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研究顯示,超時工作跟焦慮、抑鬱等情緒有關,可能會影響睡眠、使人容易疲倦,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等。香港的工作時間長,相信很多人對連續長時間工作、沒有足夠休息也有一些親身體會。如果只是短期的超時工作,精神還能勉強撐下去。但如果連續兩三天長時間工作、缺乏睡眠,情緒便會開始變得浮躁、思考緩慢、判斷力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如果工作裏有很多「電光火石」之間要決定的事情,精神疲倦時便不能冷靜思考,作出焦躁的決定。
影響反應判斷 不能冷靜作決定
對身體而言,長期超時工作也跟冠心病和心律不正的風險有關,亦和吸煙、酗酒、肥胖和糖尿病等情况有關。研究亦顯示,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士,尤其是有年幼小孩的家長,甚或是單親家長,因為小朋友也同樣需要他們的時間,所以長時間工作對他們的影響更大。
對於整個工作團隊而言,長時間工作使前線人員身心疲憊,變得容易沮喪,影響整體士氣、對管理層產生怨氣,甚至出現離職潮等等。而身心疲憊的狀態因為影響反應和判斷,對於不時要應付突發情况的前線人員來說亦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
香港近日的社會氣氛緊張,我們必須承認,前線警察也是血肉之軀,是需要休息。面對群眾是充滿挑戰的工作,需要清晰的頭腦,否則容易因為情緒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與示威人士互相激發負面情緒。
這次社會運動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因此政府必須為前線警員的身心健康作考慮,在人手編制方面多下工夫,使前線警員得到充分休息,讓他們能盡快回到一個身心比較平靜的狀態。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 醫生:肺癌破壞肺結構致功能受損 一旦感染可致急性呼吸衰竭
- 慢病共治逾13萬人接受「三高」篩查 四成確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
- 首間婦女康健服務「樂妍站」提供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 64歲或以下須先做會員
- 日本百日咳持續蔓延 今年至今感染人數已達去年全年5倍
- C組輪狀病毒港首見 或致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 袁國勇:避食未煮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