定,便要取消活動。
4. 預備撤退路線
路線最好多樹蔭及中途有撤退點,方便有需要時可快速回到市區。
5. 服感冒藥後勿上山
如有感冒並服用過成藥,即使病情好轉也避免行山,因感冒成藥或含抗組織胺,會減弱排汗功能,令人更難散熱,增加中暑風險。
- 【減脂增肌妙法】生酮、低糖戒碳水化合物無助增肌?營養師教路負重訓練前後飲食須知
- 睇片健身學瑜伽減肥增肌? 醫生提醒網上影片忌盡信 運動要適當適量
- 【祛濕】夏天濕氣重人乏力 少食甜點生冷 3招祛濕調養脾胃不適(附藥膳調理湯水。養生帖)
- 【腰背痛】盆骨力量不足引致?教你3A訓練強化臀大肌 加強支撐盆骨周邊組織(好zone動)
- 阿基里斯跟腱在哪?跟腱斷裂原因?術後護理、復康訓練4階段
- 【世界手部衞生日】潔手七式 你我要識 (衛生處方)
- 【步行運動】間歇式步行助減肥 倒後行練平衡 4種步行變奏 研究:日行4400步死亡率跌41%
- 【腰背痛】訓練內層核心肌群 向BB學習 手腳朝天胸式腹式呼吸並用(談痛說情)
- 男性更年期3類徵狀 易疲倦 脂肪增 性慾減 缺乏動力(養生帖)
- 情緒病降低幸福感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心態(醫賢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