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是本港婦女十大常見癌症之一,每年有約500宗新症,大家多數聽見子宮頸癌,都會聯想起HPV(Human Papilloma Virus),即人類乳頭瘤病毒,但原來HPV不只會引致女性的子宮頸癌,而且男士都有機會受HPV感染,引致其他生殖器官癌症!
HPV「低風險」:生殖器官濕疣(椰菜花)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出,目前有超過200種類型的HPV,當中近40種可透過性接觸傳染,導致生殖器官或附近皮膚受感染。HPV可分為「低風險」或「高風險」,其中「低風險」會引致生殖器官濕疣,即俗稱的「椰菜花」。
「高風險」:子宮頸癌及其他生殖器官癌症
至於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HPV,除了有機會導致子宮頸癌,亦可引致其他生殖器官癌症,包括女性的陰唇、陰道、男性的陰莖、肛門等。
大部分人士感染HPV後,免疫系統會自行清除病毒,不會出現任何徵狀,但部分女性若果持續受到「高風險」HPV感染,仍有機會在十多年間發展成為子宮頸癌。
預防子宮頸癌方法 未受感染前注射HPV疫苗
要最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張醫生指是在未受感染前注射HPV疫苗,最好是仍未發生性行為之前注射,但即使有性經驗,或年齡高於50歲的女士,亦可受到HPV疫苗保護,因為如果已經不幸受到一或兩種HPV感染,疫苗仍可減少餘下HPV品種的感染機會,所以26歲並非注射HPV疫苗的年齡上限。
目前HPV疫苗主要分為二價、四價及九價,其中九價疫苗可達到預防九成的子宮頸癌和性病濕疣,9歲或以上便可以注射。
目前本港三款註冊HPV疫苗:
二價疫苗 | 四價疫苗 | 九價疫苗 | |
可預防的HPV類型 | HPV-16,18 | HPV-6,11,16,18 | HPV-6,11,16,18,31,33,45,52,58 |
可預防的疾病 | 子宮頸癌
|
70%子宮頸癌、
90%性病濕疣 |
90%子宮頸癌及性病濕疣 |
建議接種年齡 | 9-14歲:2針
15歲或以上:3針 |
9-13歲:2 針
14歲或以上:3針 |
9-14歲:2針
15歲或以上:3針 |
女性感染HPV兩個高峰期 40和60歲子宮頸癌發病高危期
張醫生表示,數據反映女性第一個感染HPV的高峰期是26至30歲,第二個高峰期是46至50歲,而感染後通常15至20年慢慢發展成子宮頸癌,由此推斷約40歲和60歲是子宮頸癌發病的高危時期。另外男士同樣有機會受HPV感染,因此建議不論男女老幼,都應要考慮注射HPV疫苗保護自己。
男女老幼都可注射HPV疫苗保護自己
一般HPV疫苗有效期達8年或以上,不過張醫生提醒,接種HPV疫苗後,女士們仍需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疫苗不能清除注射疫苗前已感染的HPV,亦不能預防疫苗中沒有包含的其他HPV類型病毒。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淋巴水腫是慢性發炎 病情分4期 了解整合性淋巴退腫治療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