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內地上呼吸道病毒爆發令人關注,本港衛生署昨日引述公院數據指過去3個月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入院數字徘徊每月110至170宗,趨勢大致平穩。廣州國家實驗室教授鍾南山說,肺炎支原體是已知的病原體,市民毋須亦不應擔心。(編按:至於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的「多發感染」個案呢?鍾說內地僅約1%個案屬「多發感染」,病情會較嚴重但不常見。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說該菌潛伏期長,且需長時間接觸才會感染,內地感染以兒童為主,反映成人對該菌有抵抗力。)

袁國勇:肺炎支原體潛伏期2至3周 成人有抵抗力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引述港大深圳醫院數據稱,內地肺炎支原體感染於今年4至5月開始上升,當時核酸檢測陽性率不足一成,至10月升至近35%,11月回落至約28%,或是出現平台期或高位回落。他說該菌潛伏期長、為兩至三周,且需長時間接觸才會感染,又說內地感染以兒童為主,因過去3年防疫措施所致,反映成人對該菌有抵抗力、即並非新發傳染病。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北京一間醫院的兒科候診大廳早前擠滿看病的兒童及其家長。(法新社)

鍾南山: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 1%屬「多發感染」

鍾南山昨稱,近日北京兒童醫院門診1000宗求診中,約兩至三成為肺炎支原體,但以往無相關統計數據,難言爆發情况是否高於往年。他不認同該菌抗藥情况嚴重,若使用完整劑量仍有效治療。


相關閲讀: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高燒乾咳 流感頭痛乏力拒吃玩  內地:呼吸病例增


何大一料不會如新冠爆發 鍾籲長者接種XBB加強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何大一稱,肺炎支原體是他讀醫時已有的細菌,存在已久且可醫治,不認為會演變成新冠病毒爆發情况。

至於其他上呼吸道感染,鍾南山說內地僅約1%個案屬「多發感染」,即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情會較嚴重但不常見,又說內地模型推算新冠病毒株XBB.1.9、XBB.1.16及XBB.1.22傳染力較強,致病性卻不強,而現時長者感染新冠最嚴重並非引起肺炎,而是加劇心血管及腦血管等疾病,呼籲長者及免疫力弱者接種一劑XBB mRNA疫苗作加強劑。

政府已購入復必泰XBB.1.5疫苗,首批約10萬劑上月底抵港,將優先提供予長者及院舍院友,本月將公布接種安排。

港偕4地專家結盟加強控疫 袁國勇何大一牽頭 盼減下次大流行封城機率

另外,世紀新冠疫情揭示病毒監測、藥物及疫苗研發的重要。由港大微生物學專家袁國勇與美國病毒學家何大一牽頭,聯同內地、新加坡和澳洲研究機構的著名科學家,昨日簽署備忘錄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聯盟」,推動呼吸道病毒人畜傳播研究,提升新發傳染病監測能力。聯盟候任主席袁國勇引述模型數據說,未來25年有47%至57%機率出現與新冠規模相同的疫情大流行,聯盟將分析可動物傳人的病毒種類,以加強監測,將來有望研發不同病毒的疫苗及抗病毒藥,目標將下次疫情大流行封城機率減到最低。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前排右二)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何大一(前排左一)牽頭,聯同廣州國家實驗室教授鍾南山(前排右三)、澳洲墨爾本大學——杜赫提研究所教授Sharon Lewin(前排左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林發(前排左三)及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前排右一)等專家,昨日簽署備忘錄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聯盟」。港大校長張翔(後排左二)、本月初正式「坐正」港大醫學院院長的劉澤星(後排右四)等人均有出席見證。(楊柏賢攝)

相關閲讀:肺炎支原體感染潛伏期1至4周 病徵如傷風感冒持續咳嗽 兒童感染留院9月倍增


分享信息研究 最短時間產疫苗

聯盟成員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澳洲共6間研究機構或學府,包括廣州國家實驗室教授鍾南山(見表)。聯盟將分享新發傳染病源頭信息、就研究材料和試劑資訊交流,並會共同申請資助展開研究等,目標包括運用快速分子測試作早期預警、反應和控制措施,及運用中和抗體等在最短時間內生產疫苗供全球使用。

聯盟目標透過早期防控,減低下次疫情封城機率,毋須關閉學校、工作場所及交通系統,並防止醫療服務癱瘓,以維持正常生活。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袁:人口增、環球航空旅遊及都市化 致流行病易傳播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稱,人口增長、環球航空旅遊及都市化等令流行病惡化,現時透過航空環球一圈為時少於24小時、即少於大部分上呼吸道病毒的潛伏期,致更易傳播。他說下次疫情大可能由接觸野生動物引起,而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令人口遷移至野生動物棲息地,增加人畜接觸,蚊子增加亦可引致蚊媒疾病。

至於如何減低下次疫情風險和傷害,袁說聯盟將利用蝙蝠及人類的類器官測試哪些病毒有動物傳人風險,再研製快速多重分子檢測,並建議在邊境及醫療場所監測,例如若入境者發燒應立即檢測,及早攔截和應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何大一說,最關注流感及冠狀病毒等透過呼吸道人傳人的病毒,而應對疫情牽涉廣闊範疇,需不同專家合作。

未來首要研究流感及冠狀病毒變種風險

袁國勇向本報補充,與以往合作相比,成立聯盟可推動持續、跨層次及跨專科研究,未來首要研究變種風險較大的流感及冠狀病毒,其次是副黏液病毒及腸病毒,亦會研究蟲媒病毒如寨卡及布尼亞病毒。他說聯盟研究涵蓋病毒傳播、與宿主的相互作用、診斷測試等,將來有望研發疫苗及抗病毒藥。

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