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許多人都心慌慌,因為目前還沒有特效藥。雖然內地不斷有報道確診病人獲中藥治療(或中西藥合治)而康復,但不少病人對中藥預防及治療這類肺炎的認識不多,所以不敢嘗試。為了防止受感染,常閉門在家,不敢出門;有人會加大運動量,想以此加強身體抵抗力,盡量減少感染風險。
劇烈運動不利增強抵抗力
中醫角度認為,預防感染除了服用預防湯水外,適當的柔和運動也有利加強抵抗力,但劇烈運動消耗較多的能量,反而不利增強抵抗力;當然,完全不運動,靜坐或靜臥家中,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推介幾個柔和運動,較適合年老體弱者。
以下3組運動雖然緩慢而運動量不大,但可保存人體的能量,又可幫助身體排濕排毒,增加血中的含氧量,提升對疾病的抵抗力,有利於防病及體弱者康復。
1. 握拳
動作要求:雙手緊握拳頭,然後鬆開,如此每10次為1組,早中晚分別做3組(各30次)。每次握拳時適當用力,毋須大力握拳,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上肢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具健腦作用,促進上肢的排濕排毒,幫助病弱的身體康復。
2. 蹬腿
動作要求:坐在牀邊或穩固椅子上。先左腳向前蹬,腳尖盡量向後,呈「7」字狀態,收回放下;然後右腳重複動作。各腳蹬6次為1組,早中晚各分別做3組。蹬腳時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下肢排濕排毒,有助恢復體能。
3. 擴胸出掌
動作要求:坐下,雙手向後向外擴胸,此時配合吸氣;然後雙手手掌向前推出,手掌盡量與前臂呈垂直狀態,此時呼吸配合為呼氣(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動作需要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反覆練習,每次約5至10分鐘,每天3次。
作用: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腎臟排毒及肝臟解毒,和放鬆胸背肌肉。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