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中大康復者研究:21.5%稱有乾眼症狀 視力模糊、瘙癢最常見 近半有「眼球爆拆」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累計逾百萬市民染疫。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康復後有較高風險患上乾眼症或出現相關症狀,問卷調查顥示,21.5%康復者於康復後出現至少一種乾眼症症狀,最常見依次為視力模糊、瘙癢及疼痛燒灼感等;病情嚴重、即Ct值較低者,出現症狀風險較高。即平均每5名康復者中,便有1人出現視力模糊或瘙癢等,近半經眼科檢查後發現有「眼球爆拆」,即眼角膜受損。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每5名新冠康復者便有1人出現與乾眼症相關的症狀。左起為該學系副教授莊金隆、講座教授彭智培、學系系主任譚智勇及助理教授尹浩柟。(中大醫學院提供)
相關文章:近視、散光不斷加深要留神 錐形角膜20至40歲易病發 眼敏感患者少捽眼為妙
新冠康復者研究:21.5%稱有乾眼症狀 視力模糊、瘙癢最常見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團隊早前邀請228名於2020年2月至12月期間確診新冠的患者參與研究,於其康復後1至3個月內提供眼科檢查,同時邀請109名健康人士參與研究作對比。研究已於國際期刊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澳洲及新西蘭皇家眼科醫學院官方期刊》)發表。
研究團隊發現,新冠康復者的瞼板腺功能,即分泌油脂、構成保護膜防止淚水蒸發的表現較健康人士差,以0分屬正常、3分為嚴重計,新冠康復者平均為1.14分,即有輕至中度瞼板腺功能障礙,較健康人士的0.92分稍高;康復者亦較多出現「眼球爆拆」,48.9%人在「角膜螢光素染色試驗」中驗出陽性,即有眼角膜受損迹象,較健康人士的38.6%高10個百分點。
問卷調查亦顯示,21.5%康復者於康復後出現至少一種乾眼症症狀,最常見依次為視力模糊、瘙癢及疼痛燒灼感等;病情嚴重、即Ct值較低者,出現症狀風險較高。將康復者Ct值由高至低排例,Ct值每低1度,康復後首月內出現症狀風險便增加一成。

(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理大研究:4成新冠康復者6至12個月仍受長新冠困擾 持續疲勞、下肢乏力 康復八式助復元(附短片)
接種新冠疫苗可減重症 預防康復者眼部後遺症
研究首席作者、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尹浩柟解釋,正常情况下淚膜可維持約10秒,研究中新冠康復者的淚膜破裂時間較正常快1秒,病情嚴重、曾需吸氧者再快1.6秒,因長期有氧氣在鼻腔流動加速淚液蒸發,康復後淚液亦有較高風險變不穩定。
研究團隊認為,接種新冠疫苗可減重症,故亦是預防康復者眼部後遺症的最有效措施,呼籲市民盡快打針,減低感染後出現乾眼症風險。
(新冠疫情)
- 【戒煙】調查:中學生吸電子煙比率增0.3%有上升趨勢 傳統煙吸煙率減 年內推「煙草終局」時間表
- 【新冠疫苗】第4針保護力僅多兩月?劉宇隆:18至59歲人士接種3針染疫出現重症及死亡機率接近零 長者長期病者宜打4劑
- 【猴痘】猴痘症狀似天花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皮疹蔓延 可持續21天 兒童易併發症 世衛:天花疫苗85%保護力 歐美多國續爆發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累計逾百萬市民染疫。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康復後有較高風險患上乾眼症或出現相關症狀,問卷調查顥示,21.5%康復者於康復後出現至少一種乾眼症症狀,最常見依次為視力模糊、瘙癢及疼痛燒灼感等;病情嚴重、即Ct值較低者,出現症狀風險較高。即平均每5名康復者中,便有1人出現視力模糊或瘙癢等,近半經眼科檢查後發現有「眼球爆拆」,即眼角膜受損。
相關文章:近視、散光不斷加深要留神 錐形角膜20至40歲易病發 眼敏感患者少捽眼為妙
新冠康復者研究:21.5%稱有乾眼症狀 視力模糊、瘙癢最常見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團隊早前邀請228名於2020年2月至12月期間確診新冠的患者參與研究,於其康復後1至3個月內提供眼科檢查,同時邀請109名健康人士參與研究作對比。研究已於國際期刊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澳洲及新西蘭皇家眼科醫學院官方期刊》)發表。
研究團隊發現,新冠康復者的瞼板腺功能,即分泌油脂、構成保護膜防止淚水蒸發的表現較健康人士差,以0分屬正常、3分為嚴重計,新冠康復者平均為1.14分,即有輕至中度瞼板腺功能障礙,較健康人士的0.92分稍高;康復者亦較多出現「眼球爆拆」,48.9%人在「角膜螢光素染色試驗」中驗出陽性,即有眼角膜受損迹象,較健康人士的38.6%高10個百分點。
問卷調查亦顯示,21.5%康復者於康復後出現至少一種乾眼症症狀,最常見依次為視力模糊、瘙癢及疼痛燒灼感等;病情嚴重、即Ct值較低者,出現症狀風險較高。將康復者Ct值由高至低排例,Ct值每低1度,康復後首月內出現症狀風險便增加一成。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理大研究:4成新冠康復者6至12個月仍受長新冠困擾 持續疲勞、下肢乏力 康復八式助復元(附短片)
接種新冠疫苗可減重症 預防康復者眼部後遺症
研究首席作者、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尹浩柟解釋,正常情况下淚膜可維持約10秒,研究中新冠康復者的淚膜破裂時間較正常快1秒,病情嚴重、曾需吸氧者再快1.6秒,因長期有氧氣在鼻腔流動加速淚液蒸發,康復後淚液亦有較高風險變不穩定。
研究團隊認為,接種新冠疫苗可減重症,故亦是預防康復者眼部後遺症的最有效措施,呼籲市民盡快打針,減低感染後出現乾眼症風險。
(新冠疫情)
- 【戒煙】調查:中學生吸電子煙比率增0.3%有上升趨勢 傳統煙吸煙率減 年內推「煙草終局」時間表
- 【新冠疫苗】第4針保護力僅多兩月?劉宇隆:18至59歲人士接種3針染疫出現重症及死亡機率接近零 長者長期病者宜打4劑
- 【猴痘】猴痘症狀似天花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皮疹蔓延 可持續21天 兒童易併發症 世衛:天花疫苗85%保護力 歐美多國續爆發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