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失眠的定義包括難以入睡、睡覺中途醒來、早醒、日間有睡意等等,當然要排除因抑鬱症、痛症、肺積水所引起的失眠。」方日旭指,每周失眠逾3次,持續逾3個月,便屬長期失眠,有機會增加患焦慮症、憂鬱症、心血管疾病、痛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持續失眠,試過不同方法仍無改善,而且覺得辛苦,便應該尋求家庭醫生協助。
方日旭建議可培養睡眠衛生習慣:
1. 作息定時,避免午睡及賴牀
2. 不要在牀上工作或看電視
3. 若在牀上超過15至20分鐘仍未能入睡便不要勉強,可先起牀坐一會
4. 避免在睡前做劇烈運動
5. 睡前5至6小時內,忌飲含咖啡因類飲品
6. 不要用過熱或過冷的水冲涼
▲睡前禁用 — 想有覺好瞓,應避免在牀上使用手機或工作。(torwai@iStockphoto)
專題系列文章
- 【痛症】長途機上睡覺致腰痠頸痛?自備充氣式頸枕不適合?(談痛說情)
- 世界睡眠日|你睡得好嗎?了解睡眠周期 找出失眠、鼻鼾、夜尿成因 培養助眠生活及飲食習慣
- 睡眠窒息分三級 輕中嚴重程度治療有不同 注意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 了解什麼是深層睡眠
- 【睡眠與疾病】睡眠窒息症患者 慎防青光眼來襲
-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 【睡眠與疾病】老友記睡眠習慣改變 宜日間多活動 夜晚睡得好
-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 【睡眠與疾病】睡眠衛生兩大原則做得到 自然睡得好
- 草本成分或與西藥相冲 亂用睡眠補充劑 隨時傷「心」
- 【睡眠與疾病】你有失眠嗎?安睡貼士:養成好習慣KO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