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換心人趨增 去年換心手術8年新低 今秋冬若再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恐續處低位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輪候換心患者數目趨增,每年約有50人等換心,但捐贈的屍心卻供不應求,去年僅得8宗心臟移植手術,是2011年後最低。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連同運用「器官護養系統」(Organ Care System, OCS)的心臟移植個案,今年暫有3宗心臟移植個案,他擔心若秋冬季本港再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令今年心臟移植個案繼續處於低位。
秋冬再爆發疫情 或無器官移植手術人手
據瑪麗醫院數字,近年本港等換心人數趨增,2009年僅5人輪候,2019年增至54人輪候。心臟移植手術宗數則未見大幅上升,2019年全年共有8宗,較2018年17宗大幅減少,亦是8年來新低。
區永谷表示,連同最新一宗運用OCS的移植手術,今年至今共有3宗心臟移植手術。他又說,今年本港面對疫情衝擊,雖然近月醫院仍能做器官移植手術,但擔心疫情在今年秋冬會惡化,大量醫護要抗疫,屆時將沒足夠人手,加上要考慮感染控制,醫院亦未必適合做器官移植手術,今年心臟移植個案數目或會繼續處於低位。
上月完成亞洲首宗移植 病人翌日除呼吸機
港島西醫院聯網引入可令屍心保持跳動的「器官護養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且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功能心臟」也可用作移植。該院上月成功完成亞洲首宗運用該系統的心臟移植手術,團隊預計採用新技術後每年可增加3至4宗心臟移植個案。
瑪麗醫院上月完成亞洲首宗運用OCS的心臟移植手術,受贈者是約50歲女病人,她有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2016年診斷為雙心室衰竭,今年3月突然心室頻脈而昏厥,心臟超聲波顯示心臟嚴重衰竭,之後要依賴雙種類強心藥。至於死於中風的捐贈者年逾55歲,且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逾50%,屬「邊緣捐心者」,團隊將捐贈者的心臟擺放在OCS運送及監測超過4小時,認為心臟適合移植,最終團隊用了14個小時完成移植手術,其間心臟離開捐贈者身體時間為6小時45分鐘。受贈者術後第二日可拔除呼吸機和開始進食,預計本月中出院。
傳統方法只保存心臟4小時 OCS最長達10小時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說,傳統方法一般可保存心臟4小時,而OCS最長可保存心臟10小時。她說,使用OCS令更多心臟適合移植,預計每年可增3至4宗心臟移植。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OCS每部約250萬元,放置心臟的無菌箱不能重用,每個約50萬元,該院獲心臟病友互助組織「關心你的心」捐1部OCS及5個無菌箱,預計明年中完成5宗邊緣功能心臟移植手術後,再檢討成效,屆時或向醫管局申請恆常資助使用OCS。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