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丨增強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131)
【明報專訊】新冠疫苗成為每日新聞及茶餘飯後的重點話題,例如疫苗究竟效用多少?哪一個生產商較可信?副作用出現的機率有多大?縱是安全有效的疫苗,也並不是對每個人的成效都一樣。其實許多研究已經指出,多種因素包括年紀、性別、疾病、遺傳、嬰兒成長環境、運動、吸煙、腸道微生態等,都直接影響多種疫苗的成效。而比較容易改善的,就是一些後天及人為的因素。
運動提升疫苗對製造抗體反應
以往我曾提及餵哺母乳的益處,多項研究發現,母乳比奶粉更有效提升嬰兒接種不同疫苗後的抗體反應。社會應該提供更多空間及合適環境,鼓勵婦女多用母乳餵哺嬰兒。
研究亦指出運動可提升疫苗對製造抗體的反應,而運動的成效對於年長人士更為明顯。一項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人,每星期3次、每次20分鐘帶氧運動,可提升流感疫苗的效力。相反,吸煙卻減低多種疫苗刺激身體製造抗體的能力。
在眾多可以改變的因素中,腸道微生態對疫苗成效的研究算是最多的。不是所有益生菌都可以提升免疫力,多項研究指出Bifidobacteria、Lachnospiraceae及Ruminococcaceae能夠提升身體對多種疫苗的免疫系統反應。
改善失衡腸道微生態
這是否代表服用以上的益生菌便可以提升我們的免疫力?不是這麼簡單的。第一、Bifidobacteria、Lachnospiraceae及Ruminococcaceae代表3個不同家族的細菌,其中只有某些家族成員才能提升我們的免疫力;第二、不同種族及地區的人所缺乏的益生菌都不一樣,中大醫學院的腸道微生態科研團隊發現,華人普遍缺乏Bifidobacteria當中某些對免疫力相關的重要家族成員,而這些有用的Bifidobacteria成員組合並不常見,因為它們需要複雜的科技及其他因素配合才能成功製造。
要提升對新冠病毒的抵禦能力,我們便要作出更好的準備。我鼓勵餵哺母乳保護我們的下一代。此外,避免吸煙及經常運動可以增加對接種疫苗後身體製造抗體的反應。對於大眾市民,我相信改善失衡的腸道微生態可以提升疫苗的成效。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 【新冠肺炎】豐澤樓污水樣本有新冠病毒 再強制檢測增3患者現病徵 徐德義:過去1星期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佔27%
- 新冠肺炎|張竹君:源頭不明個案包括司機、院友、家庭主婦、售貨員、裝修工人、外傭 市民防疫仍須謹慎(新增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檢測|42座強制檢測大廈5.5萬人中16確診 新增3大廈須1月8日前檢測(附社區檢測中心地點及深喉唾液收集點)
- 新冠疫苗丨增強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131)
- 脊柱側彎非坐姿不正確 源於基因變異 留意3大狀况 青春期篩查助早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