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症狀:周邊視野先受損 嚴重致影響中央視力 缺乏維他命A人士勿輕視(附患者4大注意)
夜盲症的症狀是什麼呢?患者會在晚間、黑暗或光線微弱的環境中視物不清。隨着問題加深,患者後期的中央視力也有機會受影響,最終或會失明。究竟缺乏維他命A的人士,是否會較容易出現夜盲症呢?還有夜盲症有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原來先天性夜盲症病人的病因是源於視桿細胞的功能缺失所引起,因此暫時未有根治方法。雖然如此,及早發現並透過一些治療和視覺輔助,有助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夜盲症初期症狀:周邊視野先受損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醫生解釋,視網膜內的視桿細胞(rod cell)負責感應光線,因此當其出現病變時,視力會在較暗的環境下變弱,造成夜盲症。由於視桿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四周,故初期徵狀是周邊視野先受損,隨着問題惡化,病情後期會連中央視力亦可能受影響。一旦視桿細胞完全喪失功能,病人即使在充足光線下亦無法看清事物,最終失明。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防疫要提升免疫力 由飲食開始 營養師教你選擇食材、儲糧、自備餐盒貼士
先天性夜盲症:視桿細胞病變引起
大部分先天性夜盲症的病因是源於「視網膜色素變性」,它會令病人的視桿細胞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失去功能,部分患者甚至早於出生時已有功能缺失。此外,「先天性靜止性夜盲」和「脈絡膜缺失症」患者的視桿細胞同樣在出生時已出現功能問題,視力均因而受到影響。這些先天性夜盲症患者,有較大風險患上黃斑囊樣水腫、白內障或青光眼等問題。
後天性:常見缺乏維他命A引致
至於後天的夜盲症,較為常見是維他命A缺乏症所引致。碧醫生指出,由於維他命A可在人體轉化成視黃醛,它有助激活視桿細胞內的視紫紅質(Rhodopsin),讓視桿細胞得到感光能力,因此缺乏維他命A的人士,較易出現夜盲症。此外,嚴重視網膜脫落或病變、青光眼、病變性深近視等嚴重眼疾,都有機會誘發夜盲症的問題。然而,這些後天的夜盲症並不會增加誘發其他眼疾的風險。
相關文章:青光眼隨時偷走視力致盲 及早控制眼壓 藥物、手術治療方法多
先天性夜盲症暫未能根治
先天性夜盲症能否及早發現呢?碧醫生表示,部分的先天性夜盲症可透過基因排序檢測發現,可在胎兒出生前已得知相關問題。至於已出生人士,她強調及早檢查並確診,作出適當治療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現時檢查夜盲症的方法,一般會安排視網膜電流圖檢查,測試在不同光源環境下,視網膜的感光反應,以及視力檢查等;如有需要,亦可安排基因檢查來辨識問題。
人工視網膜手術助保持視力
治療方面,碧醫生指出,醫學界暫時未有方法可根治因視桿細胞病變引致的先天性夜盲症,但仍有方法緩減病情惡化,例如處方高劑量的維他命A和葉黃素,惟需注意有機會出現副作用,因此須嚴格按照醫生處方的劑量,切勿自行在市面上購買相關補充品。
此外,醫生亦可透過人工視網膜手術,刺激患者的視神經以保持其視力。現時醫學界發現部分先天性夜盲症與特定基因變異有關,因此部分患者可透過基因治療改善問題,惟費用會相對昂貴。
相關文章:【青光眼】與深近視息息相關?小心青光眼來襲 教你瞄準桌球兼護眼之道
患者要注意4個生活細節 減意外風險
碧醫生亦強調,夜盲症患者須注意生活細節,避免因視野收窄而構成意外:
■ 盡量確保光源充足
■ 減少室內環境障礙物
■ 注意高低不平地面
■ 利用鮮明顏色對比作視覺提醒
- 【肺癆病】3.24世界防癆日 籲公眾關注結核病(衛生處方)
-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 營養師拆解不同測試方法
- 體檢解構(下) 癌症指數的迷思
- 【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 【生蛇】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免疫力下降帶狀疱疹伺機發作 72小時內服藥減後遺症 (談痛說情)
- 腸漏症是什麼?與脂肪肝、糖尿、哮喘有密切關係?(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 【脊椎關節病變】腰背痛或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腰、關節及其他器官 持續痛宜盡早求醫
- 【罕見病】認識白化症 身體缺色素皮膚毛髮全白 做足防曬免皮膚眼睛受損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新冠康復者】咳嗽痰多 煲湯燉梨 紓緩新冠癒後不適 助恢復元氣(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