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場雷雨,下午酷熱警告,晚間秋風送爽,秋夏交替,早晚溫差大,令不少人病倒。
發燒、感冒十分常見,一般三數天便痊癒。不過,當病情一直惡化,心跳加速,血壓下降,神志不清,出現肺炎可致呼吸衰竭,隨時拖垮心臟、腎臟,多個器官一起罷工。
當出現多重器官衰竭,醫生要在1小時內處理病人「ABC」,同時處方抗生素,輸送液體等以減低病情惡化甚至死亡風險。
■問醫生
◆馮:馮加恆(養和醫院駐院醫生)
◆李:李衛全(深切治療科專科醫生)
■哪個器官「罷工」易察覺?
問:何謂「多重器官衰竭」?
李:器官衰竭的定義,是器官的運作需靠外來儀器或藥物的支持才能維持功能,例如血壓過低至需要使用強心藥;肺部衰竭而要使用呼吸機,供應高濃度氧氣;腎臟轉差,小便減少導致累積尿毒,到最後需要洗血等。「多重器官衰竭」的正確名稱為「多重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是指多個不同器官功能衰竭。較易察覺出現衰竭的重要器官包括腦、心、肺、腎、肝;另外凝血系統亦有可能衰竭,要抽血才知道。腸胃衰竭則多因其他器官衰竭而被拖累。
■細菌感染最常見?
問:多重器官衰竭的成因是什麼?
李:多重器官衰竭的成因相當廣泛,但主要可以分為3類:
1. 外科原因:如車禍創傷導致大量流血、穿腸、主要血管爆裂、腦出血等
2. 感染:如肺炎、尿道炎等,最常見為細菌性感染,亦有真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屬3種情况中最多
3. 非感染性:如免疫系統疾病包括紅斑狼瘡、藥物過敏、輸錯血、妊娠毒血症等
■入ICU按「ABC」處理?
問:病人不適求診或送到急症室,如何診斷是多重器官衰竭?
馮:當病人到醫院或急症室,護士在門診分流先替病人量體溫,並讀取病人的維生指數,如血壓、心跳、血液含氧量、呼吸速度。如已出現一些器官衰竭徵狀,醫生問症會按照病人的情况來判斷,例如因傷風感冒而求診,大多由感染所引致;又如因車禍或意外創傷送院,就可能因外科問題而導致器官衰竭。醫生亦會留意病人的眼神及反應,判別他是否清醒,亦會留意病人的說話功能有否異常,有否喘氣等。若病人有多個地方不尋常,有可能短時間內惡化,出現危險,需考慮送入深切治療科。
李:病人送入深切治療科後,狀態可能很差,未必可以做身體檢查,這時醫生會先維持病人的器官運作(如病人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有呼吸衰竭、心衰竭等徵狀),按「ABC」次序來處理,A是Airway (氣道),B是Breathing (呼吸),C是Circulation (血液循環)。
針對氣道及呼吸,第一個步驟是打開呼吸道,使用呼吸機維持呼吸,並輸送高濃度氧氣維持血含氧量;針對血液循環,可使用強心藥以提升血壓。當主要器官運作穩定後,醫生要找出多重器官衰竭原因,若由感染引起,就盡快處方抗生素控制感染,並會替病人檢查,例如全身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檢驗血、小便、痰等,找出病因,從而安排相應治療,同時會考慮給予病人營養液等,以改善各個器官功能。
■心跳快、血壓跌要叫白車?
問:多重器官衰竭有何徵狀?
馮:病人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維生指數或身體狀况會有一些特別徵狀,包括發燒、血壓低(上壓低於90mmHg或比自己正常情况下跌了多於40mmHg)、心跳快(在沒有原因下心跳每分鐘多於100下)、血含氧量低(低於90%)、喘氣、呼吸急促(每分鐘多於20次)、精神迷糊,以及說話能力變差等。不過,這些指數亦有比較性,例如高血壓病人,他們的上壓平常可能已很高,所以未必會跌至90mmHg以下,令醫護人員最初未為意是多重器官衰竭。因此,在留意血壓的同時,亦要留意其他指數例如心跳,若血壓高而心跳快,亦要多加留意。曾有家長見子女胸口不舒服,山長水遠帶其看症,後來診斷為心律不整引致心衰竭,其實這情况下應立即叫救護車,送到就近的醫院醫治。
另外,醫生亦需要多加留意年輕病人,因他們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時,血壓及心跳需要一段時間才產生變化,不如年長病人般那麼快被察覺,如發現年輕病人的病情沒有好轉,就要小心檢查,找出病因及給予需要的治療。多重器官衰竭多為急性,但也有慢性,如紅斑狼瘡所引起的多重器官衰竭。
文:陳子樂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