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時間長、食無定時,加上壓力大,導致經常出現胃痛、胃脹、飽滯不適、火燒心等消化不良徵狀,如果徵狀持續可能需要接受胃鏡檢查找出原因。有醫生指出,持續胃炎(Gastritis)更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甚至演變成萎縮性胃炎,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引致胃炎的5大高危因素是什麼呢?什麼情况下才需要接受胃鏡檢查呢?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持續消化不良 胃炎致胃壁「腸化生」增胃癌風險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醫生表示,消化不良是一種徵狀,除了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亦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等,甚至是癌症的先兆。
別以為胃炎只是小事!唐醫生指,胃炎會對胃壁造成破壞,持續胃炎不但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更會演變成萎縮性胃炎,一直沒有理會令胃壁出現「腸化生」現象,即腸道的黏膜細胞出現在胃壁,便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胃炎5大高危因素 4種情况照胃鏡查找病因
胃炎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喝烈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服用某些消炎藥、多進食刺激性食物等。要分辨萎縮性胃炎和一般胃炎,必須透過胃鏡檢查:萎縮性胃炎在胃鏡觀察下,胃壁黏膜會呈偏白色,並且出現胃壁變薄情况,相反一般胃炎從胃鏡下觀察,會呈紅色,出現急性發炎現象。
唐醫生提醒,如果持續出現吞嚥困難、消化不良徵狀,或者體重無故急降、大便呈黑色,都應考慮接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病因。
相關文章:【胃癌】胃癌三大風險因素:常吃鹽醃製品、多飲酒、少吃水果 營養師教你 護「胃」8大飲食法則
胃鏡檢查揪出萎縮性胃炎 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 減不適感
很多人都擔心做胃鏡檢查要「生吞」胃鏡!唐醫生表示,其實現時會配合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並在病人喉部噴上麻醉藥,減少胃鏡進入喉嚨時的不適。一般胃鏡檢查需時約10分鐘,醫生會把內視鏡經口腔進入病人體內,同時充氣以撐開胃部方便檢查,過程中病人有機會感到輕微喉痛、上腹膨脹、噁心等。
一旦發現患上胃炎,醫生會評估病人的情况建議適當治療,包括抑制胃酸藥物,如果確認病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便需要服用抗生素療程。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胃不適及早求醫
唐醫生提醒不論有否胃炎,平日都應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定時進食、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吃得太飽、太快,以減輕胃部負荷;避免睡前3小時吃太飽或進食高脂食物;戒煙戒酒、多運動,好好控制壓力及情緒,若發現胃部不適相關病徵,便要及早求醫和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