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養和醫院一項有關院內醫護打針後的研究發現,打首劑科興疫苗後驗出抗體呈陽性的比例較打復必泰BioNTech少,接種復必泰的以3種方法檢驗均有九成人抗體呈陽性,科興則由不足兩成至近77%不等;而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打科興者的抗體水平亦比打復必泰低。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12-15歲青少年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勿做劇烈運動 專家指臨牀研究針後常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發燒
港124萬人接種首劑復必泰BioNTech 94萬人打科興
本港已有近218萬人接種首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佔合資格人口32%。當中約124萬人打復必泰BioNTech疫苗,約94萬人打科興疫苗,但一直未有港人接種兩款疫苗後的抗體水平的詳細數據公布。而昨日有51,300人接種疫苗,其中12,000人打第一劑科興,17,200人打第一劑復必泰,逾143萬人已打兩劑,約佔合資格人口21.1%。
養和:科興首針後 抗體陽性比例低見19%
養和醫院病理學部等部門的團隊日前在《香港醫學雜誌》發表研究,他們在2月底至4月底招募了457名打疫苗的醫護,當中220人打科興,237人打復必泰。
這些醫護在打第一針及第二針後,研究團隊分別用3種技術為他們驗抗體,結果發現,醫護打完第一劑復必泰19日後,用不同方法均驗出逾九成人抗體呈陽性;至於打完第一劑科興後26日的醫護,若驗總抗體,有76.8%驗出陽性,驗S蛋白IgG有64.7%呈陽性,若驗替代中和抗體,只有19.3%呈陽性。
研究團隊在這些醫護打完第二針後28日再驗抗體,結果發現,打復必泰者,用不同方法驗出的抗體水平,都較打科興者更高,例如若驗S蛋白IgG,打科興者抗體水平平均值為1005.2 AU/mL,打復必泰則有11,572.6 AU/mL。
研究團隊在已打兩針的289人當中,發現有兩人驗出S蛋白IgG陰性,文章沒有透露二人是打什麼疫苗,但稱他們的免疫功能較低,其中一人要服抗風濕藥,另一人患慢性淋巴球白血病。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 (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更新6月22日)
打完兩劑滿4星期前 仍須做好防疫措施
研究團隊指出,大部分參與研究的醫護,在打兩針後滿4星期時都有產生抗體,但抗體水平到什麼程度才足以保護接種者免受感染,仍不清晰。文章又提到,研究顯示在打完兩針滿4星期前,都需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及做好其他防感染措施。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
- 日本排核污水憂海產有輻射?專家:避吃吞拿魚、比目/金目鯛、貝殼等3類海產 鯖魚較安全
- 【猴痘】再增感染個案 7月至今27宗 25歲男潛伏期內在港有高風險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