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消化不良恐胃炎 增胃癌風險 查找胃炎5大高危因素 胃鏡檢查要麻醉嗎?
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時間長、食無定時,加上壓力大,導致經常出現胃痛、胃脹、飽滯不適、火燒心等消化不良徵狀,如果徵狀持續可能需要接受胃鏡檢查找出原因。有醫生指出,持續胃炎(Gastritis)更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甚至演變成萎縮性胃炎,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引致胃炎的5大高危因素是什麼呢?什麼情况下才需要接受胃鏡檢查呢?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JUMP企業招聘日2022
】 雲集多間不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參展 有即場招聘及應徵 仲有專業專題講座 8月13日香港喜來登酒店 把握搵工機會 |
持續消化不良 胃炎致胃壁「腸化生」增胃癌風險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醫生表示,消化不良是一種徵狀,除了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亦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等,甚至是癌症的先兆。
別以為胃炎只是小事!唐醫生指,胃炎會對胃壁造成破壞,持續胃炎不但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更會演變成萎縮性胃炎,一直沒有理會令胃壁出現「腸化生」現象,即腸道的黏膜細胞出現在胃壁,便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胃炎5大高危因素 4種情况照胃鏡查找病因
胃炎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喝烈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服用某些消炎藥、多進食刺激性食物等。要分辨萎縮性胃炎和一般胃炎,必須透過胃鏡檢查:萎縮性胃炎在胃鏡觀察下,胃壁黏膜會呈偏白色,並且出現胃壁變薄情况,相反一般胃炎從胃鏡下觀察,會呈紅色,出現急性發炎現象。
唐醫生提醒,如果持續出現吞嚥困難、消化不良徵狀,或者體重無故急降、大便呈黑色,都應考慮接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病因。
相關文章:【胃癌】胃癌三大風險因素:常吃鹽醃製品、多飲酒、少吃水果 營養師教你 護「胃」8大飲食法則
胃鏡檢查揪出萎縮性胃炎 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 減不適感
很多人都擔心做胃鏡檢查要「生吞」胃鏡!唐醫生表示,其實現時會配合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並在病人喉部噴上麻醉藥,減少胃鏡進入喉嚨時的不適。一般胃鏡檢查需時約10分鐘,醫生會把內視鏡經口腔進入病人體內,同時充氣以撐開胃部方便檢查,過程中病人有機會感到輕微喉痛、上腹膨脹、噁心等。
一旦發現患上胃炎,醫生會評估病人的情况建議適當治療,包括抑制胃酸藥物,如果確認病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便需要服用抗生素療程。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胃不適及早求醫
唐醫生提醒不論有否胃炎,平日都應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定時進食、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吃得太飽、太快,以減輕胃部負荷;避免睡前3小時吃太飽或進食高脂食物;戒煙戒酒、多運動,好好控制壓力及情緒,若發現胃部不適相關病徵,便要及早求醫和治療。
- 【接種疫苗】一星期累計逾2000幼童接種科興 劉宇隆籲速購幼童版復必泰加快接種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5個問題自我評估肌少症 逆轉有法3個錦囊 改善肌肉量和肌力
- 【認知障礙症】阿茲海默症新藥可延緩退化?臨牀測試成效參差副作用嚴重惹關注(附:阿茲海默症知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