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侃言續指出,這些基因測試不少是「Direct-To-Consumer Testing」(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當中並沒有醫生與病人的關係,既沒有醫生解說報告,由於不同種族的遺傳病發病率都不同,這些檢測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和數據,可能只適用於某一種族的人,未必適用於華人,令受檢者虛驚一場。
另外,基因圖譜是極度私隱的個人資料,透過這些商業銷售模式推廣,究竟檢測者的私隱有沒有受保障?鍾舉例,有保險公司透過買保險送贈基因測試作招徠,市民要留意保險公司會否得到投保人的基因測試結果,因風險因素而提高保費。此舉等於向第三方披露,個人基因資料有可能不受保障。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基孔肯亞熱多地爆發 衛健委: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 不用日行一萬步?研究:日行7000步可降25%心血管病、38%認知障礙風險
- 【致敏食物】研究:鑑定11種蟹致敏原 首發現皇帝蟹獨有MDH 冀免不必要戒口
- 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 基孔肯雅熱多經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症狀:發燒、皮疹或關節痛 應立即求診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