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歲的志強3年多前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接受化療後已經完全康復,治癒機會極高。志強打算年底到海外升學,醫生建議馬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年前化療應該不會影響疫苗效力,疫苗本身亦不會影響淋巴癌康復。
相關文章:【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如不幸同時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或會較嚴重;包括癌症、骨髓移植、器官移植、遺傳性免疫缺陷症、愛滋病毒感染、服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常用抑制免疫力的藥物有黴酚酸酯(mycophenolate)、西羅莫司(sirolimus)、環孢素(cyclosporine)、他克莫司(tacrolimus)、依那西普etanercept)、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及化療藥物(chemotherapy)。
港兩類疫苗不含活病毒
專家一般不建議免疫力低的病人接受減毒活病毒(live attenuated virus),避免病毒擴散。目前香港人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兩種,內地科興(Sinovac)的克爾來福(CoronaVac)乃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而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 的復必泰(Comirnaty)則屬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兩者皆不含活病毒,抵抗力低的病人可以安心接種。
美國血液病學會和美國移植與細胞治療學會已發出指引,由於免疫力低病者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大大增加,如沒有其他特殊情况,建議他們馬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疫苗會對移植病人誘發排斥反應,或對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患者的病情有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抗疫你要知】癌症、糖尿病患者易中招? 抗疫日常7個實用Tips 積極為健康把關
接種前與主診醫生商量
另一方面,疫苗效力一般取決於接種者的免疫力,低免疫力或會影響疫苗抗病毒功效。專家建議疫苗最好可以在開始免疫抑制藥物治療(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或抗癌化療(anti-cancer chemotherapy)前至少2周完成,但明白實際未必完全可行,病者應與主診醫生商量有關安排。如患者已在接受治療,醫生可根據具體情况,包括病症嚴重程度及治療緊迫性,向病者作出最佳建議。愛滋病患者免疫力低,應先接受抗愛滋病病毒治療;待免疫力恢復,然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其他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措施同樣重要,包括戴口罩、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同時鼓勵病者家人及緊密接觸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加強保護。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女性常見癌症】乳腺癌術後常見併發症 淋巴水腫可數年後發生 治療方法知多啲
- 【肝癌】料2050年新症翻倍 酗酒、脂肪肝致肝癌比例升 六成可預防
- 不正常的皮膚痣或斑 擔心變黑色素瘤?5個ABCDE特徵盡快求醫
- 【肺腺癌】30、40歲非吸煙者患肺癌?亞洲肺腺癌患者逾半與基因突變有關
- 【子宮內膜癌】第四大女性癌症 常見症狀收經後出血 採新分期法助精準個人化治療
- 【肝癌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超聲波堆疊微氣泡消滅癌細胞 原發或轉移性肝癌適用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咽癌發病高峰50至60歲 吃鹹魚增患病風險?了解近年放射治療
- 代謝障礙肝癌港發病率趨升 港大研究:揭肝癌內脂肪「重編細胞」 阻一線治療
- 頸部淋巴結腫大未必是癌症 感染或免疫系統病或影響淋巴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