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糖尿病護理皮膚5貼士】血糖偏高影響血管兼易致皮膚病變 無故現紅色疹塊是警號

【糖尿病護理皮膚5貼士】血糖偏高影響血管兼易致皮膚病變 無故現紅色疹塊是警號

分享此內容:

糖尿病是會影響全身系統的疾病,除了容易出現血管和神經系統病變,亦會影響病人的自身免疫系統。高血糖會令白血球不能有效地對抗微生物,削弱病人的抵抗力,增加感染機會,同時由於血液循環差,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和復原,如果不及早處理,傷口會出現水泡或潰爛,若發生於腳部,嚴重更可能要截肢。糖尿病患者應如何護理皮膚呢?留意以下5個貼士。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皮膚護理,要多注意以下5個貼士。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皮膚護理,要多注意以下5個貼士。

 

相關文章:【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血糖偏高影響血管 皮膚現紅色疹塊為糖尿病警號

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醫生表示,三成糖尿病人出現糖尿病皮膚病變(Diabetic Dermopathy),原因是糖尿病會影響微絲血管的血液循環,令局部皮膚萎縮。患者的小腿前端會出現深紅色或啡色的圓形疹塊,皮膚會萎縮凹陷但無其他病徵,少部分人會感到痕癢。這些徵狀是糖尿病的警號,一般人如果發現皮膚無故出現紅色圓形疹塊,應加倍留意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亦較易出現突發性水泡,特別是腳踭位置,常見於年長的糖尿病病人,患處周圍的皮膚正常,而且不會伴隨紅腫、發炎的跡象,因此患者一般無太大感覺。然而,如果小腿前端出現黃色或啡色、輕微凸出,並浮現微絲血管的疹塊就要留意,因為這可能是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ecrobiosis Lipoidica),患者的皮膚表面蠟化,嚴重者更會出現水泡或潰爛,不過此情况較罕見。

血糖水平偏高不但影響血管,更會影響自主神經,包括流汗、油脂分泌等。糖尿病患者的小腿前端會經常出現乾燥性濕疹及皮膚裂痕,嚴重者可導致乾燥性皮膚炎,令皮膚出現鱗片、裂口,並感覺痕癢疼痛。

 

糖尿病人抵抗力差增感染風險 如足癬、灰甲

陳醫生指出,由於糖尿病人的免疫力較差, 增加感染風險,常見的皮膚感染包括由感染金黃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引起的毛囊炎,以及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癬(又稱「香港腳」),患者腳部會甩皮、紅腫、起水泡及痕癢,如足癬蔓延至趾甲,更會導致灰甲。真菌感染一般人也會發生,但在糖尿病人身上便較容易復發和擴散。

若因糖尿病引致皮膚問題,醫生一般會處方含類固醇的藥膏塗搽患處,待病情好轉可改用非類固醇藥膏。如果出現傷口受感染的情况,便應定時清洗。醫生亦會按病人需要處方塗搽或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者或需要入院注射抗生素。

 

相關文章:世界糖尿病日丨不可忽視的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足、糖尿上眼、心臟病 有效控制血糖7個貼士 了解糖尿藥副作用

 

5個皮膚護理貼士:留意清潔、時常檢查皮膚

陳醫生提醒,糖尿病病人的感染風險較高,應要特別注意皮膚清潔,以下是5個給糖尿病患者護理皮膚的小貼士:

1. 每天洗澡把多餘污垢洗走。由於血糖過高會令神經線受影響,糖尿病病人的手腳感官會較差,令部分患者對水溫的敏感度降低,因此患者洗澡時水溫不宜過熱,最好維持於攝氏四十度或以下,以免洗走過多油脂、皮脂,加劇乾燥情况。

2. 洗澡後應用毛巾輕力擦乾身體至八、九成乾,再搽上護膚膏作保護屏障,減少水分流失。

3. 糖尿病患者應經常檢查皮膚,特別是四肢,以免因感官變差而未能即時察覺受傷。

4. 如發現傷口,應及早消毒處理,若未能自行處理應立即求醫。

5. 萬一皮膚出現水泡或其他病徵,不應自行刺穿或抓破,以免受感染。

其實要預防糖尿病引發的皮膚問題,最有效方法是做控制好血糖,病人應按醫生指示服藥或注射胰島素,血糖平穩有助減少對血管、神經線及免疫系統的影響,自然能減少相關的皮膚感染發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