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分享此內容:

高血壓相當普遍,卻因為沒有明顯徵狀,很多時到出現中風、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患者才得知其嚴重性。本地調查顯示,近三成15至84歲人士患高血壓,當中65至84歲的患病率更高達57.4%。據世界衞生組織(WHO)和香港衞生署指引,高血壓標準值為140/90mmHg,但據美國心臟協會2017年最新指引,要低於120/80mmHg方可界定為正常血壓,標準更見嚴格,可進一步減低心血管疾病的病發率。

心跳率和高血壓的關係除血壓外,心跳率也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生理指數。正常成人靜止心跳率約每分鐘60至100下,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就可能代表有心律不正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檢查。研究上雖然有證據顯示血壓和心跳率存在一定關係,例如心跳率快的人較易患高血壓,但實際上這種關係也非必然。然而在治療高血壓上,心跳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有些降血壓藥會同時降低心跳率,所以醫生會因應病人不同的身體狀况而處方合適的降血壓藥。建議大家量度血壓時應一併量度心跳,並把這些數值準確地記錄下來,以供醫生參考。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控制飲食及服藥治療高血壓

若屬早期的肥胖型高血壓患者,透過節食、恆常運動有助降低血壓,但必須持之以恆。較嚴重的患者,例如已出現心肌肥厚等併發症,或腎臟受損而出現蛋白尿,就應及早服用降血壓藥。另外,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睡眠窒息症、有中風或心臟病家族病史的人士有較大風險出現併發症,故亦應及早服藥避免情况惡化。


相關閲讀:【高血壓併發症】中風?心臟病?消融腎動脈交感神經 微創手術對付頑固高血壓


手術治療頑固高血壓

部分患者服用多種藥物後仍未能有效控制血壓,或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則可考慮進行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交感神經系統分布於人體多個位置,當中以腎血管壁最為集中,當系統受到刺激,便會令身體進入作戰狀態,分泌更多腎上腺素,令血管收縮而導致血壓上升。

手術原理是要減低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程度。醫生會在病人的腹股溝股動脈置入含金屬點的導管,當到達腎血管時,其金屬點緊貼血管壁並發出射頻能量消融交感神經。大部分病人的血壓於術後兩至三個月都會有明顯下降,在半年至一年後漸趨穩定,並能降低服藥劑量。惟此手術有可能令腎血管出現損傷,故術後半年至一年,病人需進行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掃描跟進腎血管情况。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