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俗稱「爆肺」)可以在毫無先兆下突然發生,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氣促、胸口痛、乾咳,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病人有機會出現壓力性氣胸,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後果可以很嚴重!
自發性氣胸 肺泡無故爆破 7類人士易爆肺?
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表示,氣胸是指當肺部出現病變,或者因外傷、撞擊等造成破洞時,讓空氣進入胸膜腔(pleural cavity)。大部分爆肺個案都屬於「自發性氣胸」,即肺泡無緣無故破裂,男性比女性稍多,每十萬個男性中約有10人一生中會發生一至兩次,而每十萬女性大約有4人,身體特徵是較高及瘦。究竟哪些人士較易爆肺呢?
.身材高瘦、男性
.吸煙人士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氣胸程度 | 肺部塌陷比例 | 處理方法 |
輕度 | 一至兩成 | 如徵狀輕微,病人可持續觀察等待肺部自我修復,隔數天後再覆診檢查,然而中途如果情况變差,就需要立刻求診。 |
中度 | 五成 | 雖然病人仍能呼吸,但會建議病人入院吸氧氣,並透過X光檢查觀察病情。醫生亦有機會使用「針抽空氣」的方法,抽走空氣減壓。 |
嚴重 | 整個肺部也被壓住 | 若使用「針抽空氣」也無法改善,醫生會採用胸腔引流術,把一條膠管放入胸膜腔內,直接抽走裡面的空氣。 |
肋膜沾黏術 減復發機會
由於曾經出現自發性氣胸的病人,有兩至三成機會再次出現氣胸,七成機會發生於同一邊肺部,病人可考慮進行肋膜沾黏術,減低復發機會。
進行肋膜沾黏術時病人需要監察麻醉,方法是利用胸腔引流放入內窺鏡,再以手術方式刮損兩邊肺膜,令兩邊肺膜黏合,減低空氣進入這空間的機會。以往肋膜沾黏術是透過灌入化學物質,例如滑石粉,令胸腔膜及肺膜發炎和纖維化,當它們痊癒後,兩邊肺膜便會黏合在一起;現時手術不需再使用化學物質,只需要利用內窺鏡刮傷兩邊肺膜,當傷口癒合時同樣會產生纖維化,令兩邊肺膜黏合,使空氣不能進入此空間,從而減低再次氣胸的機會。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