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突然出現的腰痛或臀部疼痛,未必是退化或痛症所致,更大可能是因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作怪」。有骨科專科醫生指,骨質疏鬆症可以毫無徵狀,直至突然出現骨榻或椎骨骨折致腰痛難當才發現。若病人及早求醫,可及早選擇適當的治療,由注射骨水泥撐起和固定椎骨,一旦延至骨骼癒合後才處理,手術會變得較為複雜,要重拾活動能力、所需的康復時間也更長。 Read more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長者出現腰痠背痛、手腳乏力,或會以為是「老人病」很平常,但若果疼痛持續,而且涉及多組肌肉,卻一直無法找出原因,可能是一種不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風濕性多肌痛症(Polymyalgia rheumatica,簡稱PMR),箇中病徵除了出現肌肉疼痛和晨僵外,還有什麼呢?治療方法和患者需注意什麼呢? Read more

【痛症】留意胸痛警號 成因多隨時與心臟病、肺部感染、胃酸倒流有關

胸痛或俗稱「心口痛」泛指胸部、頸部、上腹等位置,出現痛楚、壓力,甚至窒息或麻痺等不適感覺。胸痛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徵狀,與心臟、肺部等相關的疾病都有機會引致胸痛,所以「心口痛」的出現可能是一個警號,市民切勿輕視。 Read more

世界骨質疏鬆日丨預防骨折、骨頭脆 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營養餐單 訓練養生要有法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本港骨質疏鬆症患者愈來愈多,不要以為是長者才會有骨質疏鬆症,容易有骨折,更有不少人誤以為人到中年或老年才需要注重鈣質攝取,其實補鈣要愈早開始……究竟骨質疏鬆症的成因、帶來的影響是什麼?怎樣預防?不想人未老骨頭已「脆卜卜」,今日起就由飲食和運動訓練兩方面入手,多補鈣、勤鍛煉,預防骨質疏鬆啦! Read more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明報專訊】自從年初疫情爆發,大家已習慣留家抗疫,在家中做運動已是生活常態,足不出戶也可強身健體。不過,很多人只重視操肌健身,卻忽略了伸展練習。有註冊物理治療師警告,肌肉長期欠缺伸展,經常繃緊,既影響運動表現,亦會增加受傷風險。 Read more

埋首工作長用手機 致組織受傷 物理電療 運動踢走一身痛症

【明報專訊】香港人生活緊張,經常維持同一姿勢埋首案頭工作,或長時間使用手機及電玩;加上缺乏運動,體能下降,令身體組織容易受傷,引致不同程度的痛症。根據一項本地調查,過去1年間曾患有持續或間歇痛症超過3個月的人口高達10.8%。最常見的痛症,超過四成屬肌肉骨骼痛。 Read more

好Zone動:一棍揮走肩周炎

【明報專訊】每當談及肩膀痛症,很多人都會擔心自己患上肩周炎或是肩關節錯位。肩周炎的確是比較常見的肩膀痛症,患者一般都需要通過醫生處方藥物或物理治療,來處理炎症及改善活動幅度。如果你經常會做重複的肩膀動作,如:游泳;或是日常工作需要常常雙手舉高過頭,如:維修工人及家庭主婦等,都會比較容易有肩周炎。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