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認知障礙症日(每年的9月21日)除了提醒大眾關注認知障礙病患者外,更要多了解其家人、照顧者的需要!相信你我都曾有照顧病人的經驗,例如當家人患上傷風感冒,可能需要花「有限」的時間去特別照顧,然而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病者的身體和自理能力逐漸衰退,甚至完全依賴其他人照顧時,照顧者需要承受沉重的壓力,各種負面情緒湧現,自身的精神健康不容忽視。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曾綜合外國數據,發現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患抑鬱症的比例高達六成,比末期肺癌患者患抑鬱症的比率高,衰老的速度更比普通人高出四倍。照顧者如欲長時間照顧患者,疏理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一環。
認清認知障礙症本質 調整心態 勿責怪自己
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指出,照顧者必須了解病患的本質,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患者的病情不會改善或痊癒,照顧的目標只是延緩患者腦部退化速度,協助他們盡量繼續過正常生活,維持生活質素。
照顧者必須明白患者的行為不時有欠理想,是源於其情緒和行為並非完全自控,所以照顧者亦要對自己合理一些,偶爾的處理失當,在長期的照顧過程中絕對是可以預期的。照顧者毋須責怪自己,應接受自己的情緒和一時的失誤,畢竟沒有人是「全能」或萬能的。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