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頸癌是本港婦女十大常見癌症之一,每年有約500宗新症,大家多數聽見子宮頸癌,都會聯想起HPV(Human Papilloma Virus),即人類乳頭瘤病毒,但原來HPV不只會引致女性的子宮頸癌,而且男士都有機會受HPV感染,引致其他生殖器官癌症!
HPV「低風險」:生殖器官濕疣(椰菜花)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出,目前有超過200種類型的HPV,當中近40種可透過性接觸傳染,導致生殖器官或附近皮膚受感染。HPV可分為「低風險」或「高風險」,其中「低風險」會引致生殖器官濕疣,即俗稱的「椰菜花」。
「高風險」:子宮頸癌及其他生殖器官癌症
至於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HPV,除了有機會導致子宮頸癌,亦可引致其他生殖器官癌症,包括女性的陰唇、陰道、男性的陰莖、肛門等。
大部分人士感染HPV後,免疫系統會自行清除病毒,不會出現任何徵狀,但部分女性若果持續受到「高風險」HPV感染,仍有機會在十多年間發展成為子宮頸癌。
預防子宮頸癌方法 未受感染前注射HPV疫苗
要最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張醫生指是在未受感染前注射HPV疫苗,最好是仍未發生性行為之前注射,但即使有性經驗,或年齡高於50歲的女士,亦可受到HPV疫苗保護,因為如果已經不幸受到一或兩種HPV感染,疫苗仍可減少餘下HPV品種的感染機會,所以26歲並非注射HPV疫苗的年齡上限。
目前HPV疫苗主要分為二價、四價及九價,其中九價疫苗可達到預防九成的子宮頸癌和性病濕疣,9歲或以上便可以注射。
目前本港三款註冊HPV疫苗:
二價疫苗 | 四價疫苗 | 九價疫苗 | |
可預防的HPV類型 | HPV-16,18 | HPV-6,11,16,18 | HPV-6,11,16,18,31,33,45,52,58 |
可預防的疾病 | 子宮頸癌
|
70%子宮頸癌、
90%性病濕疣 |
90%子宮頸癌及性病濕疣 |
建議接種年齡 | 9-14歲:2針
15歲或以上:3針 |
9-13歲:2 針
14歲或以上:3針 |
9-14歲:2針
15歲或以上:3針 |
女性感染HPV兩個高峰期 40和60歲子宮頸癌發病高危期
張醫生表示,數據反映女性第一個感染HPV的高峰期是26至30歲,第二個高峰期是46至50歲,而感染後通常15至20年慢慢發展成子宮頸癌,由此推斷約40歲和60歲是子宮頸癌發病的高危時期。另外男士同樣有機會受HPV感染,因此建議不論男女老幼,都應要考慮注射HPV疫苗保護自己。
男女老幼都可注射HPV疫苗保護自己
一般HPV疫苗有效期達8年或以上,不過張醫生提醒,接種HPV疫苗後,女士們仍需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疫苗不能清除注射疫苗前已感染的HPV,亦不能預防疫苗中沒有包含的其他HPV類型病毒。
專題系列文章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高毒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選對標靶治療方法成關鍵 重拾身心健康
- 【解讀肺癌】不吸煙都有肺癌?肺癌也可根治?一文了解肺癌治療新趨勢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癌症治療:全球首創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精準抑制黑色素瘤生長
- 腹痛勿掉以輕心 緩解婦科腹痛有法: 按穴+心情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