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民檢測9.1開始 推出健康碼 附:採樣、預約、對象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近日有回落趨勢。特首林鄭月娥今午(21日)公布「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由9月1日開始,爭取在兩周內完成。至於健康碼,會待本港疫情緩和後可逐步落實。
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表示,欲申請健康碼的市民需要先在網上預約系統取得配額,再到衛生署認可的醫療機構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會上載至電腦系統,申請人需到系統下載香港健康碼,再自行申請廣東或澳門健康碼。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在即 市民對病毒檢測四大謬誤 專科醫生逐一拆解
【新冠肺炎】港人出現抗疫疲勞?穿雨衣戴手套有效防疫?時刻警剔做好個人衛生 勿忽略生活細節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全民檢測要點一覽:
日期:9月1日開始,為期7天,會按實際情況延長不多於7天
對象:全港無病徵香港居民(6歲以下兒童、不適合檢測者除外)
費用:一次過免費檢測,自願參與
檢測中心開放時間:早上8時至晚上8時,其中有1小時清潔消毒
參加方法:網上預約登記,會先開放首7天預約(政府稍後公布開始登記的日期)
預約所需資料:姓名、身分證號碼、流動電話號碼,預約時選擇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日期及時段
採樣方式:採樣由受過相關訓練的醫護人員進行,採集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樣本採序號 不透露個人資料 檢測後銷毁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補充,結果呈陰性者會收到登記號碼手機短訊通知,陽性者由衛生署致電通知,安排入院隔離治療。他強調,樣本瓶只會標示序號,不會有個人資料;全部檢測於香港進行,不會送出香港以外地方,完成後樣本會銷毁。
許樹昌籲市民參與全民檢測 何栢良倡針對性檢測免「浪費子彈」
政府抗疫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早(21日)在商台節目中表示,從傳媒得知政府擬開展兩周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他認為較理想是有500萬、600萬人參與,若僅有百多萬人參與,作用不大,反映不到社區情況,可能仍有很多隱形傳播鏈找不到。他呼籲市民盡量參與檢測,希望找出沒病徵的患者,截斷社區傳播鏈。
許樹昌稱,今次社區檢測採集鼻腔及咽喉樣本,並非鼻咽位置,他知道已有2000多名醫護人員報名參與協助採樣,期望會有4000至5000名醫護參與。他表示自己已透過中大報名,計劃請假參與兩天。
被問到政府是否應定期推行全民檢測,許樹昌認為日後可為高危行業作定期檢測,例如院舍工作人員及院友,又或在爆發疫情的地區作定期檢測。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稱,對全民檢測的防疫成效有保留。他舉例說,近月北京、深圳能迅速控制疫情也非靠全民檢測,而是用早診斷早隔離的方法。他認為應該針對性做病毒檢測,否則「浪費子彈」,成效低。
他亦建議為食肆、街市及超市的員工做檢測,認為成效比起為感染風險低的一般市民做檢測更大。
- 新冠疫苗非建議每年或定期打加強劑 接種新建議:未染疫6個月至17歲應打齊3針
-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 【胃酸倒流】 研究: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