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視物,除了眼球這個主角外,背後還需要有視神經、血管、大腦等「幕後工作人員」協助,才能順利看到東西和理解影像。其中一站失效,都會影響視力。
頸項有四條大動脈從軀幹伸延上頭顱,兩條在前方,兩條在頸椎內。前方兩條較貼近皮膚,我們用手指輕貼該位置就能感到脈搏。這兩條動脈會分支到眼球,為視網膜供血。養和醫院腦神經科中心主任蔡德康醫生指,如果這兩條動脈破裂或栓塞,就有機會導致眼中風,阻礙供血到視網膜。蔡醫生遇過病人於按摩後左眼視力模糊而求診,後來經眼科轉介到腦神經科。經檢查後,蔡醫生發現病人的頸部血管撕裂並收窄,導致血流減少所以影響左眼視力。最後要進行手術,在血管植入支架將其撐開,術後病人要服數星期的抗血小板藥以防止出現併發症。
蔡醫生指,如果血流嚴重受阻,除了視網膜的供血減少外,腦部的供血亦會受影響。由於左右腦控制相反的半邊身,所以如果是左邊頸動脈出現問題,有機會影響左眼視力,再加上右邊身無力。
除了血管,視神經的毛病亦會影響視力,最常見是視神經發炎。另外如果視神經或腦部的視覺區被腫瘤壓著的話,病人的視野會有缺損。所以病人如能清晰地告訴醫生他的視力問題,例如是單眼或雙眼受影響、眼矇還是視野缺損,都有助醫生斷症。醫生會因應情況而為病人安排腦部電腦掃描、腦部/眼球磁力共振掃描或血管造影檢查。
另外,有些病人是通往眼睛的血管被短暫阻塞而影響視力,即俗稱的小中風。如果當病人仍有徵狀時能接受醫生的檢查,可得出較準確的診斷。但如果他們到達醫院時病徵已消失,病人亦應盡量詳細描述病發經過。如小中風病人缺乏適當的治療,他們病發後首三個月有高達兩成機會出現嚴重中風,40%病人在5年內再次中風。所以他們應接受適當治療及嚴格控制中風的高危因素,例如多運動及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