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先兆】痱滋、口腔內白斑逾兩星期未癒?留意5S風險因素 及早發現提升存活率

口腔內出現白點或凸起物,一般都會被認為是痱滋而未有理會,然而這些「痱滋」如果超過兩星期仍未痊癒或好轉,就應該要特別留意,因為可能是口腔癌的先兆。至於口腔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以下5 S不得不知!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頌偉醫生表示,口腔內其實分為不同部分,佔最大面積的是舌頭,其次是腮(即口腔黏膜的左右兩側),上顎、下顎(即口腔黏膜的上下兩側),以及牙根和牙床。上述位置都有機會癌變,統稱為口腔癌,當中最常見的是舌癌,佔整體口腔癌患者一半。在本港,口腔癌並非十大常見癌症,平均每年約有400宗口腔癌新症,當中一半,即約200宗為舌癌。 Read more

【水煙害處】與口腔癌、肺癌、食道癌相關 影響心血管及生殖系統 注意吸食1小時水煙=100至200支煙 戒煙有法

【明報專訊】香港人的吸煙率(2019年約10.2%)雖為全球最低的地區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另類煙草如:電子煙、加熱煙、水煙卻被吹捧成潮流;尤其是水煙,有蘋果味、士多啤梨味,吸引不少年輕人躍躍欲試。專家指出,水煙害處不亞於煙支,吸1小時水煙等同吸100至200支煙,同樣可致癌!有研究證實水煙與多種癌症相關,包括口腔癌、肺癌、食道癌等,對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亦有影響。新年伊始,是時候扚起心肝戒煙,找回健康! Read more

【頭頸癌】留意4大警號 口腔癌、喉癌較常見 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除腦部、眼部、鼻咽及甲狀腺之外,在頭及頸部位置出現的惡性腫瘤,一般會歸納為頭頸癌,當中相對較常見的頭頸癌為口腔癌及喉癌;較為隱蔽的下咽癌則較多是晚期才能發現,增加治療難度。醫生一般會按腫瘤生長的部位及期數,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若能愈早發現腫瘤並治療,愈可提升存活率,因此建議大眾需多留意頭頸癌的4大警號,如有疑慮應及早求醫。 Read more

【口腔癌】跟痱滋有不同?口腔潰瘍、無痛白斑、無故出血逾兩星期未痊癒要留神 口腔癌成因、治療你要知

口腔生痱滋、小瘡,很多人會以為是平常的事,但如果長時間都未消退,甚至出現白斑,就要特別留意,因為口腔內的一粒白點,可能是口腔癌(Oral-cancer)的先兆!究竟口腔癌的主要成因是什麼呢?口腔癌患者大多會出現口臭、口腔內長出小瘡,跟生痱滋又有什麼不同?口腔癌跟痱滋有不同-成因:長期吸煙、喝酒-口腔組織受損易致口腔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