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21世紀人類三大文明病(diseases of affluence)是抑鬱症、癌症及愛滋病。所謂「文明病」是指當一個國家隨經濟發展而變得富裕,醫療衛生逐漸改善,人民變得更長壽時,這類病卻偏偏愈趨盛行。
隨科學進步,醫學界已初步掌握對癌症及愛滋病之病情控制,反觀社會不斷發展,市民生活壓力卻有增無減,情緒問題日益嚴重。根據2017年一項統計,全球約有3.2億名抑鬱症患者,而每年因而自殺之人數超過100萬。世界衛生組織曾在2004年將抑鬱症列為全球疾病負擔之第三大元兇,並預測在2030年躍居首位。
社會困局 埋下情緒計時炸彈
在情緒病日益嚴重的全球趨勢下,本港受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夾擊,在過去一年多已經埋下情緒問題的計時炸彈,隨時一觸即發。去年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血針》發表由香港大學精神健康研究,揭示在2019年持續之社會動盪期間,每5個成年香港人就有1個出現抑鬱症或創傷後遺症徵狀。這未計算新冠肺炎帶來對經濟民生衝擊之影響。而過往對廣泛疫症的研究顯示,SARS確診者在康復後患上抑鬱症的比率為39%,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比率更高達55%,整體香港人自殺率更飈升至每10萬人口高達18.8宗之歷史水平。因此,現在談新冠肺炎將為社會帶來多少影響還是未知之數。
自強不息 關心身邊人
隨着政府保就業計劃完結,加上可能出現之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反彈,香港將極可能逐漸步入「精神海嘯」,預期將湧現大量受情緒困擾之人士。現在政府財政捉襟見肘,香港人更應自強不息,在個人層面應保持積極,多聯絡朋友,恆常運動,保持生活規律。而作為社會一分子,更應多關心身邊人,留意有否出現初期情緒困擾迹象,如精神委靡,難以集中,相處時性情大變,敏感易怒,經常自責,把社會負面趨勢歸咎於一己之不足,或對任何社交娛樂失去興趣,飲食睡眠等習慣和過往大不同等。當發現身邊人開始喪失生存鬥志,甚至萌生去意,更要鼓勵其傾訴心事,並適時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回看歷史,任何天災人禍都只是時代巨輪中某個段落。只要咬緊牙關,不埋怨、不放棄,恪守本分且守望相助,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任何難關亦必然會撐得過。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睇牙科X光網上短片 港大: 4類內容錯處逐個捉
- 腦下垂體瘤早期無徵狀?注意視野模糊、收窄 腦瘤影響荷爾蒙分泌嚴重可致命
- 視野中央見白影、線條變形?眼睛都會瘜肉增生?黃斑區大出血可致盲
- 認知障礙症治療新視角:早期介入有望 病情改善中晚期BPSD要有法
- 白內障手術毋須等「熟透」微創手術重拾視力 傷口細小快復原
- 日本腦炎病毒暫無特效藥 全球每年近萬宗新症 避免蚊叮
- 月經不定時或多囊卵巢綜合徵作怪 了解3個常見症狀
- 過分倚賴AI「養懶」大腦 削弱學生執行能力?4招應對方法
- 眼濕濕淚水太多非眼淺!或淚管閉塞致持續流淚小心淚囊發炎感染影響視力
- 【口乾症】長者唾液分泌減易致說話吞嚥困難 增蛀牙風險 預防6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