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深色抗氧化力愈高 原始穀物 有營新寵

【明報專訊】軟綿綿的絲苗白飯,因纖維低、升糖指數高,隨着健康風氣盛行,日漸失寵!「原始穀物」(ancient grains)近年成為大熱,被認為高纖、非基因改造、營養價值高。當中除了口感較粗糙的紅米、糙米外,還有藜麥(quinoa)、小米(millet)、洋薏米(pearl barley)等,可做燴飯或沙律,無論你要減肥或增肌,都是有營之選。 Read more

七分飽限制蛋白質 「激」走衰老

【明報專訊】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自然階段。歷史上卻有不少人窮一生之力尋找長生不老之道。秦始皇差遣徐福到東海尋不老神藥,徐福一去不回頭。漢武帝為求長生藥,把女兒衛長公主嫁給方士欒大,最後發現受騙,得出「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的結論。 Read more

【健康減肥】減肥冷知識 教你辨真假

只要在網上搜尋「減肥」、「瘦身」, 便會彈出各適其適的減肥方法或食譜。針灸減肥法﹖ 吃牛油果可瘦身﹖食肉可纖體﹖ 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余思行強調, 這些網上流傳的減肥食療或飲食方法不可盡信。「 每個人的體質或食量都不同, 所以不能以同一個食療或餐單套用於不同人的身上,這些只是噱頭, 要小心選取是否適合自己。」 食肉減肥法是否健康? 早前有多位知名人士大力推崇的「食肉減肥法」 能有效達至減肥效果及保持健美。這個減肥法, 是每餐只可吃肉及菜,而碳水化合物或澱粉質(例如飯、麵、麵包) 都不可吃。營養師余思行指出,這「食肉減肥法」的確可以減磅, 但長久會導致健康出現問題,包括由於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 皮膚會變黃及乾、亦會使身體毒素積聚等。 最嚴重影響是由於進食太多肉類,對腸道負荷加重, 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故這項減肥方案並不理想。 牛油果未必能達至瘦身? 余思行稱,從營養師角度看,牛油果不屬瘦身適合進食的食物類, 反而是增加脂肪類食品。 原來吃一個牛油果已等於吃了360卡路里, 即相等於吃了八茶匙油。有研究指,牛油果如果仁般, 吃後會使人有飽肚感覺,而不再吃其他零食, 這只是錯覺使人以為可以減肥。因此, 牛油果吃得太多相反可使人變胖,而唯一好處是, 牛油果的脂肪是好脂肪,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所以牛油果是健康食品,但不可吃太多,每日最多只可吃四分一個。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肥胖系列】有片:食得精明 健康在望

Keep Fit一定要節食?Keep Fit一定無啖好食?這些減肥「金科玉律」已不入流, 今時今日只要「食得精明」,邊吃邊減肥可以說完全沒有難度。   余思行指,減肥並不等於節食   年約40歲的Ben自小已有胖胖身形的,由於父母是上海人, 家常飯總會加濃濃的油鹽糖等調味料。加上投身工作後, 常吃街外快餐,故體重一直有增無減。最高峰時有近260磅, 腰圍40吋。「其實我一直都想減肥,用了很多方法,包括節食、 戒食澱粉質、飲去水腫菜湯等,但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Ben的健康亦出現問題,包括血壓高, 經常有頭痛及頭暈情況。加上女兒兩年前出生後, 感到要保持身體健康才可照顧家庭,故決心減肥, 並尋求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協助。   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余思行指,減肥並不等於節食,「 識得挑選食物,才是減肥的智者」。她強調, 減肥亦必須三餐如常進食,缺一不可。只要食得精明, 亦能達至減肥效果。例如:吃雞肉不吃皮、檸檬茶走糖, 奶茶轉用脫脂奶等。 她說:「對每個減肥的個案,包括Ben, 我會先了解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 在不影響他們的社交生活下調節飲食。從他們日常每餐飲食中, 盡量挑選那些可吃、那些不可吃的食物, 從而減少每日攝取500卡路里,一星期可望減一磅脂肪, 這已經很理想。」 經過半年的飲食調節, Ben已由260磅減至200磅左右。他表示, 減肥過程非常輕鬆。「我不用節食,反而學會如何精明飲食, 可保持食量又可達至減肥效果。例如,叉燒飯要瘦叉及走汁少飯、 多吃蔬果類等。現在人精神了,與囡囡玩時亦更開心。」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健康減肥】減肥消脂迎健康

「減肥」、「瘦身」是不少女士的人生目標。減肥除了令外表更容光煥發、更吸引外,其實令身體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指,肥胖引起的身體問題,不單是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等,引發其他病症是全身性問題。肥胖人士很有可能伴隨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這些問題如沒有改善,久而久之,身體必然發出警號,各種長期病患或併發症有機會會一併出現。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肥胖問題,併發症包括:糖尿上眼損害視力、破壞腎臟及血管健康。而血壓長期過高亦會導致心血管、心臟受損等情況。所以陳煥堂醫生強調,肥胖引致的身體問題是非常廣泛及深遠,故絶對不容忽視。 香港人的肥胖情況亦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香港有超過4成人士,BMI(體重指標)超過23或以上(BMI正常:18.5-22.9),情況不太理想。陳煥堂醫生指出,特別男士或年長人士,肥胖情況更為普遍,這可能與他們較為不注重運動及飲食有關,所以必須提升大眾的健康意識。 有見及此,養和醫院於2016年底開始,在院內進行一個「Be Healthy Be Green健康綠活每一天」的計劃,為全醫院員工做簡單體檢及量度BMI,協助員工改善健康狀況及用正確方法減肥。 從BMI偏高同事中,有100名被邀請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了解飲食及生活習慣。另外,再從中挑選3名同事參與為期半年的免費減肥計劃。過程中有營養師提供健康餐單以及物理治療師教導適當的運動,從而提升員工健康意識。而計劃效果令人鼓舞,部分BMI超標(即過胖)的員工,參加計劃後體重已回復正常水平,員工對健康飲食及常做運動的意識亦大大提高。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