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眼壓為青光眼「拆彈」

分享此內容:

青光眼是全球頭號永久致盲眼疾,全球約有6,000萬名患者,而本港約有12萬名患者。這個「視力小偷」襲擊的患者無分年齡、性別,如果符合一些高風險因素,更會增加患上青光眼的機會。想保持眼睛健康,減低青光眼無聲來襲的可能,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醫生及梁裕龍醫生,為大家深入淺出講解青光眼的成因,以及應對的錦囊妙計。

房水循環差影響眼壓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醫生指出,眼球是一個充滿液體的球體,這些液體名為「房水」,在眼球內循環,負責運送營養、滋潤眼球及維持眼壓等作用,一旦房水的循環出現不正常狀態,眼球及視神經會受擠壓,令視覺神經受損,出現青光眼問題。當視覺神經受損,視力便會因而下降,嚴重甚至會永久致盲。

據統計,每100名40歲以上的成年人,便有3人患有青光眼。碧醫生指出,由於慢性青光眼初期病徵不明顯,即使在已發展國家,50%患者沒有察覺自己患病;而發展中國家情況更嚴重,有90%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減眼壓為青光眼「拆彈」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

多層面分類青光眼

青光眼可從不同層面分成多種類型,碧納菲醫生在講座中簡述,可分為繼發性及原發性,繼發性是指由其他眼疾引起,原發性則有可能源於不同高風險因素所導致。此外,亦有由於眼球先天發育不足的先天性青光眼。

從眼的結構來分類,則可分為閉角型及開角型,它們與排出房水的位置有關。閉角型青光眼有分為慢性及急性,患者排出房水的位置「前房角」因變狹窄或不正常地閉合,令房水排走受阻致積聚,眼壓因而上升。例如服用感冒藥、或長時間在黑暗環境下閱讀或工作等,都會使瞳孔稍為擴張,有機會令「前房角」一瞬間緊閉,引起急性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多屬慢性,患者的「前房角」開放,但有部分排水管道閉塞,引致眼壓升高所導致。

慢性青光眼初期病徵不明顯,直至中期或後期才有機會出現視野逐漸收窄及視力變得模糊;而急性青光眼則有明顯病徵,如視力大減、虹視、眼刺痛、頭痛及作嘔等,需立即求醫。

定期驗眼保護視力

碧納菲醫生建議,青光眼的高危群組,包括40歲或以上人士,應定期驗眼,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早對症下藥,避免視覺神經發展至嚴重受損;同時要養成良好的護眼習慣,日常多運用「20-20-20法」,即是每用電子產品20分鐘,要進行最少20秒休息,看20呎以外的景物,盡量保持視力的最佳狀態。

如有以下高危因素,建議定期找專科醫生驗眼﹕

  1. 眼壓過高
  2. 40歲或以上人士
  3. 有深度近視或遠視
  4. 有家族遺傳史
  5. 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
  6. 睡眠窒息症患者
  7. 眼睛受創傷
  8. 長期出現偏頭痛

選合適治療紓緩眼壓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醫生在講座指出,眼壓的高低受房水循環狀態影響,因此青光眼治療的目的,是保持分泌房水以及排走房水的平衡;同時亦可減少製造房水及增加房水排走,以紓緩眼壓。

梁醫生表示,處方青光眼藥水是一線治療方法,作用是減少房水分泌以達到控制眼壓的效果。如果一線治療未奏效,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例如進行「選擇性小梁成形術」(SLT),手術透過激光打開閉塞的去水位(小梁),只需約數分鐘便能完成,而術後有機會短暫出現飛蚊現象,約兩三天後會消失;

SLT的手術相對風險不高,如有需要可以重複進行。另外,「傳統小梁切除手術」是用手術器材切開閉塞的前房角,減眼壓很有效,惟術後康復期會較長,風險亦相對較高。

減眼壓為青光眼「拆彈」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

植入支架引流房水微創手術

阿密閥導管手術則常用於房水位置結疤比較嚴重的病症,透過閥門及導管控制排走房水量,從而減低眼壓。此外,近來較新的青光眼支架微創手術,透過植入支架引流房水排走,從而控制房水流量,手術適用於病情屬中期的患者,好處是傷口相對較細小,亦能減少受細菌感染的機會。

部分繼發性青光眼則需要針對本來的病因治療,從而同時解決青光眼問題。梁裕龍醫生舉例指,針對因晶體增厚形成白內障所引起的閉角型青光眼,進行清除白內障手術可紓緩眼壓,有關手術是透過導管清走已經變得混濁的晶體,置入人工晶體讓患者得以回復視力,同時有助減低近視或遠視的度數。

梁醫生重申,眼睛是結構精密的器官,如感到不適及有疑慮,及早求醫才是上策。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