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哮喘藥,可以減嗎?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哮喘是一種慢性的支氣管炎症,除了小部分病情較輕和沒有較頻密病徵的病人外,大多數哮喘病患者都需要每天服用預防性藥物(例如吸入式類固醇和吸入式長效氣管舒張劑)去控制病情。然而,一個常常會遇到來自病人的問題就是:「醫生,我可唔可以減藥呀?」

 

減藥 控制病情 支氣管炎 哮喘 asthma
吸入器——常用的哮喘藥物,需要使用各種吸入器把藥物輸送至肺部,如病人不正確使用吸入器會影響治療效果。(catinsyrup@iStockphoto)

 

評估4周病情 計算控制程度

當今國際治療哮喘的指引中(例如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簡稱GINA),用以治療哮喘的藥物是以階段性方式(Stepwise Approach)去區分成第一至第五(病况最嚴重)階段,而病人最近的病情控制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慮因素。在評估過程中,醫護人員會集中留意病人過去4周的病情作出詢問。問題包括:
1. 病人會否因為哮喘病徵(例如呼吸急促、喘鳴、咳嗽或胸悶等)的出現而在夜半或早晨提早醒來
2. 病人在日間出現哮喘病徵的頻密程度
3. 有否因為哮喘的病徵而無法正常地工作、上學或在家中完成平常能進行的活動
4. 病人因哮喘病徵而需要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的次數

 

此外,病人有否因急性哮喘病發而去醫務所或急症室就診甚至住院;有否因病而無法正常地作社交、康樂和體育活動,以及病人本身對自己病况的整體觀感,對於評估病者的哮喘控制都會有幫助。

其實,醫護人員也會採用一些標準化問卷有系統地評估和計算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程度,使醫生在考慮使用或調配藥物時有一個客觀參考數據。當然,量度病人的肺功能指標或最高氣流量計讀數,亦可提供對病情有用的資料。

然而,除了評估病情控制外,我們還要考慮很多因素才可以確定是因為藥物不足而引致控制欠佳。首先,要確定病人有否遵照醫生指示依時服藥:由於有很多病人會因誤解用藥方針或害怕藥物副作用,而不定時服用控制病情的預防藥物,因此仔細查問和解釋十分重要。

 

此外,由於現時大部分常用的哮喘藥物,都需要使用各種吸入器(inhalers)把藥物直接輸送至肺部,如果病人不正確地使用這些吸入器,治療效果自然會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其他會影響哮喘控制的疾病,例如鼻炎、食物過敏或胃酸倒流等,都需要作出及時診斷和適當處理,使治療哮喘的藥物會以恰當分量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以減低副作用。

最後,在評估病人時,醫生還會考慮到病人的家居及工作環境轉變、天氣的變化、流感季節的來臨,以及病人本身的心理狀况和意願等因素。

哮喘控制欠佳,是即將發生的急性哮喘病發一個警號外,亦對病者的肺功能有長遠的影響,因此絕對不能輕視。

 

【過敏系列】哮喘「斷尾」有機?及早治療控制病情 減少發作

【過敏系列】乾咳、久咳或是氣管敏感?

【過敏系列】知多啲:三分二哮喘兒 5歲後自然痊癒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副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