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一旦子宮出現問題,必須要作詳細檢查和診治,而宮腔鏡便是婦產科專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它能協助醫生觀察清楚宮腔內的情况;亦可為病人施手術,例如切除宮腔內的瘜肉、子宮肌瘤等,由於宮腔鏡屬較低入侵性的內窺鏡手術,風險相對較低,安全性更高。
宮腔鏡分為診斷、手術 後者設鏡頭傳送影像至屏幕
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劉雅婷醫生指,宮腔鏡是內窺鏡的一種,經陰道放入子宮內,作檢查和手術用途。診斷用和手術用的宮腔鏡並非完全一樣,診斷用的宮腔鏡直徑約3至4.5毫米。而手術用宮腔鏡較粗,直徑約6.5至10毫米,更裝有鏡頭,能將宮腔內的影像即時傳送到屏幕,方便醫生施手術,並會注入液體進入宮腔,令宮腔脹大,以便檢視。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診斷用 | 手術用 | |
直徑 | 3 – 4.5mm | 6.5 – 10mm |
麻醉下進行 | 不需要/需要 | 需要 |
場所 | 診所/日間病房/手術室 | 手術室 |
劉醫生指出,有兩種常見婦女疾病是可透過宮腔鏡手術切除,一種是瘜肉;另一種是向宮腔內生長的肌瘤,兩種疾病均可能引致經血量多,不規則陰道出血,影響胚胎着牀等問題,因此需積極處理。
最快30分鐘完成瘜肉切除
切除瘜肉的手術用宮腔鏡通常會配合鉗、剪刀、電切儀等儀器,整個過程需時約30至45分鐘,術後婦女或會出現經痛的感覺,最快即日已可落牀和正常進食,即晚或翌日已可出院。此外,術後亦會有輕微流血,一般大概維持一星期。
宮腔鏡只適用切除向宮腔內生長肌瘤
至於若用宮腔鏡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術前必須要確定子宮肌瘤是屬於向宮腔內生長的類型,兼且有超過一半以上體積凸出在宮腔內,才適合以宮腔鏡施行切除手術。如果肌瘤是生長在肌肉層內或向肌肉外圍生長,則不宜用宮腔鏡。
宮腔鏡切除手術創傷較低
運用宮腔鏡施行切除手術的好處是創傷較低,不像傳統的開腹手術或微創手術會在肚皮留下傷口,亦毋須在子宮開切口,因此風險亦相對較低,術後病人復元速度較快,痛楚較少。然而,宮腔鏡手術仍會有一般麻醉風險,亦可能有機會流血、發炎、損傷子宮或旁邊腹腔內組織等。
專題系列文章
- 40+港人 7人有1人膀胱過度活躍 致突然尿急或尿失禁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白內障手術毋須等「熟透」微創手術重拾視力 傷口細小快復原
- 爆肌熱養眼?女士多看肌肉男補氣血兼減壓?小心過度難抽身或情緒病、傷身心
- 日本腦炎病毒暫無特效藥 全球每年近萬宗新症 避免蚊叮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超加工食物】化學工序多超加工可致肥胖或慢性病 營養師教你智選健康食品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營氣(吸收營養)+衛氣(鞏固免疫力) 兩者失調易引發多種疾病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相關內容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