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研究顯示,超時工作跟焦慮、抑鬱等情緒有關,可能會影響睡眠、使人容易疲倦,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等。香港的工作時間長,相信很多人對連續長時間工作、沒有足夠休息也有一些親身體會。如果只是短期的超時工作,精神還能勉強撐下去。但如果連續兩三天長時間工作、缺乏睡眠,情緒便會開始變得浮躁、思考緩慢、判斷力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如果工作裏有很多「電光火石」之間要決定的事情,精神疲倦時便不能冷靜思考,作出焦躁的決定。
影響反應判斷 不能冷靜作決定
對身體而言,長期超時工作也跟冠心病和心律不正的風險有關,亦和吸煙、酗酒、肥胖和糖尿病等情况有關。研究亦顯示,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士,尤其是有年幼小孩的家長,甚或是單親家長,因為小朋友也同樣需要他們的時間,所以長時間工作對他們的影響更大。
對於整個工作團隊而言,長時間工作使前線人員身心疲憊,變得容易沮喪,影響整體士氣、對管理層產生怨氣,甚至出現離職潮等等。而身心疲憊的狀態因為影響反應和判斷,對於不時要應付突發情况的前線人員來說亦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
香港近日的社會氣氛緊張,我們必須承認,前線警察也是血肉之軀,是需要休息。面對群眾是充滿挑戰的工作,需要清晰的頭腦,否則容易因為情緒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與示威人士互相激發負面情緒。
這次社會運動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因此政府必須為前線警員的身心健康作考慮,在人手編制方面多下工夫,使前線警員得到充分休息,讓他們能盡快回到一個身心比較平靜的狀態。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弱勢家庭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焦慮傾向、學業壓力較高 倡納風險識別因子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