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DSE文憑試將至 減壓有助表現穩定 預防和處理4個有法

DSE文憑試快將開考,同學們可能承受着不少精神壓力。過大的壓力,容易令我們感到不安、緊張或惶恐、情緒波動或易煩躁,身體亦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腸胃不適等徵狀。我們的睡眠質素也會受影響,例如晚上難以成眠,在日間感到疲倦,難於專注和溫習。此外,過大的壓力也會削弱我們的認知能力,例如腦袋可能會突然變得一片空白,忘記已背讀的資料。我們的記憶力、決定能力、運算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會大大減低,不利於應試。 Read more

【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社交活動可免則免,不少市民因為疫情關係,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都受影響。面對種種壓力,如果一直累積而未有適當處理,可能會導致出現類似抑鬱、焦慮症等徵狀。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因壓力所致的短期情緒問題,可能是適應障礙症,臨床上有兩大指標助判斷適應障礙症的嚴重程度,而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改善徵狀,但最重要的是身邊人支持。 Read more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節日一個接一個,少不免與親朋歡聚,平日飲食要戒戒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開心兼放心呢?不說不知香港每十人便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當中包括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他雖不是糖尿病科的專家,但過去十多年控糖的實戰經驗,已累積了不少獨門心得,且看他如何「識飲識食」,與糖尿病共處!營養師還會提供很多糖尿飲食貼士,既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以在大時大節享用美食! Read more

【頭皮痕癢】港常見脂溢性皮炎 皮膚發紅、痕癢、有皮屑 注意4個因素與皮炎有關:壓力、潮濕天氣招菌

【明報專訊】上星期與好朋友飯敘,他突然問:「我近期好頭痕,你可否幫幫忙?」我隨即問他有什麼麻煩,他回答:「麻煩?不知道為什麼,我的頭皮十分痕癢!」廣東話把「頭痕」解讀為「麻煩事」。而頭痕的確令人煩惱,有幾種常見皮膚病會引起頭皮痕癢,在香港,最常見是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dermatitis)。有以下4個因素與皮炎有密切關係。 Read more

【驚恐症】壓力大患驚恐 出現頭暈、心跳、冒汗病徵 如心臟病發(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數天前,陳小姐在巴士上突然喘不過氣來,無論怎樣吸氣也好像不足夠,不舒服感覺愈來愈強烈,出現頭暈、冒汗、心跳等病徵,她以為是心臟病發,感到十分害怕,馬上到了急症室求診。但所有檢查正常,醫生告知可能是情緒問題,所以來看我。細問之下,原來這些病徵已經出現了好幾個星期,使陳小姐對乘巴士也恐懼,甚至迴避乘搭巴士。這種恐慌十分可怕,使她常常擔心會不會再發作。 Read more

【濕疹與壓力】出現月經不準、胃痛、胃酸倒流?情志不舒引發嚴重濕疹(醫食因緣)

【明報專訊】年輕貌美的A小姐,一臉倦容,眼周黯黑,因濕疹問題求診。她飽受濕疹之苦已經多年,最近一年大學畢業進入Big 4工作後濕疹加劇了,她伸手出來給我把脈,手指皮膚滿佈傷口及脫屑。問診了解到她的作息狀况,她每晚放工回家已是凌晨3點,梳洗上牀已是5點,早上9點起牀再返工,持續了幾個月。 Read more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過去一年多經歷了一波接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受經濟環境、防疫措施、疫情資訊、減薪失業……等影響,有些人會以從容、積極態度面對,有些卻會變得灰心喪志、無故心煩氣躁,甚至引發各種焦慮、情緒問題等。面對同一「疫」境,不同人的反應為什麼會有如此大分別?臨牀心理學家為大家查找「元兇」,再適時善用4個提升抗逆力的方法,有助梳理個人情緒和壓力,突破逆境! Read more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明報專訊】英國一項涉及接近24萬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倖存者在6個月內被診斷出患上腦部或精神疾病。研究人員表示,尚不清楚新冠病毒與焦慮症、抑鬱症甚至腦退化症等疾病之間的關係,但警告相比起新冠症狀,這些涉及腦部的問題屬於長期病,將長遠影響全球社會福利系統。17%患焦慮症-情緒失調排第二-這項由牛津大學牽頭的研究,是至今有關新冠患者長期精神影響的最大型相關研究,236,379名被納入研究的患者大部分是美國人。 Read more

【壓力】心靈避難所(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生活裏充滿着各種挑戰,無論是工作、人際關係,又或是疫情、社會環境等,都可能為我們帶來各種壓力。壓力成因往往複雜,由外間環境與自身性格、價值觀等互動而成,未必可以一時三刻馬上解決。在這個時候,若能找到其他事情讓我們投入,便能發揮「心靈避難所」的作用。做其他事情減壓-同一樣的事情,可以是一個人的壓力來源,卻是另外一個人的心靈避難所。例如有人失戀後,他可能化悲憤為力量,拚命工作,用工作來忘掉痛苦;相反,另外一人可能在工作上得不到滿足感,但一回到家裏便感到放鬆下來。 Read more

【磨牙】長期磨蝕牙齒礙進食 致牙骱痛、頭痛 磨走琺瑯質增敏感牙齒機會 注意睡眠窒息、壓力響警號

【明報專訊】夜半磨牙,會發出噪音嚇壞枕邊人。很多人以為磨牙只是睡覺時的陋習,就算不去治理也沒有問題。其實它不單導致牙骱痛、頭痛、牙齒磨蝕等問題,也會影響外觀,更是睡眠窒息症、情緒壓力的警號。磨牙是指人在入睡後不自覺地咬合摩擦牙齒。咬牙也是磨牙的一種,一般在日間發生,因為緊張、注意力集中,不自覺地咬緊牙齒,肌肉也同時抽緊。若日間有咬牙習慣,晚間很大可能會磨牙。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